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在极相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2008-10-13 13:27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为4 ~ 21天,一般为10天左右。临床上将JE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原始期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倦怠和嗜睡。头痛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个时期持续3 ~ 4天。

2.极端时期

在这个时期,除了全身毒血症状加重,脑损伤症状突出。

(1)高热:所有患者都有发热,体温与病情成正比。一般在1 ~ 2天内达到高峰,在39 ~ 400℃以上,严重者3 ~ 5天至3 ~ 4周不等。

(2)意识障碍:轻度嗜睡,重度昏迷。意识障碍程度越深,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顺利通过者,7 ~ 10天即可恢复。

(3)惊厥:出现于发病初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严重症状之一。多见于危重患儿(50 ~ 70%),与高热并存。

(4)呼吸衰竭:这是JE最严重的症状。主要是中枢性呼吸衰竭,有时也可因痰阻呼吸道、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外周性呼吸衰竭。

(5)脑膜刺激征。

(6)其他:循环衰竭(老年患者多见)、应激性溃疡(重症患者多见)。

这个时期持续4 ~ 7天。发病后7 ~ 10天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病情迅速好转,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体温2 ~ 5天逐渐恢复正常,精神和神经症状逐日改善,一般2周左右恢复,部分患者1 ~ 3个月可恢复。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精神障碍、多汗、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

4.后遗症期

恢复期症状6个月内未恢复,称为乙脑后遗症。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四种。

(1)光:体温390C轻度头痛、呕吐、嗜睡,无抽搐。病程5-7天。

(2)中型:体温39 ~ 400℃;头痛、呕吐、嗜睡或浅昏迷,脑膜刺激征伴明显抽搐,病理反映阳性。病程7 ~ 14天。

(3)重:体温400C昏迷、易怒、反复或持续抽搐、浅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或消失。病程可持续2-4周。还有更严重的恢复症状。可能会有后遗症。

(4)极重度:体温400℃以上,深度昏迷,惊厥,呼吸循环衰竭,多在3 ~ 5天内死亡。幸存者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1.一般疗法

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清洁,防止褥疮。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给予充足的营养和维生素。

2.对症治疗

(1)降温:洗澡可用30%酒精;在腹股沟、腋下和颈部放置冰袋;你也可以使用凉床或冷床垫。消炎痛12.5 ~ 25mg,每4 ~ 6小时1次。也可以用牛黄清心丸、柴胡注射液等中药。高热患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肌肉注射氯丙嗪和异丙嗪各0.5 ~ 1 mg/kg,每4 ~ 6小时1次,同时物理降温,使体温降至38℃左右。

(2)镇静剂的使用

地西泮:成人10 ~ 20mg/次,儿童0.1 ~ 03 mg/kg,肌肉注射,必要时静脉缓慢注射,但不超过10mg。

水合氯醛:成人1.5 ~ 2g/次,儿童50mg/kg(不超过1g/次),鼻饲或保留灌肠。

(3)降低颅内压

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 ~ 2g/kg,15 ~ 30min,每4 ~ 6小时一次。脑疝患者可使用2 ~ 3g/kg。注意脱水疗法的水电解质平衡。

(4)呼吸衰竭的治疗

①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

②供氧:一般采用鼻导管进行低流量供氧。

③气管切开术:凡出现昏迷、反复抽搐、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紫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它具有抗炎、减轻脑水肿、解毒和退热的作用。主要用于重症患者,氢化可的松5 ~ 10 mg/(kg。日)或地塞米松10 ~ 20mg/日,儿童酌情减量。

(6)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机。

预防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采取两项措施,即灭蚊和接种疫苗。

接种的对象主要是疫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第一次皮下注射开始于疫情前1个月,6-12个月婴儿0.25ml,1-6岁婴儿0.5ml,7-15岁婴儿1ml,16岁以上婴儿2ml,间隔7-6556。接种疫苗后2 ~ 3周内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4 ~ 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