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用的梅干菜是什么?

药店的乌梅(也叫西梅)不错,至少不能掺假!山楂也是干的!四种中药店除了糖都可以买!干山楂买回来后洗几次(有虫)!本文最后是酸梅汤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月采摘成熟的青果(梅花),按大小分开,分别放在炕上烘烤。火力不要太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梅子烤到六成干的时候,一定要上下翻动(不要弄破表皮),让它干的均匀。一般将炕烤2 ~ 3昼夜,至瓤棕皱,再焖2 ~ 3天,至变黑。

干果为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65438±0.5 ~ 3厘米。表面为棕黑色至深黑色,皱缩不平。有些皮已经破了,核心露了出来。果实一端有明显凹陷(即梗脱落),果实较软。果仁坚硬,呈褐色,内含1个浅黄色果仁,形状和气味与杏仁非常相似。气体专一,味道极酸。最好是大的,肉厚的,核小的,皮黑的,不开裂露核的,软润的,极酸的味道。

主产于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和贵州。此外,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河南等地也有出产。

乌梅加工:清洗杂质,筛去灰分,洗净,晒干。乌梅肉:取干净的乌梅,用清水略淋湿润使肉变软,稍晾干,打碎,剥干净肉。或者放入蒸笼蒸至极烂,放入筐中搓揉,去核,取肉晒干。乌梅炭:将干净的乌梅用武火煸炒至果肉鼓起,出现焦斑,喷水晾干,取出晾凉。

味道又酸又温。

功能:主要用于收敛、生津、收敛、驱虫。治疗慢性咳嗽、虚热烦渴、慢性疟疾、慢性腹泻、痢疾、便血、血尿、血崩、晕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翼状胬肉。

(1)经典:“主下气,除热除烦,心安,有肢痛,太干无情,杀肌,除青痣,除肉块。”

(2)别录:“止泻,是渴。”"强筋通脉,除痹."

(3)陶弘景:“伤寒扰君,水渍饮汁。”

(4)孟玮:“大便不通,气冲而死。十根乌梅放入汤中,片刻去核。杵大如丸,下半部取之,幼时便过。破水渍,少蜜求和,解渴。”霍乱使人担忧,所以常被用来治疗痢疾和疟疾。"

⑤《本草补遗》:“化痰,控疟,止渴,调中焦,消寒热痢,止呕。”

⑥《日华子本草》:“除疲劳,治骨蒸,解烦闷,涩肠止痢,消酒精中毒,治皮肤干燥麻痹,除黑斑,使人安眠。”加煎茶、干姜为丸止泻。"

⑦《本草》:“常用于治疗伤寒、霍乱狂('狂'意为'燥')、口渴、疲乏消瘦、产后气痢。”

⑧用药心法:“敛肺气。”

⑨纲目:“敛肺敛肠,治久咳,泄泻,恶心噎膈,恶心呕吐,消肿,祛痰,杀虫,鱼毒,马汗毒,硫磺毒。”

⑩《寻根本草》:“治出血,出血,诸血证,自汗,口干咽干。”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0.8 ~ 1.5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煅、磨、干、洒、敷。

宜避实就虚者。

(1)孟玮:“吃多了会损害牙齿。”

②《日华子本草》:“过度吐痰伤筋动骨,侵蚀脾胃,使人感到燥热。”

(3)《本草经》:“不宜多食,牙痛、有病者忌之。”

④“药意”:“咳嗽初起,气息浓烈,呼吸急促,胸闷膈闷,恐酸抑邪气,故止之。”

⑤《德培本草》:“疟疾初起者禁之。”

偏方一:治久咳:乌梅肉(微炒)和罂粟壳(去筋膜,蜜炒)均分,即为末。每次两元,睡觉时调蜂蜜汤。(概要)

②久治痢疾,肠垢已出:乌梅肉20片,水一杯,煎六分,分两次吃。(肘部后面)

③天庭腹泻不能吃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炒)。而且还得捣烂到底,蜡大如棋子,小火上合一升蜂蜜,才能让药丸大如蝎子。一次吃两片,三天。(“补肘背”,即“盛慧芳”吴梅丸)

(4)治痢止渴:麦冬三两(去心),乌梅两片。上两味,用一大升水煮浓半,绞我,等凉了,细细咽下去,就定了,还含着。(孟伟(有效处方))

