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药丹参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属于被子植物唇形科,是一种喜干燥环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中药瑰宝。早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描述为“山中无处不有”。春秋采挖,去茎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相传在古代,一个年轻人为了救自己生病的母亲,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山川海洋,采集了这种“开紫蓝色花、根红色的草药”,最终治好了母亲的病,所以丹参的名字就有“单鑫”的意思。医学实践证明,丹参对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那么,为什么丹参这种草药对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呢?

患冠心病时,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心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因此心脏出现绞痛等表现,严重时患者死亡。平滑肌存在于人体的血管壁中,平滑肌的松弛可以改善血管阻塞。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表面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它对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一种储存能量的分子)的变化很敏感。激活时可引起钾离子外流,减少另一钙通道的数量,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平滑肌细胞舒张,最终使冠状动脉扩张,从而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开关是平滑肌细胞中对ATP敏感的钾通道。中药丹参就是通过“按”这个“开关”产生治疗效果的原来,丹参中有一种化学成分叫做丹参酮IIA,它可以激活ATP敏感的钾通道,就像按下了一个连锁反应的“启动按钮”,导致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缓解血管堵塞。

心脏就像一个泵。组成心脏的心肌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心跳,促进血液流动,使人体维持正常功能。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决定的,离子通道将不同的离子运进运出细胞膜,维持动态平衡。由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导致离子通道失衡,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致命性心律失常。丹参酮IIA能恢复失衡离子通道的原有平衡,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心律失常。

一些新的研究发现,丹参还可以通过调节一种神奇的小分子——MicroRNA来治疗心脏病,这种小分子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凋亡等生命过程。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d2d 64 e 1d 428 f 1dc 475649040 a60c 7657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