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芍药的功效、作用、禁忌在每年的8-9月间挖掘。人们把根部以上的部分去掉,晒干,就成了芍药。芍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下是了解芍药的功效、作用和禁忌。

赤芍1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祛瘀止痛。

功能:适用于治疗发热、血瘀、吐血、鼻衄、目赤、肝郁、胁痛、腹痛、闭经、痛经、跌打损伤、痈肿。

禁忌:赤芍不宜用于血瘀;坏疽溃烂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1,赤芍用于治疗小儿寒性腹痛。

赤芍有治疗小儿感冒腹痛的功效。可与赤芍30克、青皮30克、桔梗30克共研细末,各3克末水煎。

2、赤芍治金疮汤药烧伤肿痛。

赤芍有治疗汤内烫火引起的金疮肿痛的作用。可与赤芍60克、白芷60克、天花粉90克、郁金60克共研成粉末,再用香油涂抹患处。如果热性较强,可以用茶水调节,一天1次。

3.赤芍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无精子症。

赤芍有治疗血瘀型无精子症的作用。可以将赤芍10g、枸杞子12g、当归10g和洗净切丁的牛肉300g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调味,吃肉喝汤,每天服用1剂。

4、红牡丹治各种心痛。

赤芍有治疗各种烧心的功效。可与赤芍15g、五灵脂30g、木通6g、蒲黄30g混合,研磨成细粉。每次取出12g粉末,水煎。熟了再加一点盐,分三次服。

赤芍的副作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使用赤芍时,赤芍可单用或与金银花、乳香、天花粉、生地、白茅根、大黄、川芎、当归、延胡索等配伍使用。,而血瘀者不宜用赤芍。坏疽溃烂者慎用赤芍;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禁忌2。芍药的营养价值

主要含有芍药苷和丹皮酚。

1.芍药苷:芍药的成分和芍药几乎一样。大部分都含有芍药苷,只是含量不同。中国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不得低于2%。赤芍中还含有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芍药苷、没食子芍药苷。

2.丹皮酚:含丹皮酚、丹皮酚苷和丹皮酚原苷。

3.其他:赤芍还含有胡萝卜素、苯甲酸、β-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

芍药的实践

消除风粉的一四件事

成分:生地、当归、荆芥、防风、赤芍、白鲜皮、蝉蜕、薄荷和独活。用法:加入2片红枣肉,水2分钟,煎8分钟,给我服用。

功效:调荣、养血、祛风。主治:红白风,红血淤。

二、赤芍当归散

材料:当归、黄芩、白芍、河蟹各265438±00克,白术65438±000克。用法:将药物以粉末形式使用。每次6克,用温酒冲服,每日2次。

功效:养血健脾,清热安胎。主治:孕期胎动不安。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用于热病、热入血、发热、舌红、身疹、血热疹。用地黄、牡丹皮等。

2.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滞血瘀证。用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用于闭经和跌打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

芍药的食用禁忌

白芍不宜与藜芦同用。芍药虽然药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血虚寒性,赤芍药破血,故一切血虚病,腹泻,产后恶露已去,少腹痛已止,痈溃,不宜服用。《本草经》注:“徐(一为‘雷’)丸为制之。金钗石斛、芒硝。恐小石、鳖甲、大蓟、反藜芦。”

芍药与芍药的区别

1,芍药与芍药的* *相似性:

赤芍和白芍都可以止痛。但白芍长于柔肝止痛,多用于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腹痛或四肢急性疼痛。白芍擅长活血化瘀止痛,可治疗胁痛、痛经、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2.赤芍和白芍的区别:

白芍能养血调经,平肝阳,敛阴止汗。常用于治疗肝血亏虚,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外感风寒,营卫不和出汗,阴虚盗汗。赤芍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肝泻火。常用于治疗温毒引起的斑、血热呕吐、痈肿疮毒、肝火上炎、红肿热痛。

红牡丹闻起来微香,还有点苦。一般最好选择形状粗长、白面碎、粉大的条状。人们吃芍药可以养血健脾、清热安胎,所以即使是孕妇也可以吃,女性如果月经不调、闭经也可以用芍药进行调理。人们一般最适合在秋季抹挖芍药。这个时候质量比较高,养血止痛,治疗跌打损伤的效果很好。

八宝汤

食材:主料:母鸡1500g,瘦猪肉750g,排骨(大排骨)750g,

辅料:党参5克,茯苓5克,白术5克,甘草3克,熟地8克,赤芍5克,当归8克,川芎3克。

调料:大葱15g,姜10g,黄酒20g,盐10g,味精2g。

练习:

1.将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白芍、当归、川芎混合,装入干净纱布袋中,扎紧备用。

2.母鸡宰杀后,去除毛桩和内脏,洗净;猪肉洗净;骨折;生姜坏了;将洋葱切成段。

3.将猪肉、鸡肉、猪内脏、药袋放入铝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去浮沫,放入葱、姜、料酒,文火煨至酥烂。

4.将药袋取出待用,将鸡肉和猪肉取出,切成块,放入锅中,加入少许盐和味精。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其禁忌3。芍药的性能特点、用法用量

药苦,微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清肝泻火。

主治疗综合征

(1)温病热入血引起的红斑呕吐,火热内伤引起的血热呕吐,皮下出血。(苦寒入肝经,分血,长于清肝泻火,散血为郁热,凉血止血。)

(2)血瘀闭经、痛经、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肿胀。(苦寒入肝经血,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3)痈肿疮毒,目赤肿痛,肝郁胁痛。(本品苦寒入肝经清肝火,用于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恶过度。能清热凉血,有化瘀消肿的功效。)

性能与特点:本品味苦,微寒,能清散,入肝经,有清散之功。其长于清肝泻火,泄血可分郁热、凉血,又善入肝经血以活血化瘀、止痛。

汤剂用法用量:6 ~ 15g;变成药丸粉末。

注意本品味苦微寒,虚寒痛经闭经者禁用。避免与藜芦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