萝卜种子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萝卜籽其他名称7萝卜籽处方名称8来源9原植物形态10产地11收获及初加工12生药学性状13萝卜籽的加工13.1萝卜籽的加工方法13.1438+03.3加工功能13.4加工研究13.5贮藏方法14归经15萝卜的功效及其化学成分16药理作用17萝卜药典标准18.1名称18.2来源18.2灰分18.5.3酸不溶性灰分18.6浸出物18.7含量测定18.7.1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18.7.2对照溶液的制备18.7.3供试品。准备18.7.4测定方法18.8萝卜籽片18.8.1加工18.8.1萝卜籽18。鉴别、检查、提取和含量测定18.8.1.2。鉴别、检查、提取、含量测定18.8.2性味归经18.8.3功能主治18.8.4用法用量18.8.5贮存18.9来源19参考附件:1中药的使用。萝卜的配方2用的是古籍中的中药中成药3萝卜1。

2英文参考莱菔子[朗道英汉词典]

中国部首种子[湘雅医学词典]

莱菔子[湘雅医学词典]

莱菔子[湘雅医学词典]

园莱菔子[湘雅医学词典]

莱菔子[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莱菔子[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萝卜种子概述

莱菔子是中药名称,本草补刊。它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1]。卵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5 ~ 4毫米,宽2 ~ 13毫米。表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灰褐色。一端有暗褐色的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油性。气微,味淡,微苦。炒出来的萝卜籽鼓起来,颜色加深,品质酥香[1]。

萝卜味甘、辛、平[1]。肺脾胃经[1]。具有消食化积、消胀降气、化痰的作用[1]。用于食积、胸闷、腹胀、便秘、嗳气、吞酸、痰多、气喘、咳嗽。生莱菔子好升散能量,更好祛痰风痰[1]。炒莱菔子由高变低,改变了吐、吐的副作用,既缓解了药性,又便于粉碎和炒制[1]。擅长消食、腹胀、降气、化痰[1]。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学名莱菔子(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称莱菔子(中药术语(2004))

6萝卜、萝卜白子和菜头子。

萝卜籽[2]。

7.莱菔子、莱菔子、炒莱菔子用于莱菔子的配方[1]。

8个来源的萝卜种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和成熟种子[3]。

萝卜籽是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种子[2]。

9原植物形态根肉质。茎高1m,分枝多,有少许白色粉末。基生叶大头,侧裂片4 ~ 6对,渐缩至基部,毛粗糙;茎生叶长圆形到披针形,有锯齿或凹缺的边缘,很少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紫红色或白色,直径15 ~ 20毫米,角果肉质,圆柱形,长1.5 ~ 30毫米,种子间收缩,成熟时变为海绵状隔膜,顶端逐渐变细成喙状;种子圆形,略扁,红褐色。花期为4-5月,结果期为5-6月。

10产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11采收及初加工夏季果实成熟时,将植株切开,晾干,搓出种子,去除杂质,然后晾干[1]。

12萝卜的生药学性状为卵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5 ~ 4毫米,宽2 ~ 13毫米。表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灰褐色。一端有暗褐色的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油性。气微,味淡,微苦。

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5 ~ 4毫米,宽2 ~ 3毫米。表面黄褐色、红褐色或灰褐色,一端有暗褐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油性。味道清淡,微苦,辛辣。

13莱菔子的炮制宋代有微炒、黄炒(太平盛辉方)、巴豆炒(小儿卫生总微方)[1]。

元代有烘法(活幼心书)和蒸法(丹溪心法)[1]。

到了明代,除了沿用前代的方法,还增加了姜炒(鲁夫板房)[1]。

清朝基本沿用前朝的法律[1]。

现在主要的加工方式是炒黄【1】。

13.1莱菔子的加工方法13.1.1取莱菔子原料,去除杂质,及时捣碎【1】。

13.1.2炒萝卜籽,放入炒制容器中,用文火加热,炒至胀起,爆音减弱,手指易碎,切面淡黄色,香味逸出[1]。使用时捣碎[1]。

13.2成品萝卜种子椭圆形或卵圆形,略扁[1]。表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灰褐色[1]。坚硬,压碎后呈油状[1]。味道微苦[1]。

炒出来的萝卜籽鼓起来,颜色加深,品质酥香[1]。

13.3加工效果萝卜籽的加工就是一个典型的涨跌例子。生品能升散,善吐风痰[1]。以本品为末,温开水送服,祛风化痰(方)[1]。

萝卜炒后提升到较低水平,如《本冯静元》所言,“能提升生命,能提升烹饪;生时吐风痰,熟时咳痰,益气。”[1].主要是改变了吐和吐的副作用,既缓解了药性,又方便粉碎煎服[1]。擅长消食、腹胀、降气、化痰[1]。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1]。如治疗消化不良的保和丸(中国药典);治疗哮喘和咳嗽的三子养亲汤(首食宝元)[1]。

13.4莱菔子的加工研究莱菔子含有脂肪油、挥发油和少量莱菔子素、芥子碱、黄酮类等成分[1]。莱菔子素为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1]。

比较了莱菔子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生品最高,焙品次之,炒品最低[1]。萝卜籽经过炒制或烘烤后,其含量、物理常数和化学成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色谱结果表明,焙品比生品多一个斑点,炒品比焙品多一个斑点,值得进一步研究[1]。

