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1,饲养肉鸽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鸽子养殖质量。
生产用种鸽好不好,是每个养鸽企业的前提,也是鸽场的根本。优良种鸽免疫力、抗病力、耐力、孵化率高,幼鸽生长快,25日龄可达500克以上。如果是劣质鸽养殖,情况就不一样了,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引进时一定要去有执照的种鸽场购买,一定要区分种鸽和商业种鸽,降低引进风险,提高成功率。
b、注重养鸽技术。
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鸽业成败的关键。无论是现有的鸽场,还是新建的鸽场,如果缺乏养殖知识和技术,科技无法更新,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即使拥有优良的种鸽也无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在建造农场和引进农场之前,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技术。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或者买一些养鸽方面的书刊来学习。绝对不能请不懂养鸽行业,没有受过培训的人来管理,否则“学费”将是一个惨痛的代价。
C.注意市场风险。
目前鸽子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但说市场没有风险是不对的。鸽子消费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个需求标准。优质的乳鸽进入市场肯定会卖的很好,但是如果是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劣质乳鸽,那么市场风险必然存在。
d、注意介绍价格。
种鸽的价格是由饲养单位的质量、月(年)龄、销售服务形成的。品种好,服务优的鸽子自然贵。但过高的引进价格会影响未来的资本运作。因为种鸽一般使用5年后需要更换,加上银行利息和不可预知的经营风险,如果两三年内收不回本金,可能会亏损。所以在引进鸽子的时候,要同时注意鸽子的质量,引进不同月龄和年龄的种鸽,减少前期投入成本。
2.饲养肉鸽的前期准备
一、鸽场准备:
鸽子怕潮湿,怕闷热,怕动物伤害。为便于管理和防疫,有条件的鸽场应选择在干燥、通风良好、采光良好、交通方便、无污染、无噪音的地方。鸽舍类型很多,有双笼、单笼、群笼、敞棚等,最好朝南或东南。
没有条件的鸽场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旧厂房和仓库进行改造。育种成功后,就有了经济基础再发展。
b、鸽笼准备:
鸽笼市场有鸽笼出售。对于小农户的鸽场,可以购买镀锌网自制。自制鸽笼长180 cm,高50 cm,深60 cm,中间用网隔成三个小房间,每个房间可养1对。底网间距为1 cm,后网下半部、隔网、侧网间距为1.5 cm。前网和顶网之间的间距可以更大。
鸽子有食槽、水杯、蛋、沙杯等。,可以成套购买,也可以罐瓶制作。
c、鸽子养殖技术准备:
提高肉鸽的繁殖率、成活率和一等品率是保证鸽育种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提前解决鸽子养殖技术的人才问题,无论是外训还是内训。如果是内训,就要安排人员或者去正规的种鸽场进行培训。如果没有条件,就要购买大量专业的养鸽书籍、报刊杂志进行自学,可以经常查看本网站的“技术摘要-肉鸽”栏目,不断提高。
d、鸽子饮料的制备:
鸽子没有胆囊,以植物饲料为主,喜欢吃颗粒状物质,如玉米、大米、小麦、豆类等。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作物资源来准备材料。但原粮品种、质量不一致,饲料稳定性差,鸽子挑食,营养成分往往不全面、不合理,影响肉鸽生产。所以有条件的鸽场应该有购买颗粒机的想法,自己制作肉鸽的颗粒饲料。也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专业的鸽子饲料。
e、鸽子防疫准备:
肉鸽的抗病能力很强,但随着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鸽子的引进和交易频繁,疾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需要保存的抗菌药物、消毒剂、驱虫药等药物。
f、鸽子引种准备
在引种前,要全面全面了解种鸽的来源,掌握选种鸽的基本知识。要坚持由有种苗经营资质的单位收购的原则,坚持以服务比质量、比价格的原则,坚持就近收购的原则,保证种鸽的质量、价格和结构。新建的种鸽场要逐步引进,种鸽规模和结构要逐步扩大和优化。
3.乳鸽饲养管理技术;
从孵化到28日龄的鸽子统称为乳鸽(在某些地区,从出生到10日龄,从10日龄到20日龄称为乳鸽)。
