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人利用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来检测植物的系统发育。原理是什么?

其实~ ~ ~

科学就是这么忽悠人的。

虽然现在是分子生物学时代,但是系统发育仍然是基于经典的形态分类。基因组中有各种各样的分子标记,有些是保守的,有些不是。当然,你可以选择一个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来做系统发育,但不同分子标记的结果往往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那么用哪个分子来标记呢?就是用最符合我们形态情况的分子标记!

我跟着一个学长做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一开始选择了很多分子标记,都做了,然后最终选择了符合我们理论的分子标记(其实其他分子标记的结果和我们的理论有点出入,这也是正常的,比如两组在形态上明显不同,结果一个基因很保守,所以做出来就会说没有区别,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现在,RBCI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学和其他分子标记的合成非常一致。所以用的比较多。分子标记的进化速度不是越慢越好,而是不太快也不太慢,这正好最能体现你理论的正确性~ ~

嘿,嘿,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