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华的中医研究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陈琼花也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他的突出学术贡献是用现代生化药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国传统医学。重点是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计划生育等新型生化药物的开发研究。包括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理化分析、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体内过程(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临床新用途等。截至目前,已在《药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杂志》、《生物化学杂志》、《南京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生化药物杂志》等134余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34篇科技论文,其中大部分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陈琼华就大黄的一系列生化药理研究发表了41篇论文。大黄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大量出口。用途广泛,疗效显著。陈琼花的父亲早年曾用大黄作为秘方治疗多种疾病,效果相当显著。受此启发,他想深入研究,但一直没有机会。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断断续续做了一些工作,但进展甚微。进入80年代后,因为他招收研究生并有助手,研究工作逐渐取得丰硕成果。除了对大黄蒽醌衍生物进行一系列生化和药理研究外,他还开发利用了大黄新资源。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黄资源丰富,但因其泻下作用不显著而被列为非道地大黄,药用被禁止,导致大量积压甚至销毁。通过他的研究发现,大黄多糖具有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的作用;对机体损伤有保护和康复作用(如抗辐射、抗白细胞减少、抗突变、抗肝炎、抗炎、抗高血糖);对五种胰酶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依据,且毒性很低,无毒副作用。大黄提取多糖的副产物乙醇提取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可为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开发利用大黄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陈琼华对大黄的一系列生化药理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瑞士、西班牙、匈牙利等国)专家的关注。已有100多人来信来访咨询,索取资料和样品。瑞士、荷兰专家专程来华进行专题学术交流,美国教授以书信形式邀请他出国访问。1990年,大黄国际研讨会在承德召开。他有8篇论文要在大会上交流,有一本包括41篇大黄科研论文的书在大会上展出,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有10多家单位请求与他合作。
卡穆宁
关于计划生育在生化药物方面的研究,陈琼华发表了26篇论文。这些药物大多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前列腺素E1、E2、甜枣合剂、番石榴根、九里香和四季豆。其中前列腺素E1和E2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引产2000余例,有效率99.4%。这一成果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大会奖。天枣合剂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江苏省科学大会奖。番石榴根获南京市优秀论文证书。陈琼华发表抗衰老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生化新药研究论文43篇。在20世纪80年代,陈琼花的主要工作是从中国中药和一些“美味佳肴”补充剂中开发保健药物和保健食品。先后开发了黑木耳、银耳、银耳孢子、海带、紫菜、黑木耳、猴头菇、牡蛎、大黄等多糖。它们都具有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免疫功能、机体损伤的保护和康复等几十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其中有6项成果通过横向联合技术转移,获得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
此外,陈琼花还做过营养学等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