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怎么发音?

氯喹发音:lǜ·库伊。

氯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26ClN3,是一种抗疟疾和抗炎剂,广泛用于治疗疟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2065 438+07 10 10月27日,初步整理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供参考,氯喹在三类致癌物清单中。

氯喹及其他4-氨基喹啉抗疟药(如哌喹、氨基酚等。)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可能干扰疟原虫裂殖子的DNA复制和转录或阻碍其内吞作用,从而使寄生虫因缺乏氨基酸而死亡。本品能有效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改用其他抗疟药或联合用药。

对红外期无影响,不能防止复发,但由于作用持久,可延缓复发(恶性疟疾因无红外期可治愈)。对初级红外期没有影响,对配子体没有直接作用,所以不能从病因学上预防,不能阻断传播。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恶性疟原虫对本品产生抗药性,降低了本品的疗效。

口服后,本品在肠道内吸收迅速而充分,只有8%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服药后1 ~ 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t1/2为48小时。可储存于内脏组织,浓缩于红细胞,多在肝脏代谢,排泄缓慢,故作用持久。可用于治疗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还可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病和结缔组织疾病。

详细的药理作用

氯喹处理后,疟原虫核断裂,细胞质出现空泡,疟色素聚集成团。已知氯喹不能直接杀死疟原虫,但能干扰其繁殖。该产物与核蛋白有很强的结合力,氯喹通过喹啉环上带负电的7-氯基团与DNA鸟嘌呤上的2-氨基的邻近而插入DNA双螺旋之间。

氯喹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阻止DNA复制和RNA转录。氯喹还能抑制磷酸掺入疟原虫的DNA和RNA,因核酸合成减少而干扰疟原虫的繁殖。用同位素标记氯喹的实验证明,被感染的红细胞可以大量积累氯喹,原虫的食物液泡和溶酶体是集中的部位。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