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传统加工和食用方法?
严格来说,天麻的采后加工工艺应分为分级、蒸制、整形、干燥、包装五个步骤。此外,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天麻对加工有一些特殊要求。
1.分级后的天麻大小差别较大,尤其是野生天麻,不仅大小不同,而且破碎率也很高。不同大小的天麻,蒸干所需要的时间差别很大,破损的天麻和完好的天麻蒸干所需要的时间差别甚至更大。因此,分级是天麻正式加工前的重要工序之一。
天麻挖出来后,要迅速把土洗干净,放在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然后按大小分级。150g以上为一级,100 ~ 150g为二级,50 ~ 100g为三级,25 ~ 50g为四级,25g以下不宜加工,应留作种子使用。野生天麻,25克以下单独加工。损坏和虫蛀的天麻将被视为不合格品。
2.蒸目前农民加工天麻,都是蒸煮。因为蒸法加工的天麻药用成分损失较少,所以最好蒸天麻进行规范化加工。
天麻分级后,及时笼蒸。一般一级天麻蒸20 ~ 30分钟,二级天麻蒸15 ~ 20分钟,三级天麻蒸10 ~ 15分钟,四级天麻蒸8 ~ 10分钟。蒸好的天麻,在暗处拿起来看了看,透明的天麻中间有微微的影子;打开天麻,可以看到中间有一颗微微发白的心(约占麻体直径的五分之一)。如果蒸制过度,天麻的干燥速度会降低。
3.天麻整形后,一是外观整齐美观,商品价值提高;其次,通过定型将麻压扁后容易干燥。
天麻蒸熟后,放入烘干机或烘房烘干至半干。干燥初期,温度保持在50 ~ 60℃,并保持适当的通风。之后每小时递增0.5℃,逐渐升至65℃。如果干燥初期温度过高,天麻容易产生糠心;温度过低,通风不好,天麻容易变质。如果天气晴朗,也可以在晚上的阳光下晾晒,降低晾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