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是什么?

别名麦门东。

麦冬。-伽芙。为百合科麦冬属植物,块根入药。

麦冬(14)。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性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发热,烦躁,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所在地:四川、浙江。麦冬分布在除东北以外的大部分省份。麦冬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高约30厘米。叶簇生,细长,深绿色,形状像韭菜。花茎由叶生出,花小呈淡紫色,形成总状花序。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为深绿色或深蓝色。根状茎短,有许多须根。在某些须根的中部或顶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根,即药用麦冬。

我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稍耐寒,冬季低温-10℃的植物不会受到冻害,但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块根的生长。虽然在常年气温较低的山区或华北地区也能生长良好,但块根小且少。应略遮荫,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叶片变黄,不利于生长发育。但如果太遮荫,容易造成地上部分白白生长,对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干旱和涝渍对麦冬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沙壤土、砂质和粘性土壤不适宜种植麦冬。避免连作,轮作需要3-4年。麦冬生长期长,休眠期短。扎根于1年两次:第一次是在7月之前,第二次是在9-11月。[1]

麦冬详细地图

主要来源:浙江、四川。

科和属的分类

领域:植物界中的植物界

门:蛇藻门,被子植物,即将成熟。

纲:单子叶植物百合纲

目的: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属:麦冬。

拉丁名:日本野生稻。

以下植物形态学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参与编辑麦冬的全株、根茎、花、果实。

在这一段编辑中医的名字。

【2】麦冬、麦冬、麦冬、麦冬、麦冬、麦冬、炒麦冬、麦冬、麦冬、麦冬、麦冬、鲜麦冬、麦冬成品。

在朱砂混麦冬等方剂中,写的是麦冬、麦冬。将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将麦冬焙干洗净,用文火煎至微黄入药。缓寒养阴不腻胃。朱麦东又名朱存东、陈麦东、陈存东。为了用一点水清洗麦冬,将朱砂粉均匀的撒在上面,使朱砂粉附着在麦冬上。倾向于镇定神经。鲜麦冬洗净入药。

商号

浙江麦冬:又名杭州麦冬、广州麦冬。产于浙江杭州笕桥,后指浙江产的。品质最好,是地道药材。所在地: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

四川麦冬:又名川东,主产于四川绵阳,以产于涪江冲积平原的麦冬为上品,又名涪城麦冬,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

连欣麦冬:不把心拿走的人。麦冬:给拿走心的人。都是又大又肥,半透明,软软的,黄白相间,香味扑鼻,嚼起来黏黏的,干的没有根。

药物来源

本品为麦冬的干燥块根。百合科的。夏季挖坑,清洗,反复暴露堆放至七八成干,去除须根,晾干。

根。叶基部丛生,狭长线形,长10 ~ 30 cm,宽因品种不同而异。花茎常低于叶,略弯曲下垂,苞片下有淡紫色总状花序和花生状花序,每个苞片有1-2朵花,花期5-8月。水果蓝。本品为麦冬的干燥块根。百合科的。夏季挖坑,清洗,反复暴晒搓揉,堆放,至七八成干,去除须根,晾干。

特点:产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 ~ 3厘米,直径0.3 ~ 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纵条纹。柔韧,黄白色横截面,半透明,小柱形。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心、肺、胃经。

杨作人独创麦冬镶嵌图谱(20张)功能主治:滋阴生津,润肺清心。可用于肺燥、干咳、阴虚咳嗽、喉炎、咽喉肿痛、津伤口渴、内热止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麦冬[3]:是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见的产品有两种:摘除心脏和不摘除心脏。去心论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说麦冬不去心可烦。然后有很多来自世界医生的反对者。比如吴鞠通每次用麦冬,都表明不能去心,说麦冬能随心入心,清心经之热。作者认为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以入乡随俗,不要苛求。如果想用它清热,可以和朱砂混合,这种药叫陈麦冬。

清养肺胃的阴多用于心脏,养阴清心多用于心脏。

加工方法

去杂、清洗、充分湿润、展平、干燥。

药物特性

产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 ~ 3厘米,直径0.3 ~ 0.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条纹。柔韧,黄白色横截面,半透明,小柱形。气微香,味甘,微苦。

成品标识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排,根冠中木质化细胞3 ~ 5排。皮质宽阔,散在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状结晶,部分针状结晶直径65438±00 μm;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质化,具通道细胞,外侧为1中柱细胞,内壁和侧壁增厚,具细坑。中柱较小,韧皮部束65438束+06 ~ 22,位于木质部束星之间。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内部木质化细胞连接成环状。髓小,薄壁细胞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