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画书大师陈志远: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天堂母亲。
编者按:本文由2017.06第90期《美育》封面人物专访整理而成。
屏东男孩陈志远,七年前获得无数国际绘本大奖,甚至被《华盛顿邮报》誉为“绘本中的瑰宝”。但是,他没有学过一天儿童文学,也没有出国学习过绘本创作。他是如何登上国际舞台的?
陈志远说:“我的绘本老师是我的妈妈。母亲呵护他绘画的欲望,不给他压力,让他无拘无束地创作。因为思念母亲,他完成了人生第一本绘本,中了大奖,思念。童年记忆和母爱是陈志远创作的宝库,也成为陈志远作品《让世界歌唱》的关键。
“朴素的真诚”是来自平凡生活的一种启发。
我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观察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哥哥姐姐比我大六七岁。他们不和我玩。我总是和妈妈在一起。她经常叫我去杂货店购物。我觉得我的审美应该是在杂货店养成的。
比如杂货店里的瓶瓶罐罐,货架上的酱油糊被阳光反射,呈现出很棒的琥珀色;红豆、绿豆、大米、蘑菇……我都很熟悉。我甚至像杂货店老板的儿子一样帮忙卖东西。
隔壁的中药店充满了中药的特殊味道。帮我妈拿药,老板给我一片甘草。我知道甘草的形状和质地,里面有根,味道像八角。我也会帮老板切当归。
还有一家面包店。早期是老板娘管柜台,买泡芙。老板娘立马切开帮你把奶油放进去。我总是拿着泡芙去后面看老板做面包。老板总是问,你想当学徒吗?
那时候家附近有个草原,大家都在那里抓青蛙和蛇。我一直觉得童年就像一个宝库。遇到什么事,只要记得就会觉得很棒。遇到城里孩子,可以每天脖子上挂个钥匙,每天下课去补习班。他也可以很快乐。没有好坏之分。那是你的环境。
你的童年怎么样?你的宝藏就是那样。如果你的童年是在填鸭式学习中度过的,那么当你长大后,你将会填鸭式学习。如果你在现场,回忆就是现场。我小时候没得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的童年很美好。
我喜欢画画,没人反对,我妈也全心全意支持我。
我从记事起就开始画画,但我不是班上最好的画家,也不是被选去参加班上绘画比赛的人。没有人告诉我,你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展。我喜欢思考故事。小时候,我会写一些枯燥但有趣的故事,配上图片,逗同学开心。
我上中学的时候,妈妈觉得我成绩不好,把我转到屏东师专附属小学。这是沮丧的开始。里面精英子弟太多,太可怕了。他们对未来有很多期望和期待。小学知道他们要去台大,我初中连去哪都不知道。老师觉得我成绩不好,不重视我。好处是我没有压力,也不在他的期待圈里,所以很自由,不午睡也能画画。
初中很怀念美术课,我妈就说,那你得去上绘画课。但我就是画不出石膏像。老师给了我一个方法,告诉我怎么画光影,我就是学不会。妈妈跟我说,那你就按照自己的意思画,不要按照老师的方法画。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她没有给我任何挫折,没有要求我做任何事情,也没有说老师一定是对的。这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