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百元以下的酱香酒吗?
随着茅台的发展,酱香型白酒可供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王子酒和迎宾酒是茅台拿下中低端市场的嫡系。它们已经卖了很多年,在市场测试中价格一直在上涨。
学酒、贵酒、金沙、武陵都学了茅台的工艺。习酒被茅台收购,在二厂长的要求下“完全按照茅台的标准”发展。在这种思路下开发的高端白酒1988几乎被茅台股东扼杀,100元左右的主要选择是白银习酒。如果花钱多,可以考虑黄金习酒。
珍酒是茅台酒厂一个异地实验项目的产物。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周总理指示下将茅台酒产能扩大到1万吨,茅台酒厂技术专家用十年时间研制出一种酱香型白酒,因口感不一样而被茅台酒厂放弃。当地政府觉得继承该项目很可惜,将其命名为“珍酒”,作为接待用酒,以弥补茅台的不足。
灰沙这个名字的来源,是金沙酒厂的一位技术人员跳槽到茅台,工作几年后回到金沙酒厂,根据所学的技术研制出一种新酒,所以取名灰沙。
2.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其特点是窖香浓郁、入口香甜、口感柔和、尾净余味长,其中柔和的甜味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特征,也是区分白酒质量的关键。浓香型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分为四大流派,代表就是以上四个品牌。
五粮液系列,“五粮醇液,其余都是邪”,总结有点不全,五粮液曲,1618也不错,但是价格比200高太多了。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定位:国窖>窖龄>特曲>首曲。现在的第二首歌已经不是之前的两首了,和第三首一起都是垃圾。
头曲推荐六年窖,最初叫六年窖,因为不是储存六年,而是在酒窖里酿造六年以上。为了避免法律上的麻烦,改名为六年窖,因为浓香型白酒的品质和窖龄有很大关系,所以头曲比六年窖更值得推荐。
剑南春内部改革失败,完美错过了白酒涨价的黄金十年,受地震影响。一直是浓香型白酒性价比的典范。虽然保持小步慢跑,但涨幅没有泸州、五粮液、茅台快。
洋河、双沟、古井贡酒是绵柔浓香型的代表。如果可以接受,200元可以考虑以上三项。
3.清香型代表:汾酒、黄鹤楼、宝丰酒有所衰落,其特点是清、爽、柔、甜、净。
这里的香是指大曲的香。小曲里香的江津、二锅头、老白干,都属于大香的范畴,却自成一派。
汾酒是这里大曲清香的代表。价格在100元左右的汾酒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黄盖博粉和老白粉10。200以下搞活动也可以买老白粉65,438+05。老白粉是100元左右的香型首选,和博粉一起是市场主力。近年来,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黄渤粉经常被用来促进销售和转换消费者的口味。在当地,一般都是红盖博粉喝的多,认为度数较低,香味特点是辣喉,尤其是新酒。为了减少辣喉的味道,买回来可以放几年。稍微高级一点的是青花系列,而且在黄渤粉和老白粉之间,还有奶渤粉,59元里的价位也挺适合当口粮酒的。
小曲清香的代表是江津酒,不如大曲纯正。习惯大曲清香的人可能不喜欢。
4、老白干香型以衡水老白干为代表,香气和谐淡雅,类似香型,入口醇厚,回味悠长,甘甜浓郁;推荐品尝大大小小的青花。但是,在购买之前,要确定你是否能忍受诱惑的味道。作为邻省,很多人表示看不惯。
5.米香型代表:桂林三花酒,特点是口感柔和,回味短,微甜但略闷,有米酒的清香;
6.凤香型-西凤酒,特点是香味醇厚,苦杏仁味明显,入口挺拔,风味协调,酸甜辣香俱全。
这几年西凤酒自身定位比较混乱。主要市场在陕西,越来越像地域酒。如果你喜欢这个口味,我推荐凤翔经典和6年陈酿。凤翔经典是根据当地最畅销的红花瓷西凤酒研制而成。虽然味道差别不大,但无法上市。所以和大多数西凤的合股酒一样,卖的不好,现在市场上基本上很难看到。
7.东乡-董酒的特点是酒香与药香和谐,入口饱满,酸度高,回味长。既有大曲酒的浓郁香气和醇厚口感,又有小曲酒的柔和醇厚口感。
董酒全部采用纯粮固态法酿造,酒曲中加入各种药材,称之为东乡型,称之为药香型,所以有点中药味,但五选四进名酒行列,相对较少。享受董酒版本,常年买一送二,相当于150+一瓶。
8.兼香型的代表:白云边和口子窖,分为酱香型和酱香型两种。
浓酱的特点:香气以浓郁为主,酱香明显,入口甘甜爽口,回味酱香,绵软细腻;
酱香的特点是:香气以酱香为主,香气略浓,入口香气突出,口感细腻,回味悠长。
9.特殊香型——斯特酒,特点是:香中有浓浓的清香,细嗅中有焦香味,入锅有少许菜籽油的香气,绵软香甜,软而粘,糖的甜味明显。
10,黑豆香型代表,邵,特点是黑豆香突出,有少许油蛤味,酒精度低,入口醇厚,回味干净爽口,余味悠长。
11,芝麻香的代表,景芝酒,香气以芝麻香为主,老味明显,入口饱满醇厚,清纯甘甜,回味悠长;与酱香型白牛最大的区别是,倒出来的酒,酱香型持续时间长,芝麻香型有一点芝麻香,有的没有味道。
12,浓郁香浓,以酒鬼为代表,香气浓郁带酱,香气舒适,入口绵软细腻,回味绵长干净,酱前浓后清。酒鬼酒最低档次200+,200元以下想入手只能等活动。
至于选哪个,看你自己口味了,但是从市场份额来说,浓香型最老,酱香型第二,青香第三;但很多人认为白酒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打破香与味的界限,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最终将香与味合二为一。
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有所保留,因为毛和粉的老板们都是费尽心机打开市场,培养用户的饮酒习惯和忠诚度,不会轻易转型;相反,香气和风味的结合才是那些小酒厂的出路。比如酒鬼酒,浓郁、清澈、酱香,从来没有获得过名酒的称号,也没有进入53国行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甚至已经超过了鼎盛时期的茅台。如果当年不出差错,很可能就是鬼老大的天下了。再比如,双香型、特香型、凤香型,都将依靠独特的口味和差异化竞争,在浓、清、酱之间的纷争中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