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的起源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位老医生,医术高超。有一次他去外地看病,临走的时候留了几包事先开好的药给徒弟,准备给家里来的病人。谁知他多日未归,留下的几袋药也快用完了。徒弟不行,只好在院子里把甜丝丝烧水用的干柴嚼碎包好,假装是师傅走的时候留下的。谁知那些脾胃虚弱的病人,咳嗽多痰的病人,咽喉肿痛的病人,痈肿疼痛的病人,小儿胎毒的孩子,在甜丝丝吃了这些干柴,都痊愈了。这种干柴就是甘草。此后甘草入药,一直沿用至今。
..................................................................................
甘草又名蜜草,因味甘而得名。自古以来,它也被称为“曹玲”和“老郭”。乌拉尔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光果甘草、黄甘草和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产于中国北方,以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生产者而闻名。商品药材有两种:甘草粉(即去皮甘草)和去皮甘草。粉甘草又名粉草,外观扁平、淡黄色、纤维状、有纵向皱纹者为佳;如果皮肤薄而紧,有皱纹,红褐色,固体,粉状,切面黄白色,带皮甘草更好。甘草粉入药比带皮甘草好。
甘草味甘,性平。心、肺、脾、胃经。本品原料(生甘草和甘草粉)具有泻火解毒、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药物和食物中毒、咳喘等。焙干后服用,可益气补中,止痛,缓和药性。可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脉郁、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腹部痉挛和急性疼痛。甘草药性平和,可增可减。可与补药、泻药、感冒药、温药、感冒药同用,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甘草上端的芦苇头称为甘草头,甘草的末端部分或微小的根称为甘草尖,也可入药。秋季开采,切割晒干备用。甘草可以生吃或蜜炙。生甘草叫生甘草,蜜烤甘草叫烤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甘草味甘性平,生品微凉,焙品微温无毒,能入心、脾、胃、肺经。功能:益气补中,止痛,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厌食、腹痛、便溏、乏力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气短;生吃,可治咽喉肿痛、痈肿溃烂,可治食之毒。《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强筋骨、增肌肉力量、解毒之功,可治寒热邪于脏腑,痈肿。名医别录说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除各种药物毒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甘草中含有大量的甘草苷、甘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异甘草素、新甘草素等。它具有抗溃疡、抗炎、抗惊厥、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过敏、解毒、镇咳、止痛、解痉、降低血胆固醇和增加胆汁分泌的作用。除传统用途外,还经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肿瘤、高脂血症、阿狄森氏病、席汉氏综合征、结核病、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疟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肌强直、血栓性脉管炎、子宫糜烂、结膜炎、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甘草提取物口服后可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减轻炎症的刺激,起到镇咳作用。甘草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能减少或吸附氯化铵、组胺、水合氯醛、苯砷、氯化汞、河豚毒素、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等多种有毒物质,从而体现解毒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和甘草次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毛滴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乌拉尔甘草产地广泛,药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以说遍地都是,所以是一种常见的草。但是甘草从古至今的普遍应用和药用价值都是非凡的,所以甘草可谓是一棵普通的草!
当然,甘草并不适合所有人,越多越好。如果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腹胀、食欲不振等。另外,甘草与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临床上不能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