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中的艺术标准是什么?
1.“生动的魅力”
《云起》中的“气”原指自然之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被视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以来的审美人体物藻把“气”看作是一种与人的生命精神相联系的气质或美,是对内在生命力和精神力量的判断。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纲要》中总结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生命力理论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概括了一个艺术起源的范畴;二是总结出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第三,总结出艺术人生的一个范畴。“韵”不仅包含了“韵”的基本含义,还指人物的才情、智慧、仪态的超凡脱俗之美。“韵”离不开“气”,“气”只有与“韵”相结合才具有审美品质。艺术设计作品只有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才能生动,包装设计也要表现出艺术魅力的生动美。任何包装设计首先要进行设计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者定位。所谓品牌(商标)定位和产品定位,就是设计师要根据品牌(商标)的名称或者商家产品的特点来定位。消费者导向是指设计师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如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民族、宗教、习俗等,来确定商品包装的风格和魅力。:华丽或高贵,甜美或冰冷,成熟或活泼。只有准确定位,才能确定商品包装的风格和魅力,使包装符合其应有的艺术性。同时,设计师的活力和创意也体现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上,其品味和魅力也是商家的一种形象代言。
2.“骨笔”
人物画“用骨笔”主要有以下评论:骨与骨、骨相有关;骨法与用笔有关;提倡所谓的“风骨”和沈峰气质。“骨笔”包括对绘画对象物理结构的理解、笔法和画面整体效果三个方面。包装设计也隐含着骨法的三层含义:一是物理结构。包装设计要注重包装的结构设计,即包装的骨架,既要注重包装材料保护商品的特性,又要便于生产和运输,同时要充分考虑使用的方便性。二是用笔法。中国画讲究用笔的方法,雕塑讲究用刀的方法,包装设计讲究包装材料的整体控制。第三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包装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仅决定了商品信息的传递,也成为影响商品销售的重要因素。
3.“要做的事情的象形图”
“应”是指人对事物的感应,“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象形物象”是指造型要以客观物象为基础,正确、真实、感性地表现其艺术形象。绘画讲究形神兼备,设计是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给人的,而包装设计需要以视觉的形式准确传达被包装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即给消费者“外观合一”的感觉。包装设计中的图形信息,如商标、图案、文字说明等。,必须具有“商品诉求”的融合性,即视觉图形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像图形风格本身的特点一样清晰可辨:(1)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其包装的图形选择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白酒和矿泉水的包装都具有通透的特点,所以要从包装的形象上准确地反映出两种产品的特点:矿泉水一般用简单、朴素、明快的形象来体现其纯净、清凉,而白酒的形象则要求诗意的表达,体现出酒的浓郁香味及其深厚的文化气息。(2)在选择图形时,应区分不同的品牌和等级。同样的白酒包装,不同的品牌和档次,其包装的形象设计也应该有不同的个性。越是地域性、民族性、个性化、人性化的包装产品,越有竞争力。(3)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消费者对图形的理解和偏好不同,这一点应该在包装设计中得到体现。老年人喜欢庄重、稳定的图形,中青年人喜欢大方、青春、流行、有活力的图形,儿童喜欢活泼的卡通图形。(4)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包装设计选用的图形也要考虑这些因素。日本人更喜欢樱花而不是荷花,意大利人避免兰花图案,法国禁止核桃作为图案。这些特殊的民俗和消费群体要求包装设计不能随意,要避开其禁忌,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否则会给商品销售带来麻烦。康德说:“绘画、雕塑,甚至建筑和园艺,只要属于美术的视觉艺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图案的造型,因为造型可以用令人愉悦的形状为乐趣奠定基础。”在包装的平面设计中,无论是纯符号图形还是具象图形,所传达的语言都必须唤起意义的* * *普遍性,才能唤起消费者的* * *性,促进商品的销售。比如美国可口可乐饮料,199年在中国的综合市场份额为12%。关键在于其在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全球认同,其造型中的“波纹线”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美感,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排斥心理。
4.“色彩与阶级”
“配色”是指绘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对象,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来上色。包装的色彩是设计中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因素。要用色彩准确传达商品的内容:(1)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颜色和色调。比如儿童用品用鲜艳的颜色,老人用品用稳重的颜色。(2)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和属性,设计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例如,冰箱和空调属于制冷家电,蓝色和绿色应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色调,既能显示制冷设备的特点,又能使人感到寒意和凉爽;节日礼品包装应使用红色来表达商品的喜庆意向;食品包装设计要用红色、橙色等暖色来刺激人的食欲,达到良好的饮食文化效果。再如,白色或蓝色一般用于提升药品的卫生洁净形象,但医用耗材不同于中医、西医、治疗药、补药、普药,所以色彩处理也要具体对待,充分发挥色彩的感官元素(物理、生理、心理),力求典型、个性化。例如,蓝色和绿色用作消炎、解热、镇痛、镇静类药物的包装颜色,红色和棕色用作滋补类药物的包装颜色。包装设计应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情感规律,通过色彩的情感展示,使消费者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感染,体会到色彩所传达的深刻意图。(3)由于不同民族的喜好或禁忌,使用不同的颜色。比如在包装设计上,要注意日本人更喜欢红色而不是绿色,美国人更喜欢鲜艳的颜色而不是紫色,穆斯林更喜欢绿色而特别讨厌象征死亡的黄色。
5."营业地点"
“营业地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构图”,古人称之为“构图”。就是说构图设计要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有条理,有思想,重点是主客体,环顾四周,开合,聚散,真假,隐显,简约,疏密,纵横,参差,动静等等。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称此法为“置陈之姿”,唐代张彦远称之为“画之要”。由此可见布局的重要性。在包装设计中,有大量的信息要出现在屏幕上,如品牌名称、商标、实物形象、色块分割、装饰图案、产品说明等等。因此,作曲时要统筹安排,既要突出主题,又要主次分明,符合主客、平衡、对比、和谐、统一等作曲的基本规律。
6.“传输和写入”
现代艺术理论家董欣宾、郑琦认为,“传神拟写”是中国绘画的“创作论”,是通过传神(传情、传形、传神、传神、传思)、传神(移情、传形、动图、变化)、造型(模仿、仿真、模式、模型)来达到写(画)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转移复制”理解为抄袭。这就将“移植与模仿”的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法”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运用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7.“生动的精神”
它是总的要求,也是最高的目标,其他五大法则是达到“传神魅力”的必要条件和手段。一般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包装设计,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他的理论原理。只有从本质上理解他的深刻含义,并以此类推,我们的文学批评、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才能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