⑤治痢疾脓血:乌梅一两块,剥了,烧到底。每份两元,饭喝。(《盛记总录》)

⑥治便血:乌梅(灼)三两,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树大小,每次服70丸,饮空心米。(方继生)

⑦治尿血尿:乌梅烧、碾、醋糊丸、蝎子大。每次服四十片,在酒下。(概要)

⑧治疗女子血崩:乌梅烧灰,是最后的,用乌梅汤调。(《女子秘方》)

9治渴止烦: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拿两杯水,每次两杯钱,煎一杯,去掉我,加200片黑豆,煎到半杯,去掉我,躺着吃。(“所有人的简单食谱”)

主治伤寒四五天,头痛高热,胸闷疼痛:十四味,五味辛辣。一升水,煎一半吐出来。(《石梅纪的药方》)

⑾治疗伤寒、晕厥、慢性痢疾:乌梅300片、细辛62片、干姜12片、黄连16片、当归4片、附子6片(去皮)、花椒4片(发汗)、桂枝6片(去皮)、人参6片、黄柏6片。十味端上来,用不同的筛子筛碎。他们一起接受治疗。它们用苦酒浸泡一夜,去核,蒸五斗米,煮熟后捣成泥,与药单相同。在臼中,用蜂蜜杵两千次,药丸大如梧桐树。先吃十片,一天三次,稍微增加到二十片。不吃生冷滑臭的食物。(《伤寒论》吴梅丸)

⑿升鼻口治蛔虫:煨乌梅肉,或煎汤自下而饮。(日常使用的草药)

【13】伤寒下部治法:乌梅肉二两,炒至干,捣碎细罗为末,炼蜜为丸,大如梧桐树。每次饭前,用石榴皮汤送服十粒。(《盛慧芳》)

【14】治积劳成疾之体弱:乌梅十四枚,豆豉两枚,桃柳各一枚,甘草三寸,生姜一片。与童子尿二升,煎七次,温服。(《本草》)

⒂治百疮百肉:乌梅烧成灰,杵末施,烂肉尽。(《刘鬼遗》)

⒃治咽喉痛:乌梅一两片,花两朵,雄黄两片。* * *是细粉,炼蜜是药丸,每颗药丸一块钱。一次一粒,慢慢吞下,一天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法资料选登)

⒄治疗手指化脓性炎症:将乌梅肉用适量醋研末,或用两份乌梅和一份凡士林调成乌梅膏外敷,每日一次敷药。此方对脉管炎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草药简单处方汇编)

⒅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坏:乌梅肉,焦细磨,涂生油。(《盛慧芳》)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将乌梅18g粉碎,与香附12g混合,加水150ml,文火煎制,药液浓缩至50ml时过滤,早晚各服一次。治疗50人,治愈48人。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腹泻均在1 ~ 3天内消失;最短用药2天,最长6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反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增加个体患者的剂量(乌梅、香附各65438±0两)可缩短疗程。

②钩虫病的治疗

取乌梅0.5 ~ 1两,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服用1次;午饭前服第二次汤剂1次。或者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成粉,水泛成丸。每剂1 ~ 2元,每日三次,饭前服用。20例治疗时间最少5天,最多23天。14例钩虫虫卵阴性,6例阳性。据临床观察,乌梅汤的疗效似乎高于药丸。

③治疗银屑病。

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约1斤的糊状,每次服半勺(约3元),每日三次,治疗12例,服用12 ~ 37天,基本治愈5例,明显好转4例。

④其他

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可促进胆汁排泄,其复合物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

酸梅汤材料:乌梅干(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两)、甘草(一两)、冰片或红糖。

1.从干货市场买的乌梅干、山楂干,一定要先用水煮。

2.将泡好的乌梅、山楂用纱布和少量桂花、甘草一起包好。

3.将大锅装满水,放入纱布袋中,煮沸。

4.煮沸后,加入适量能起到染色作用的冰片或红糖。5、小火炖6到7个小时,水到一半左右,酸梅汤就做好了。

饮酒说明

1.做好的酸梅汤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冰箱里放几天。但是在常温下,酸梅汤非常容易变质。如果看到表面浮着细细的气泡,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

2.配有甘草的酸梅汤会有一种涩味。喝酒的时候放点冰块可以减少涩味。

3,新手做的酸梅汤很可能太浓或者太淡,火候和水的比例只能多想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