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栽培要点?

中草药的种植并不难,但有些中草药的种植并不简单。中草药栽培的要点是什么?以下是我给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种植中草药的半夏

选地整地抗旱半夏耐寒,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较好,一般土壤也可。耕前每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做好东西边界。

播种方式用块茎繁殖,需用锄头按265,438+0 ~ 24 cm行距开沟,沟深4~6 cm,按5~7 cm株距播种球,然后覆土压平,用大锄头推两遍。如果土地是湿的,你不需要浇水。幼苗生长后,看一下土壤湿度,适当浇水。

在田间管理畦内种植一排东西向的高秸秆作物,如玉米2343,-11.00,-0.47%或高粱,有利于半夏的生长。半夏每年应浇2~3次,每次浇完后浇水,有利于出苗和生长。干燥时注意浇水,下雨时注意排水。

根据不同情况,可在第一个霜降节前后或第二年春季进行采收加工。把鳞茎挖出来,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留作种子用。把药装进麻袋里,放在木板或石板上,边泡水边搓,剥好皮,然后倒入筛子里,用水浸泡,去掉皮渣,晾干后出售。

种植中草药的黄芪

生长习性黄芪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可种植,耐旱耐寒,富含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

种植方法:春夏秋均可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6小时后,取出放入锅中,然后播种。选择排水良好、渗水性强的沙土,施底肥,犁耙做宽畦,浇水3-5天,用铁耙将畦整平,按23-27 cm行距开1-2cm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用大锄头推平。然后将畦面整平、打薄,6-7天出苗。

田间管理要保持出苗前土壤湿润,出苗后少浇水多松土,促进生根。苗高6~7 cm,按10~13 cm株距确定苗高。高度17 ~ 20cm时追肥,每亩施肥10 ~ 15kg,发酵饼肥25 ~ 40kg。当花即将开花时,需水量会逐渐增加,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没有病虫害。如果雨水太多,注意排水。

当年秋季或次年秋季采收加工后,待地上茎叶枯萎时,进行刨平。把土拌好,把芦苇茎去掉,晒干,捆成小捆出售。

种植中草药的板蓝根

生长习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寒暖地区一般土壤都可以种植。怕涝,喜欢阳光,可以连作。

栽培管理采用种子繁殖、春播和夏播。春播:3-5月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按行距划18 ~ 20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踩一次,或用大锄头推两次,均匀浇水。一般在65438±08℃左右出苗,出苗时间为7 ~ 65438±00天。夏播:6 ~ 7月,方法同春播,4 ~ 5天出苗。

田间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株间距5厘米左右,小如芒种节。硝酸铵1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可每亩追肥,埋土后浇水,夏季至日和小夏节剪叶,剪叶后4-5天浇水时追肥尿素10公斤。

春播板蓝根采收加工,三伏天剪叶一次,从基部剪叶,晒干一两天。寒露先霜根,晒干入药。夏栽者刨时剪叶晾干,刨根季节同上。

中草药种植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灌木,可在全国各地生长,零下35~40℃不受伤害。

植株特征茎直立,种植后当年株高为1米~ 1.5米。如果发现过度生长,就要剪掉,多做侧枝。侧枝越多,产量越高。每亩种植450~500株,成活率98%以上。

上半年花蕾含苞待放,中秋前后采摘一次。采摘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种植后第二年为盛产期,保持多年,每亩干花产量100~150斤。冬种冻前,春季开花至6.1节,按行距1.5m,株距1.2m挖小坑栽培..倒点水就能活下来。山坡和荒地海滩可以生长。

中药材种植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关注用量大的品种,收益无风险。大量药材多用于一般方剂,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远志、黄芩、半夏、附子等品种。有时候这些品种价格不算太高,但是销量一直很好,一般不会积压。小心种植稀有、奇异和昂贵的品种。

二、注意西洋参、天麻、藏红花、罗汉果、咖啡豆等品种,虽然贵,但对气候和土壤要求严格。古人云:“生于淮南者为橘,生于淮北者为橘。”比如冬虫夏草,只能生长在海拔3500-5500米的高原山区;罗汉果只能生长在广西永福县凉爽多雾的山区。咖啡豆属于热带植物,国内只有云南、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可以种植,生长五年以上才能结果。花大价钱买这样的种子,使劲种,结果却很难预料。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容易成功。与其他农产品类似,中药材在库存少的时候价格较高,价格较高会增加种植面积,导致产量大于销量,所以价格很快就会下降。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大约每五年变化一次。俗话说“药不耽误一千天,也不快一千天”。如果你善于分析,把握它的周期性,抓住波抓住峰,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第四,注意对广告的正确分析,买种子不要贪小便宜。一些非法种子经营者利用别名让一些药农陷入迷雾,比如党参的别名是中灵草,让人误以为是名贵药材,就随意定价,让人上当受骗。因此,药农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谨慎,不要相信种子销售商“包装回收”的话。

第五,注意科学总结种植规律。很多中药材都是野生的,野生的,现在需求量很大,就引进来,在家里种植。由于其自然规律难以掌握,可在旱山少量发送或套种豆类、谷类、花生等作物。要注意观察,掌握生长规律和种植技术后再进行大面积的种子扩繁。

6.捕捉信息,把握销售的最佳时机。根据自身种植情况,及时联系当地医院、药店或种子供应单位,尽快采收发货。俗话说“货多招远客。”如果大面积种植,持续发展会吸引商家上门要货。只要我们把握住合适的销售机会,就永远不会产生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