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是受保护植物吗?

龙胆,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黄白色的根呈绳状,茎直立,常呈紫棕色。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粗糙,主脉在下面。其花簇生于茎端或叶腋,苞片披针形,近等长于花萼,花萼呈钟形。它生于草地、灌木或林缘。龙胆草分布于朝鲜、苏联、日本,以及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

生长习性

它们大多生长在高山和亚高山地区。喜温暖、凉爽、湿润的气候和酸性土壤,最常见于滇西北横断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草原、草甸和流石滩。

分布范围

全世界约有80属8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有23属427种,分布于各省,以西南各省种类最多;江苏有5属9种。

植物保护

由于开荒、放牧、造林、采挖等多种因素,龙胆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89被国家医药部门列为重点开发保护品种。

植物研究

中国有龙胆科植物22属427种,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山区。其中以龙胆属、獐牙菜属和洛马豆属种类最多。本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环烯醚萜类(包括裂环烯醚萜类,是苦味的来源)、呫吨酮类、三萜类(齐墩果酸、熊果酸)、香豆素等。这些成分存在于该科的一些常用药用种中,如秦艽、糙叶龙胆(主要含龙胆苦苷)、大叶獐牙菜(含齐墩果酸)、日本当药等。(主要含有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苦苷和新发现的呫吨酮化学成分)。由于龙胆科植物在本草记载、地域药名、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类产品、替代品、民间用药不断出现,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混淆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整理、鉴别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