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大多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都与食品来源及其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关。因此,化学科学在食品安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修行的需要。

教师教学中的适用方法

1.借助重大事件渗透食品安全知识,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化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2003年金华火腿含敌敌畏;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引发的“大头娃娃”;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2008年,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胺。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讲解这些产品中的有毒物质,计算类似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对有毒产品的防范,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巧妙设计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食品安全的兴趣。实验可以如:“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中甲醛的检测”、“食盐中碘的检测”。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以上化学实验,学生可以辩证地理解化学物质的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方法训练的同时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探究的快乐,形成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的学生很少有课外实践活动,周末基本都在家做作业。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二课堂,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等场所,以网上探究和讲座的形式,开展有趣的学生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在活动中渗透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生产过程,认识化学物质的两面性,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把所有知识点串成一个易懂易记的公式。

我们采访的一位化学老师说,把知识点编成公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知识的效率,而且一旦记住就很难忘记。比如“饭前便后洗手,做饭前洗手;勤洗餐具,驱走虫鼠;生熟食品要分开,不能混放存放;刀砧容器应放回原处,以避免污染和疾病;肉禽蛋要煮熟,贪食鲜食则糊涂;鸡蛋病菌需要杀死,重新加热;熟食不能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吃完后可及时放入冰箱;吃之前还是要加热,冰箱不是保险柜;饮食用水要达标,蔬菜水果要新鲜,精挑细选;如果过了保质期就不吃了,不用担心省钱。“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食品安全知识。这样轻松的学习方法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