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调理?脾虚怎么调理?

1,脾虚泄泻

症状有:排便频繁,腹泻,时间长且反复,食后消化不良,饮食减少,食后发紧,食油腻食物排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

病机与病理脾虚泄泻是脾虚失运,湿注入肠所致。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

对症处方八仙饼: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香连粉、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然后与适量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饼。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2、脾虚出血

症见大便呈暗紫色血,甚至黑色,或血尿、呕血、鼻衄、紫斑、乏力、气短、声音低沉、面色苍白、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细而弱。

病机病理脾虚出血为脾虚,失血失控为病。

治疗方法:健脾益气补血。

对症补救:荠菜大枣汤:荠菜(鲜100g,干荠菜花30g)、大枣15g。调料适量。制法:荠菜挑洗干净,先加水煮汤,初沸时加大枣,煮熟调味,即可食用。分2-3次吃,服用15天以上。

3.脾虚带下

症状包括持续带下,淡黄色或白色如泪痕,无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无食欲,腰酸背痛,腹部浮肿,下肢浮肿,大便稀溏等。

病机病理脾主水湿运化,脾虚则运化不全,湿蕴结,损伤任脉、带脉。

治脾益气,升阳祛湿。

对症治疗方子为万带汤,或白扁豆20克,葵花瓤25克水煎。

4、脾虚闭经

症状为闭经,常伴有饮食不良、饱胀、假大便。

病机病理多因脾胃虚弱,卫生失职,饮食再伤,饮食日渐减少,导致生化源不足,无血冲入子宫而致闭经。

该疗法能补益脾胃,滋养气血。

对症处方山药粥:其制作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新鲜山药洗净,捣碎,在米粥煮好的时候加入,然后加入奶酪和糖食用;另一种方法是将山药晒干研成粉末,每次取30克,加入冷水拌匀,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煮,不断搅拌,煮两三次后取出,加入奶酪和糖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