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好像生病了~怎么办?

1,烂鳃病:此病主要发生在草鱼和鲱鱼,主要发生在秋季。说明病鱼的鳃丝腐烂发白,严重者鳃丝末端软骨裸露,常带污泥。鳃盖内表面常被腐蚀成透明的小窗口。

防治:①注射细菌疫苗或土法疫苗。(2)按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1-4克的钱塘泼洒。(3)全塘浇生石灰10公斤,每亩用盐2.5公斤,每7天一次,连续3次。(4)按每立方米水投入0.3克家禽用红霉素。第二天用红霉素饵料喂鱼,剂量为每10kg 0.4g,2-6天剂量减半。

2.肠炎:该病主要发生在草鱼、鲱鱼,常发生在4-6月。症状为肛门红肿,鳍基部充血严重,鳍开裂,腹部出现红斑;剖开鱼的腹部,可以看到腹腔内有积水,肠内有充血和炎症,肠内无食物,有乳白色粘液或血脓。

预防和治疗:①接种疫苗或。②投喂磺胺类药物饲料,每50公斤鱼5克磺胺,第2-6天剂量减半,每天投喂1次。③蒜头,每50斤鱼0.5斤(加少量盐)拌精饲料3天。(4)每50公斤鱼用0.25公斤大黄,切碎,用2.5公斤氨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水拌匀,浸泡在精饲料中饲喂。

3.红皮病:该病主要发生在草鱼和鲱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症状是鱼的两侧和腹部充血、发炎和脱皮。鳍基充血,鳍裂,末端腐烂。

防治:①接种疫苗。②每50kg食用鱼(制成药物饲料)口服5g磺胺噻唑,第2 ~ 6天剂量减半。(3)按每立方米水加漂白粉65438±0克整池。④全塘每亩撒生石灰10斤,盐2.5斤,每7天一次,连续3次。

4.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在4-65438+10月。患病鱼的口部、鳃盖、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尤其是臀鳍基部充血。当皮肤被剥掉时,肌肉呈现点状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鲜红。腮里有“白腮”。肠道充血很常见,但没有腐烂。有“红肌”型、“红鳍红鳃”型、肠炎型三种。

预防和控制;①注射出血病疫苗或土法疫苗。(2)采用适当的稀养和混养或双季鱼的方法可降低发病率。

5.水霉病:这种病常见于春夏之间和秋冬之间。水温15-20℃时最易发生,各种养殖鱼类均可发生。当体表菌丝大量繁殖时,体表病变如白棉絮,寄生部位充血腐烂,体表粘稠。

防治:①操作尽量小心,不要伤鱼,注意合理密植,不要使越冬密度过高。(2)鱼塘要用生石灰清理,或每方水体用五倍子汤2-3克,以溅满整个池塘。③用康木辛浸泡病鱼1小时,效果良好。当每亩水深1m时,可用2.5-5公斤菖蒲捣汁,加入0.5-1公斤盐和2-5公斤人尿,将混合物浇满整个池塘。