莱菔子各种炮制品能增强离体兔回肠的节律性收缩,抑制小鼠胃排空率[1]。小肠运动的增强可以加强机械消化的作用[1]。这可能是炒莱菔子[1]的“消化腹胀”机制之一。萝卜各炮制品均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对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的抑制作用,提示萝卜对小肠运动的兴奋作用可能与拮抗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有关[1]。在离体豚鼠胃肌条的节律性收缩和张力性收缩方面,以及在拮抗肾上腺素对家兔回肠运动的抑制方面,生品的作用弱于炒品和老品(表面黑褐色,内部黄褐色),因此在临床上用炒品作为解毒药是合理的[1]。

13.5储存方法:储存于干燥容器中,密封放置于通风干燥处[1]。防蛀[1]。

14萝卜味甘、辛、平;肺脾胃经[1]。

功效与主治15萝卜具有消食化积、消胀降气、化痰的作用[1]。

莱菔子用于食积,气滞,胸闷,腹胀,嗳气,吞酸,痰咳[1]。

萝卜用于食积,脘腹胀痛,便秘,腹泻,痰多咳嗽(中国药典(2010版))。

生莱菔子好升散能量,更好祛痰风痰[1]。以本品为末,温开水送服,祛风化痰(方)[1]。

炒莱菔子由高变低,改变了吐、吐的副作用,既缓解了药性,又便于粉碎和炒制[1]。擅长消食、腹胀、降气、化痰[1]。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1]。如治疗消化不良的保和丸(中国药典);治疗哮喘和咳嗽的三子养亲汤(首食宝元)[1]。

萝卜具有降气化痰、利咽消食、化瘀消肿的功效[2];

莱菔子用于治疗咳嗽、痰喘、食积、胸闷、腹胀、便秘、腹泻:9 ~ 15g [2]。

萝卜用生研服治疗风痰[2]。

莱菔子醋敷料可以消肿减毒[2]。

萝卜籽碾碎,热酒拌敷,跌打损伤,瘀血肿痛[2]。

16莱菔子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挥发油和脂肪油,挥发油中含有α,β-己烯醛和β,γ-己烯醇等。脂肪油含有大量的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甘油酯。还含有萝卜苷和萝卜苷。

莱菔子含有萝卜素、脂肪油、挥发油、植物甾醇等。脂肪油中含有大量的芥酸、硫代葡萄糖苷等。还含有芥子碱硫酸氢盐等。挥发油中含有甲硫醇[2]。

17萝卜的药理作用萝卜在体外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2]。

莱菔子水提取物能抑制常见皮肤病原真菌的生长[2]。

莱菔子的水提取物具有抗炎、降血压的作用[2]。

萝卜籽水提取物过量可引起小鼠惊厥和死亡[2]。

18萝卜籽18.1药典标准称为萝卜籽。

来福子

莱菔子

18.2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天果实成熟时,收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然后晒干。

18.3性状本品为卵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2.5 ~ 4毫米,宽2 ~ 13毫米。表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灰褐色。一端有暗褐色的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油性。气微,味淡,微苦。

18.4鉴别(1)本品粉末为浅黄色至棕黄色。种皮网状细胞呈片状,淡黄色、橙黄色、黄褐色或红褐色,表面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约65438±05 μm,常与种皮大的上皮下细胞重叠,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阴影。胚乳细胞呈多边形,有模糊的粉末颗粒和脂肪油滴。子叶细胞无色或灰绿色,壁薄,有模糊的粉末颗粒和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65438±0小时,弃去乙醚溶液,蒸发残渣,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65438±0小时,过滤,蒸发滤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萝卜对照药材65438±0g,用同样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1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 ~ 5 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和甲酸水(10: 2: 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下(3~5μl 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用10%硫酸乙醇溶液喷1%香兰素,加热至斑点清晰,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18.5检查18.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0%(附录ⅸ h第二种方法)。

18.5.2总灰分不得超过6.0%(附录ⅸ k)。

18.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附录ⅸ k)。

18.6浸出物应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用热浸法测定,以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7的含量(附录ⅵ b)。

18.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3%冰醋酸溶液(15: 85)用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纳米。以芥子碱峰计算,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5000。

18.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40ug的溶液。

18.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5g(过3号筛),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70%甲醇50ml,塞紧,称定,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 Hz)30分钟,放冷,再次称定,70%使用。

18.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以干燥品计算,本品含芥子碱硫氰酸盐中的芥子碱(C16H24N05?SCN),不得低于0.40%。

18.8莱菔子饮片18.8.1加工18.8.1莱菔子去杂、清洗、干燥。用时间捣碎它。

18.8.1.1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与药材相同。

18.8.1.2炒萝卜籽,按炒法(附录二D)炒至微胀。用时间捣碎它。

本品形似萝卜籽,表面略鼓,色泽深,质脆,气微香。

18.8.1.2.1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8.8.2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18.8.3功能与主治:消食、腹胀、降气、化痰。用于食积,脘腹胀痛,便秘,腹泻,痰多,气喘,咳嗽。

18.8.4用法用量5 ~ 12g。

18.8.5储存于通风干燥处,防止虫蛀。

18.9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