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小建中汤_瘦子营养汤(宋建辉整理)

?我们说过,桂枝汤其实是体质虚弱的人的补品。这个补品并不是像人参、虫草、燕窝、海参这种很油腻的补品,而是用桂枝、芍药加强人体新陈代谢,再用生姜、大枣、甘草调理人的脾胃。不是滋补品,但对很多人来说比滋补品好。

?我们今天要说的小建中汤,也是桂枝汤的变化。小建中汤和桂枝汤相比,可以说有一点进补的意思,因为加了麦芽糖。其实,尤其是对孩子来说,麦芽糖其实比人参、虫草、燕窝、海参更能滋补。

?这两天我和孩子一起用圣女果的种子培育圣女果的幼苗。原本干瘪的种子,怎么会感觉营养不良?我觉得,无良奸商可能卖给我的是不成熟的种子。种子在水里泡一会儿就饱了,撒在湿土里盖薄土两天就发芽了,即使是湿毛巾也是如此。而且种子所含的营养,其实只需要一点水就可以支持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子叶,然后就需要土壤来补充营养了。我感觉种子就像核武器一样,一点点枯萎就能变成这么大的幼苗,而且是有生命的幼苗,还能继续生长。

?麦芽糖是什么?其实是通过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发酵获得的。这种营养其实是对孩子肠胃最好的营养。孩子也是苗。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肠胃普遍比成人弱。很容易让孩子从种子中吸收营养,发酵。肠胃调养好了,就能更好的吸收各种食物的营养。孩子全身都得到滋养,幼苗才会长得更壮。

?小建中汤里还有什么?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炙甘草。这不还是桂枝汤吗?没错,这五味药是一样的,但是芍药一般是桂枝的两倍。成人的用量一般可以是麦芽糖(20-30g)、桂枝(9-15g)、白芍(18-30g)、生姜(9-15g)、大枣(6-8枚)、炙甘草(6-10g)。7岁儿童的用量一般可以是麦芽糖(15g)、桂枝(6g)、芍药(12g)、生姜(6g)、大枣(4枚)、炙甘草(4g)。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儿童的用量一般可以用四小碗水煮成两小碗。每次取一碗,然后融化麦芽糖再取。

?所以小建中汤含有桂枝汤、芍药汤、麦芽糖。对于儿童来说,更适合偏瘦,营养吸收差的孩子。有的可能挑食,有的不想吃一点主食,有的偶尔腹痛,有的眼鼻间青筋,有的睡眠不好,有的可能有点感冒便秘,但这些不一定都有。可以在孩子不感冒的时候服用小建中汤,不一定要像药一样准确连续。可以服用三四天,停药一两天。用小建中汤调理一段时间后,你会觉得孩子食欲增加,体重上升。

?小建中汤主要针对肝脾不和。中医认为,肝的属性是木,脾胃的属性是土(心的属性是火,肾的属性是水,肺的属性是金)。如果树又细又高,土壤太少,树就不结实,没有营养树就长不好。这时候首先要加一些土,更好的固定和支撑树,同时适当的修剪树的枝叶,保证土壤的营养和树的需要之间的平衡。孩子,一棵小树苗,长得很快,肝气比较旺盛,但脾胃娇弱脆弱,土气较弱。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益生菌的环境需要改善,匆忙补充营养可能来不及,所以食物堆积、腹泻、便秘等情况时有发生。小建中汤,在桂枝汤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理人体脾胃的基础上,再用麦芽糖补脾胃,加芍药柔肝调肝,从而达到调节肝脾平衡的作用。

?在解剖学上,肝脏的门静脉是由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回收腹腔脏器的血液。脾胃和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流入肝脏,肝脏是负责营养物质代谢和储存的器官。中医也认为肝藏血(另外,肝脏在人胚胎时还是造血器官,后来被骨髓替代)。我们说过芍药的一个作用是促进静脉血回流。桂枝汤和麦芽糖改善脾胃消化,增加营养,然后芍药促进营养流向肝脏吸收代谢储存,或者给土壤补充营养,树苗的根和茎吸收营养快,树苗一定长得更好。看来中医认为脾胃为土,肝为木,这和人体解剖学是一致的。

?小建中汤只适用于肝脾不和引起的消瘦,不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消瘦。

?又在小建中汤的成分中加入黄芪,成为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比小建中汤更滋补。如果要给孩子吃,用小建中汤其实也不错。如果加黄芪,最好用生黄芪,防止孩子上火。

?小建中汤不仅可用于儿童营养不良,也可用于成人。对肝脾不和患者的紫癜、乳腺增生、肠息肉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附件1:名医黄煌教授谈小建中汤。

?君焦糖,内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能补虚急,劳能解急腹症。

经方的应用有症状、证候、体质等不同层次。小建中汤是体质药,是改善体质虚弱的名方。这一点也可以从我们对乏力的治疗中得到证明。《金匮要略》主要有“神疲乏力,心悸怔忡,紫绀腹痛,多梦,四肢酸痛,手足烦,咽喉口干。”

