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交杂,上热下冷怎么办?中医对调理身体有三点建议。
夏天给人的感觉是热,而冬天是冷凉的代表。这两个极端的感官术语“热”和“冷”在体内可以同时表达,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热下寒”。那么疾病的症状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上热下寒的体质会引起哪些不舒服的症状?其实从字面上来说,“上热下寒”是指人体同时患寒热,即上半身患上焦火盛的热证,下半身则非常怕冷,手脚冰凉。而中医认为,上热下寒的体质导致人体上有阳盛,下有阴盛,这是非常典型的“心肾不交”的中医问题。肝气疏泄受阻,会导致肝火亢盛,助长心火,而上半身脾胃运化不全,会进一步加重心火亢盛的问题,使上半身燥热。同时,心火亢奋非常容易消耗肾水,导致肾阴不足,使下半身受寒。目前上热下寒属于寒热夹杂的问题,会引起更多的特殊症状。上半身“发烧”症状:暑热袭上身,使人面部容易出现红肿、生疮、长痘,眼睛红、肿、痛、干,经常感觉口干口燥伴有口腔溃疡、牙痛等问题,而且非常容易流鼻血,喉咙会痛、痒。下半身“冷”的症状:下半身的手脚经常太冷,并伴有腰膝酸软的症状,经常因腹部受凉而腹泻或便秘。手脚异常冰冷还会引起失眠、全身无力的症状,尤其是女性,痛经、月经量减少等。由于下半身寒冷,而对于男性来说,阴囊是湿冷的。缺乏锻炼、过度焦虑、饮食不当等。在生活中会促进上热下寒体质的形成。如果不及时调整,会打乱阴阳平衡,引起不适症状。那么生活中上热下寒的体质该如何缓解呢?一、饮食的调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加重上火和上火的问题,所以冷热体质的人要严格控制饮食。建议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避免一切辛辣食物,尤其是啤酒,少喝冰淇淋,少吃。日常食物最好煮或蒸,而不是油炸或烧烤。二、生活的调理,上热下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应身体器官的作息时间而不是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肝胆通畅,改善上热下寒的问题,平时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另外,上热下寒体质的人可以参加适度的运动。一般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会有助于引火。三、中药的调理很多人认为要尽早大补,但其实大补只会加重上半身燥热、下半身冰冷的症状。因此,建议上体热下体寒体质的人注意慢调理,找中医咨询并针对症状采取中药或针灸等治疗方法,或睡前用中草药泡脚。长期坚持能促进发汗,疏通脚底经络,对上体热下体寒的体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参考文献:乔宏伟,刘,上热下寒汗证,中国针灸,中国针灸&;艾灸,2019,05。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