乳鸽出壳两小时后,母鸽开始用喙吹乳鸽,两小时后,乳鸽开始喂鸽奶。这个时候乳鸽又小又弱,很容易死掉,一定要加强管理。一、仔细观察,注意避免被种鸽踩死或冻死。如果幼鸽5-6小时不能吃鸽奶,就要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给幼鸽喂人工鸽奶)。发现当父母不哺乳时,可以同时找到种鸽进行寄养,部分父母可以避免喂养单鸽,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3 ~ 4日龄后,乳鸽的眼睛慢慢睁开,身体逐渐强壮,羽毛开始生长,食量逐渐增加,消化能力增强。此时的信鸽要经常给幼鸽喂食,有时一天多达十次,所以供给信鸽的饲料量要充足,营养要满足需要。此时,雏鸽排出的粪便量增加,容易污染巢。每天要及时更换被褥布和草料,以免发生疾病。
10日龄,雏鸽长出很多新羽毛,可以自己走路了。幼鸽的保温时间被父母缩短,父母喂的食物也从鸽奶变成了半颗粒饲料。少数乳鸽还没有完全适应,经常出现消化不良和作物感染。这种情况要及时吃点酵母片或者胃药,帮助消化。& ltP & gt
15日龄,乳鸽基本上羽毛丰满,可以自由活动。它们可以抓起自己的窝,在笼子里铺上20厘米。20厘米的一块布,让它慢慢适应,以免扭伤它的脚。这时候父母给的饲料是颗粒状的,和自己吃的饲料一样,而且大部分父母又开始下蛋了,所以无意喂幼鸽,这期间要人工喂养。
20日龄后,乳鸽羽毛丰满,可以在笼内活动,但不能完全自己啄食。还是要靠亲鸽,但是可以主动向亲鸽讨吃的。这时候,母鸽会强迫它独立进食。这时要加强管理,增加高蛋白饲料的供应,满足乳鸽的需要。乳鸽长到25 ~ 28日龄体重可达500 ~ 750g,可以出售(此时的乳鸽称为雏鸽)。
4.乳鸽的饲养技术:
从28岁离巢到转群,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做到“三不变”:原地饲养、原饲养员饲养、保持原饲料不变,能促进幼鸽正常生长发育。2月龄以内的鸽子从亲鸽饲养到独立生活这一阶段很难饲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温通风,加强卫生砂和饲料营养的供应,增加机器的抗病能力,使其正常生长发育。这时要做到“三看三查”:“三看”就是看动态、看饭量、看粪便;“三查”就是查我们有没有吃饲料,有没有超员,有没有被咬伤。不能吃饲料的可以单独喂养,被咬伤受伤的可以及时护理,攻击性强的可以单独饲养。如果拥挤的话,可以分组饲养。鸽子2月龄开始蜕皮,饲料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促进羽毛更新。饲料中加入5%的火麻仁,保健砂中加入穿心莲或龙胆草,饮水中有计划地加入少量抗生素,预防呼吸道疾病和副伤寒。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笼子和用具的卫生,按时清洗消毒。3 ~ 4个月时,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活动能力越来越强。这时候就要优胜劣汰,雌雄分开养,或者强行配对关在笼子里,灭绝信鸽,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5.如何鉴别肉鸽的性别?
首先是雏鸽的性别鉴定。
(1)在同一窝的一对雏鸽中,雄性雏鸽总是抢着要吃,身体强壮,生长速度略快。②10日龄后,公雏敏感,羽毛竖起,能啄人手指。③雄雏特别活泼好动,往往先出巢盆。④雄性雏鸡头部粗壮,后视近似方形,喙宽、厚、略短,鼻瘤大而扁平,足厚而坚实,而雌性雏鸡则相反。⑤一般雄性雏鸡的后四片主翼羽毛末端锋利,尾腺不分叉,足骨长且末端锋利,雌性则相反。
二是成鸽性别的鉴定:
①雄鸽经常主动追逐雌鸽,发出“咕,咕”的声音。②公鸽体型大,活泼好斗,鼻瘤大,足有力。③抓鸽时,雄鸽强烈反抗,发出连续的“咕,咕”声,瞬膜急速闪烁。(4)公鸽颈部羽毛厚而有光泽,求偶时松成一团,尾羽常较脏;母鸽颈部细长柔软,尾羽干净紧密。⑤公鸽的趾骨窄而紧,母鸽的趾骨宽而有弹性。
6、鸽子养殖技术:
幼鸽在5月龄时逐渐开始配对,6月龄时性成熟。鸽子的主翼羽毛大部分更换到最后1,基本上已经进入鸽子繁殖期。
(1)产卵前的准备工作:配对后8 ~ 10天产卵。这时候有条件的话就要笼养(或者转移到有蛋窝的鸽舍),蛋窝要准备好,里面铺1层麻布片,避免把蛋弄破。要检查笼子有没有洞,防止猫狗蛇鼠的干扰或通风漏雨的侵入,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做好从产蛋到育雏的管理:①产蛋后及时检查是否有异常蛋和碎蛋,并及时取出。对于刚出生的鸽子,要经常观察蛋巢是否固定,两个蛋是否集中在蛋巢的中心和底部。(2)观察新配偶是否和睦,是否经常跳来跳去,互相啄来啄去,导致鸡蛋破碎。对于大型鸽子,要特别注意防止它们压蛋,更重要的是要防止营养不良或有不良饮食习惯的鸽子啄食种蛋。③按时给鸡蛋拍照,及时处理坏人,及时取出无精子、死精子、死胚胎的鸡蛋,防止鸡蛋发臭,影响正常鸡蛋和鸽子的健康。如果发现未受精卵和死胚胎,要查找原因,完善管理制度。
(3)将同一时间的卵组合成对孵化:如果巢内有1枚卵,或两次暴露后还剩1枚卵,应将同一时间的卵组合成对孵化,以提高生产率。
(4)蛋巢应保持温暖和清洁,并准备双蛋巢。鸽子出生后要保温。勤换布草(干草),勤洗蛋窝内的粪便,保持干净卫生。当乳鸽12日龄时,应放入一个蛋巢中备用,因为此时种鸽开始下第二窝蛋,第二窝蛋将在15日左右产生。种鸽承担着哺乳和孵化的双重任务。在这个阶段,需要精心饲养管理,增加饲料营养,增加饲养次数,以保证种鸽双重任务的完成。
(5)做好登记记录:随时做好鸽子生产记录,为以后的饲养管理提供重要的数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