6.鳃霉菌:主要发生在鳙鱼、鲢鱼、鲥鱼身上。常见于5月-10月。病鱼鳃苍白,有时出血,形成红白嵌顿症状;常有爆发性急性死亡。

防治:①控制施肥量,及时补充新水。(2)按每立方米水用0.7克硫酸铜洒满池塘。③将病鱼移入水质稀薄的水池中,可使疾病停止。④发病时用艾叶2.5 kg,石菖蒲1.5kg煎服10kg水,全塘灌服2天。答案采纳率:28.6% 2010-04-2114:04报道鱼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环境因素复杂,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攻击,所以鱼生病的原因很多。鱼类患病后,往往会造成大量死亡,即使患病。治疗鱼病不同于治疗其他动物,在水中很难治疗和隔离。因此,预防是水产养殖中预防鱼病的重要措施,预防重于治疗。一、预防鱼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消灭病原体和敌人,二是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使生存环境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三是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1)清理鱼塘。排干或排干鱼塘水,清除塘底和塘脊的杂质和杂草,修复脊脚,防止渗水漏水,保持塘底淤泥约65,438+00 cm,将塘底暴露在阳光下5-7天,使鱼塘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生物清除得更彻底。(2)鱼塘消毒1。生石灰的消毒:鱼塘清理干净后,干塘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将生石灰倒入木桶或塑料桶等容器中,然后趁热倒入。如果池塘底部还剩下5-10 cm的水,不用容器也可以在池塘底部均匀挖很多浅坑。1-2天可放基肥,2-3天后可注入淡水,5-6天可放鱼。另一种是用水消毒。比如鱼塘排水困难或急需放鱼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每亩水深1 m时,用生石灰130-150 kg,7-8天即可放鱼。2.漂白粉的消毒。排干池塘水后,用4-5公斤/亩的漂白粉,将溶解的水洒满池塘。水消毒漂白粉在水深1米时用量为13-15公斤/亩。5-6天后可以放鱼。注意漂白粉不能在金属容器中与水溶解。漂白粉的氯含量在30%左右,也就是漂白粉有刺鼻的气味,溶于水就会发热。3.给茶饼消毒。亩平均水深1m时,用量为40-50kg。先将茶饼捣碎成小颗粒,放入溶解器中浸泡一天一夜,连渣带汁洒满池塘。茶饼能杀死野生鱼类、蛙卵、蝌蚪、蜗牛和水生昆虫,但对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作用不大。