虚劳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衰竭性疾病,病情复杂,挥之不去。在现代医学中,慢性肝炎、肝腹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消化性溃疡汤、肺结核、肿瘤晚期等体力衰竭的疾病,都是可以白治的。

这个方中重用了芍药,就是芍药甘草汤。因此,小建中汤可用于体质虚弱、腹痛频繁的患者止痛,但此方不限于腹痛。小建中汤用的是一升麦芽糖。麦芽糖是一种滋补品,有强烈的舒缓作用。“四肢酸痛、手脚发热、咽干口干”可视为自耗、阴道津液不足的结果,而“心悸”、“多梦少”只是想象中的兴奋,含麦芽糖的小建中汤正好可以弥补不足,缓解消耗状态,从而达到提高体质的目的。

我把小建中汤当做保肝的药。小建中汤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若症状为消瘦、大便干燥、急性足挛缩,此方对改善肝功能有效。但如有感染、出血,则不宜用此方。此外,根据《黄人,利己尿,宜用虚劳小建中汤》记载,此方亦可用于溶血性黄疸。

在儿科,日本的中国医生经常长期服用这种药方,以改善体弱儿童的体质。我经常用这个处方治疗儿童慢性腹痛。虽然条文中反复提到腹痛,但该方临床应用应重在辨识体质虚弱,在此前提下腹痛应考虑小建中汤。但如果能针对虚弱的状态,用好药方,对体质提升的意义将远远大于缓解腹痛。小建中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应用越广泛,越说明该方可能是针对某一体质的。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小建中汤是一个提高体质的方子,其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强身“病人”,而不是治疗“人病”。

附2:台湾省名老中医JT大叔谈小建中汤。

在补药小建中汤里,桂枝汤补充了白芍和麦芽糖(麦芽糖),因为酿酒时,是上层液体把酒蒸馏出来,所以酒能“引诸药至最高点”,而麦芽糖可以从底部残渣中提取出来,所以麦芽糖的药性除了滋补脾胃,还有粘性。原本入心的桂枝,被拉到小肠和丹田的阻滞处。桂枝的“心火”在小肠(小肠本来就和心脏有关,小肠火来源于心火),极大地帮助了人的消化能力。腹部一暖,命门之火就会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补充消化和肾阳。?

而双芍药,配合桂枝,桂枝外散的力度降低,作用点降低,会从脾胃变成“平肝”(以脾治肝虚),再加上芍药有养肝血的功效,合在一起就会变成养肝。所以小建中汤几乎把五脏都补上了,非常神奇。如果想强肺,加些黄芪、半夏就成了“黄芪建中汤”。因为小建中很温和,很适合现在滥用抗生素的孩子。?

附件3:名医黄煌老师小建中汤治疗先天性结肠黑斑息肉病案。

患有先天性结肠黑斑息肉的小女孩来复诊。时隔两个月,女孩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很好。让我高兴的是,她自从吃了中药就没有再腹痛过,当然也没有做过手术。

19年4月,门诊来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姑娘,年龄12,身高155 cm,体重只有27斤。但是灵动的大眼睛,很有活力。她在2005年出现剧烈腹痛,被诊断为先天性带有黑点的肠息肉引起的肠套叠。她做了五次手术,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发作频繁,做了两次手术。对于反复发作的腹痛,西医别无选择,只能找中医调理。女孩很瘦,但皮肤细腻,嘴唇上长满黑点,舌头很厚。我先用了桂枝加白芍汤加枳壳,吃了药以后大便,是酱色,腹痛没做。她抱怨汤很苦,睡不好,我就换了小建中汤,加了生麦芽,还命令我网上买焦糖,每次都吃。这一次孩子精神好多了,还说药甜,喜欢吃。

?先天性肠黑斑息肉又称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综合征和色素性息肉综合征,以黏膜皮肤色素沉着和多发性胃肠道息肉为特征。此病为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为返祖现象。据报道,在家庭中的发病率约为36%,多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且多为儿童或年轻人,也有一部分是在老年时发现的。临床上常见粘膜和皮肤黑变病,伴有便血、腹痛,或腹痛伴有便血。腹痛的常见原因是肠套叠。肠镜检查可见胃肠道内多发息肉,可形成团块状,质软,有红色或紫色斑点。组织活检显示错构瘤。这种疾病最常见的部位是空肠、回肠、结肠和胃。息肉的数量从几百个到直径3 ~ 4厘米不等。约5%的患者只有肠息肉,没有色素沉着。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女生的病。不过这种体质我是有调理经验的。只要她比较瘦,舌苔薄白,大便干燥,或者喜欢甜食,我就经常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芍药麦芽糖桂枝汤的两倍。这是一个经典的解虚方,一个强大的解痉止痛,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急性腹痛”。所谓急性疼痛,是一种阵发性的痉挛性绞痛。同时,张仲景还将小建中汤作为治疗虚劳(即瘦)的专方。疲劳就是疲劳。疲劳症是一种使人消瘦、虚弱的慢性病。小建中汤味甘,宜长期服用。服用这个方子后,效果是增强体质,增加体重,减轻或消失疼痛。所以小建中汤很受小朋友欢迎。我曾用此方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厌食症、习惯性便秘、上消化道溃疡、小儿遗尿症。我用小建中汤,不是针对孩子的局部病变,而是针对孩子的全面体质。吃了这个方子,孩子体重增加了,肚子疼停了,食欲增加了,睡眠改善了,那些所谓的“病”往往也就消失了。

