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砂简介
2《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2.1拼音名Zhēn Shā。
2.2针状砂的别名铁粉
2.3磨针时获得的细铁粉的来源。
2.4栖息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针厂。
2.5化学成分含有98%以上的铁。
2.6炮制用火和醋淬,研磨成药。
2.7性味辛、酸、咸、平。
2.8功能主要用于祛湿、消积、消疖、消肿。主治:黄疸、水肿、肿痛、积气、腹胀。
2.9针砂用法用量2 ~ 3元,煎服或丸服。
2.10脾胃无湿热蕴结者禁用。
2.11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针砂3.1出自《本草纲目》。
本草注:据《本草》云,铁用于治病,不入丸,不散,用于煮浆。今天,针砂和铁精可以用肥皂染色,合并成药丸和粉末。针砂,可染白如皂,飞散成粉,具有铁粉等功能,炼铁粉中也需要。针是它真正的钢砂,可以用,很多人混在一起都很荒唐。
3.2拼音姓名Zhēn Shā
3.3英文名needles由磨钢针生产粉末
3.4针砂别名:钢砂、铁砂、铁针砂
3.5来源:药材的基本来源:制作钢针时研磨的细屑。
拉丁植物、动物和矿物名称:
收藏保管:现在多是从各针厂收集。
3.6产地分布主要产于福建上海、漳州和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也有生产。
3.7性状鉴别本品为细粉,黑色、灰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用手捻的有沙质感,不会弄脏手。重量,坚实度。轻微的呼吸和微弱的味道。重量,质量,黑色优先。
质量标志《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版)规定本品含Fe不得低于96.0%。
3.8主要化学成分为铁,其碳含量应在0.04%至0.2%范围内。它可能含有铁氧化物等杂质,通常还含有碳、磷、硅和硫等元素。
3.9鉴别(1)本品可用磁铁吸起,长条状。
(2)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盐酸5ml,摇匀,溶解,静置,取上清液65438±0ml,滴78滴亚铁氰化钾试液,产生深蓝色沉淀;加入20%氢氧化钠溶液5ml,出现棕色沉淀。(检查铁盐)
3.10加工针砂粉:将针砂放在炭火上,用红醋煅制,淬六七次,捣成粉末。
3.11酸味;咸;冷;平;无毒的
3.12经络、脾经;肝脏;大肠经络
3.13功能主要用于宁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尿;消肿。主被吓疯了;血虚黄肿;腹泻和痢疾;尿液水肿少;风湿痛;上腹下气胆
3.14内服针砂用法用量:煎服,35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用药物敷。
3.15各种博览会1。《本草》:飞成粉末,其作用似铁粉。
2.《本草孟府》:治黄胖。
3.《本草纲目》:清积,满黄,平肝气,散胆。
4.《抱神本草》:宁心平肝。
5.“本冯静元”:治湿热脾劳黄疸,消脾胃积滞黄疸。
6.医林简编:利水消肿,益心肾。
3.16摘自《中国本草》和《中药大辞典》
针砂方子配中药针砂hēnshāfāng卷五十四:别名:针砂水成分:针砂。适应症:气体消耗。用法用量:浸泡在水槽中,...
黄药针砂丸拼音:huángyàozhēnshāwán药方:针砂4盎司,青皮4盎司,陈皮4盎司,干漆4盎司,黑牵牛4盎司。...
针砂魏萍粉卷八引“方旋”,名称见《关雎方耀补》卷三:成分:针砂4两(醋煎7次),干漆(烧性)3元,香附3元,...
论珍砂魏萍丸“海印精卫”卷: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针砂等分。功效:平胃气,祛肝邪。主治:白眼,黄红,生星云。...
加减龙回丸和绿豆。主治:清心泻火。主要用法用量:针砂酒:针砂一两,穿山甲粉一分钱,与针砂混合一昼夜,播山甲、...
更多的处方使用中药针砂
中成药大文中丸曲(炒)160克青皮(炒)60克苍术(炒)50克针砂160克白芍(炒)50克制备方法:将上述十三味药粉碎成粉末。...
香附丸附丸:方明:香附丸由香附1斤(小儿屎泡炒)、针砂1两(醋炙)、厚朴5两(姜汁炒)、甘草1两(炒)组成。...
艾条拼音:yaoà itiá o英文:medicinalmoxaroll艾条:艾条是指含有药物的艾条,如太太。...
金骏灵胶囊的拼音:jοnjun 1 Li ngjiāonáng中医部颁发的标准拼音名称jοnjun 1 Li ngjiāonáng。...
结核丸显微镜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10 ~ 110μ m,草酸钙针状晶束存在于圆形粘液细胞内或散在各处,针状晶长1。...
更多的中成药使用中药针砂
古书针砂《普济方》:【卷四十九头门】乌髭发(附)汁。像往常一样洗。等待法染胡子用的针砂不多(脱离危险)。用水冲洗。以水为度。用半英寸长的柳枝来数它们...
本草纲目:针砂,平肝散胆(石珍)。附新十条。风湿脚痛:针砂、乌头头为末,炒匀,用棉花熨。(《方旋》)...
《本草》:【卷四五金部】铁丸。以效果为衡量标准。我只借铁耳朵。(雷勇方)水肿、少尿。猪苓干用针沙醋煮炒。龙哥三钱。为了结束。洋葱唾液研磨和敷脐。...
「杂病」:【内因】【附】黄脂槟榔、川楝子、雷丸等,食积用消食药治疗,药里不能有针砂,可消食积,平肝。其疗效最快,其治疗方法也与黄疖不同。(“医学”...
医学的真实故事:【第六卷】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