以上三种用于池塘清洁的消毒药物,生石灰和漂白粉,优点很多,杀灭病菌彻底,生石灰还能改善水质。(3)消毒后的鱼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病原体。如果对鱼塘进行清洗消毒,放养的鱼种如果不进行消毒,病原体就会被带入养殖水体。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大量繁殖,引起鱼病。鱼苗的消毒通常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1.用漂白粉和硫酸铜的混合物浸泡。1立方米漂白粉换水10克和8克硫酸铜。注意:漂白粉和硫酸铜应在不同的溶解器中溶解后再混合成混合物,鱼体在10-20℃下浸泡20-30分钟。2.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立方米水用20克高锰酸钾,10-20℃浸泡鱼体1-2小时。药水一定要当时配,当时用,时间长了容易失效。3.浸泡在盐溶液中。将鱼浸泡在10-20℃的3-4%盐溶液中4-5分钟。将鱼浸泡在上述任一溶液中时,应根据鱼的健康状况和温度适当调整浸泡时间。(四)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大多数鱼病都是季节性发生的。很多鱼病在4-10流行,尤其是6-9月,水温升高,鱼类生长速度加快,病原体和敌生物大量繁殖,也容易发生鱼病。因此,加强养殖水体的管理,坚持定期对水体进行药物消毒,改善水环境是预防鱼病的重要措施。1.4 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每月用90%结晶敌百虫消毒杀灭养殖水体中的寄生虫,用量为每立方米0.5g,即1m深度每亩水面用药6-7盎司。鱼塘是一个面积为1-2亩的小水体,可以溅满整个池塘。如果较大的水面不能溅满池塘,可在粮场附近挂袋,挂3-6袋,每袋用量为100-150克,即2-3两。2.6月上旬,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漂白粉用量1 m3,1g,溶于水,溅得满池都是。吊篮法可用于较大的水面。每个竹篮装100-150g,在食品场附近挂3-6个篮,或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6月底至7月初,将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撒满水池,杀死原虫寄生虫,预防原虫。用量为1.7g立方米,两者比例为5:2,或采用挂袋法。每袋含硫酸铜100g,硫酸亚铁40 g,一般挂3-6袋。7-9月,随着水温的升高,致病菌大量繁殖,容易发生鱼病。因此,每隔20-30天,就要将漂白粉或生石灰溅满池水或挂在袋子、篮子里,以杀灭病原体,预防鱼病。几种常见鱼病的诊治。草鱼红皮病是由于拉网和搬运造成皮肤损伤,荧光毛滴虫侵入鱼体内引起的。主要症状是:鱼的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和腹部。部分或全部鳍基部充血,鳍尖腐烂,鱼的上下颌和鳃盖部分充血,呈大块红斑。该病在初春至冬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末至初秋,主要危害草鱼。处理:(1)漂白粉:每立方米水1克,溶解水溅得满池都是。(2)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中加药2-4克。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1-2小时,渣汁溅得满池都是。(3)这种病的细菌会侵入鱼除皮肤和肌肉以外的血液。所以,除非用药,否则必须使用内科,并按照内科的说明使用。2.烂鳃病是由粘球菌侵入鱼鳃引起的。主要症状是:病鱼常独自游动,行动缓慢,食欲不振或不吃食物,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黑,故又称“乌头瘟”。病鱼的鳃丝腐烂发白,常伴有污泥和粘液。严重者鳃盖骨内表面常充血,中部表皮常被腐蚀成透明的小窗,也叫“开天窗”。该病多见于草鱼和鲱鱼,也可发生于鲱鱼、鲤鱼等鱼类,主要危害草鱼。一般4-65438+10月水温在20℃以上,常并发草鱼红皮病和肠炎。处理:(1)全塘撒生石灰,每亩水深1m,用量15-20kg。(2)漂白粉全池溢出,每立方米水1g。(3)五倍子全池泼,每立方米水2-4g药,温水浸泡,溅渣取汁。3.肠炎该病由点状肠杆菌引起。主要症状为:病鱼食欲不振,行动缓慢,独自游泳,腹部肿大,呈红斑,肛门红肿,凸出,腹部轻压,肛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肠道发炎充血。经常并发草鱼烂鳃病。5-9月流行季节,主要危害1-2龄草鱼,水温在20℃以上。治疗: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一般外用每立方米水1g漂白粉或1m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水面15-20kg。内服药可按说明书购买服用,其他中草药可按如下使用:(1)蒜头:鱼用蒜头每100kg 0.5g(捣碎后加入面粉或米粉中),饲料每5kg加入盐200g,混合物与鲜草混合3天,每日1次。(2)苋菜:鱼用干草0.5g或鲜草2kg混入麸皮、面粉等饲料中,每日1次,连用3天。(3)辣蓼、苋菜:每100斤鱼,辣蓼、苋菜各1斤,加水5斤,煮沸1-2小时,冷却,与精饲料混合,每日一次,连续3天。以上三种病都是细菌性鱼病,往往同时发生,容易传染。因此,鱼病的预防要重视鱼病的预防。4.病毒性出血症出血症主要由疱疹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如下:1。“红肌”型:这种类型一般常见于体型较小的草鱼种。病鱼表面无明显出血,或仅有轻微出血,但剥去皮肤后,肌肉可见点状或块状淤血。严重者全身肌肉鲜红,鱼鳃发红充血,或鱼鳃发白。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部、头、眼、口有明显充血,有时鳞下有充血,但肌肉充血不明显。它主要出现在体型较大的草鱼身上。3.“肠炎”型:病鱼体表和肌肉充血不明显,但剖开肠道可见到全部或部分肠管呈鲜红色,肠系膜有时呈点状充血,与肠炎不同,不是肠系膜和肠壁的炎症和溃烂。处理:(1)每亩水深1 m用大黄0.5公斤,碾成粉末,煎煮或开水浸泡过夜,拌入饵料投喂5天,然后在全塘每立方米水中撒入硫酸铜0.7克。(2)每亩水深1米,将大黄0.5公斤、黄柏0.5公斤、黄芩0.5公斤、黄连0.65,438+0公斤、食盐2.5公斤、生石灰10公斤混合后撒满全塘。(3)可以购买配制好的中成药,按照说明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