?用小建中汤,我想说一下方中的两味药。一种是芍药,芍药比较合适。传统用药习惯,白芍解痉止痛,适用于痉痛便秘。它的用量一定要大于桂枝。方中的麦芽糖属于麦芽糖,是古代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本方中不可或缺的药物。如果不能临床使用,可以用红糖或蜂蜜代替,也可以加入麦芽。不过还是用麦芽糖比较好。

附件4:黄煌老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医案。

最近我接诊了一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我用小建中汤治疗,短期效果不错。孩子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皮肤白得像瓷瓶,眼睛又大又亮,嘴唇红红的。7月5日刚确诊的时候,从臀部到脚踝都是紫癜。家长说孩子一个多月前关节痛,紫癜,住院了,用了激素,喝了中药,但还是频繁发作。发作时难免腹痛,大便干结呈颗粒状,易出汗(小建中唐人)。

处方:桂枝10白芍20干姜5红枣30生甘草5;生麦芽20汤匙麦芽糖2汤匙(口服)。?七剂。

复诊:服药后未出现紫癜,紫癜原有颜色消退。孩子说这药像巧克力一样甜。一周后有小复发,但颜色很淡。

?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过敏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虫咬等过敏,但过敏的原因往往很难确定。儿童和青少年更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在下肢关节、臀部周围。紫癜呈对称分布,成批出现,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可融合成片。一般几天后逐渐消退,但可以复发。部分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如阵发性腹部绞痛或持续性钝痛;有的有关节痛,或蛋白尿、血尿等。这种疾病很难治疗。这几年我治疗过一些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但是没有固定的药方。缓解烦恼的汤剂有八种,小柴胡汤、黄连解毒汤,这个孩子用的是小建中汤,基本都是“人”用的,病情控制的很好。目前专科常用大量凉血止血药,甚至水牛角、生地黄,但效果不明显,需要激素,但副作用又来了。不知道能不能换个思路(从关注“病”到关注“人”)。局部出血其实只是一个症状,调整身体,因人施治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小建中唐人的孩子,往往皮肤白嫩,唇红舌润。如果舌苔干燥,腹痛拒按,出现便秘,要用桂枝加唐璜。黄连解毒汤一般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桂枝人的皮肤离不开一个“嫩”字(注意!),嘴唇又嫩又红。桂枝人皮肤薄,血管浅,是一种血管虚胀。因为是虚者,所以舌质也是“嫩红”或“嫩暗淡”。总之离不开“嫩”字。如果是嫩的,皮薄水润。

附件5:黄煌老师小建中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案

J女士的乳腺小叶增生已经持续多年,检查显示是赘生物。每次来月经前的肿痛都很明显。服用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后,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在小建中汤里加了生麦芽,连续三个月都不疼。不仅是她,M小姐也是经前乳房疼痛,吃四逆散不舒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效果不明显,用小建中汤乳房疼痛不明显。类似的经历,最近也是屡有收获。

小建中汤是治疗腹痛的有效方剂。为什么用来治疗乳房胀痛?我按照处方服药。首先,这类患者大多容易出现饥饿感,饿了就腹痛,或者心慌,或者出冷汗;其次,经期容易腹痛。第三,桂枝在体质上比较常见,体质弱,身材苗条,皮肤细腻润泽,平时吃甜食,大便干燥。而且吃的时候会胀大,不能多吃。这符合小建中汤证。处方和卡对应,效果自然就来了。许多患者反映,服用小建中汤后,疲劳减轻,口渴消失,睡眠改善,心情放松。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非肿瘤性和非炎症性增生性疾病,约占乳腺疾病的70%,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其发病与紧张情绪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从我的临床来看,乳房疼痛患者最常用的是柴胡方剂,如四逆散、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等。,但也有很多使用桂枝方的机会,如桂枝茯苓丸、小建中汤等。为什么小建中汤治疗乳房胀痛有效?究其原因,首先是体质的调整和改善,其次小建中汤里的芍药和甘草也可能对乳房有一定的作用。芍药甘草汤可缓解阵挛,阵挛常出现疼痛、尿急等症状。那么,月经期是否存在乳腺管痉挛的状态呢?此外,处方中的麦芽糖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而且来自大自然的亲切舒缓的甜味可以放松患者紧张的情绪,从而有助于乳房疼痛的改善。当然,以上只是我的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