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的中药方剂

肝郁气滞又称肝郁,是一种常见的证型。我给你整理一下肝郁气滞的中医验方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肝郁气滞的中药方剂

解郁清肝汤

处方柴胡6g,黄芩9g,香附9g,青皮3g,金银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

功能: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主风轮被激发。因怒伤肝,气血冲逆胃火郁结,目赤胀痛,白睛红紫,风轮高,青目面骤裂,胸胁胀痛,脉强。

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气,黄芩、青黛、柴胡清肝降火,赤芍、牡丹皮清肝血热,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之功。

摘自张俊春《眼科证治》

疏肝解郁汤

处方香附9g,青皮、柴胡、郁金各6g,丹参12g,川芎4.5g,泽兰12g,延胡索金陵炭6g。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色红量少,血块断续,胸胁胀满,有时嗳气,舌苔黄,脉细。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中医妇科疗法摘录

疏肝解郁活血汤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乳香5克。

功能: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主肝郁气滞,络瘀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摘自陈南杨芳

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

肝郁气滞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肝郁气滞的症状是什么,但是没关系。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肝郁气滞的症状。

肝郁气滞主要是肝经沿线部位的抑郁和肿痛。如胸胁胀痛、少腹胀痛、叹气、女子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足厥阴肝经从足大拇趾开始,沿腿内后侧上行,绕阴器,至少是腹部、肋骨、上眼系,会到达顶部。肝气郁结,经气阻痹,致胸胁乳隐痛,少腹胀或袭窜;气滞,不能放松,则情绪低落;气病和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气滞,疏泄异常,影响水谷的精微和水湿传导,久而久之,就会积湿生痰,痰随气沿经络上行,结于咽喉,咽喉内若有异物,则无法吐出而咽下。痰积在脖子里会引起疥疮和肿瘤。气血凝滞会导致腹部包块。肝气郁结,肝气亏损,影响胃的和谐和健康,并可伴有诸如上腹部胀满、疼痛发作、胸闷和嗳气等症状(见肝气犯胃证)。肝病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厌食、腹胀、便溏不适、腹痛、腹泻,腹泻后疼痛减轻。

肝郁气滞证的检验

当你肝郁气滞的时候,需要去医院检查。肝气郁结虽然不是病,但是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所以做一些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去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有无肝细胞坏死或炎症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最为重要,治疗需要将肝功能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2.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种类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和Knodell HAI评分系统,正确记录慢性肝炎的病原体、病因、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3、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检测

黄疸型肝炎上述各项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显示胆红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