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中药粉碎有什么方法?
宏景机械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绍
在中药粉碎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量含有粘液、糖、胶质、树脂等粘性成分的药材。如生地、熟地、桂圆、山茱萸、中药干燥提取物。对于这些粘性药材,传统的粉碎方法多采用串磨的方法,即先将处方中的非粘性药材(一般药材)粉碎,再将粘性药材混入一般药材的粉末中制成碎片或颗粒,再将碎片或颗粒适当干燥后再粉碎。这种研磨方法虽然可以克服研磨中的一些困难,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①一般药材和方剂中粘稠药材的粉末难以“研磨”,粉末和粘稠药材难以研磨均匀并捣碎;②粘性物料干燥时间相对较长,使得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损失较多,尤其是非粘性物料粉碎成粉末再加热干燥时。⑧当处方中粘性药材比例较大或粘性物料粘度较大时,往往造成粉碎、过筛困难,也使粉末不细、不均匀。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参考国外的新方法(低温研磨法),将处方中的成分按其粘性分类,分为粘性成分和非粘性成分两部分,分别在60℃的烘箱中干燥适当时间,粘性成分可以干燥稍长一点(使粘性成分表面用手感觉干燥),然后将非粘性成分冷却至室温,混合粉碎,保留粉末:粘性成分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将密封袋放入-10℃以下的冰箱中冷冻过夜,使药材充分冷冻,最后将冷冻后的药材用高速捣棒快速粉碎。粘性药材粉碎后,立即与上述非粘性药材粉末搅拌混合(或过筛混合),最后将混合粉末再次通过中药粉碎机,得到均匀性和细度理想的细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