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是做什么的?
仙人掌(纲目)有不同的名称,如凤味(广东新语)、长舌(桂湖县志)、平四草、老鸦舌(南安府志)、仙人掌、霸王(求本草原)、观音掌(贵州民间药集)、观音棘。来源是仙人掌的根和茎。植物状仙人掌灌木,1 ~ 3米高。茎下部略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有节;每节卵圆形至长圆形,长15 ~ 30厘米,明亮,散在许多瘤,每个小瘤上密被黄褐色卷毛,利于刺。叶子很细,针状,顶端锋利,紫红色,底部绿色。它们生在每一个小肿瘤的刺下,早早倒下。花黄色,直径7 ~ 8厘米,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扁平茎顶端;雄蕊多数,排列成几轮,花药2室;雌蕊1,白色花柱,圆柱形,通常中空,柱头6裂。浆果,肉质,卵圆形,长5 ~ 7厘米,紫红色,被细毛;有很多种子。野生或栽培的。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绿色仙人掌,同属植物,也入药。上述植物的花(仙掌花)和果(仙掌籽),以及肉质茎(玉芙蓉)的果肉冷凝物,也都入药,各有详细的文章。化学成分:茎和叶含有三萜,苹果酸和琥珀酸。灰烬含有24%的碳酸钾。性苦性寒。①求本草原:“寒。”②《岭南本草集录》:“味苦,性寒无毒。”③陆川本草:“性凉,味酸。”回归《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心胃气痛、肿块、痢疾、痔疮、咳嗽、咽喉肿痛、肺脓肿、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1)《本草求原》:“初消肿块,洗痔。”(2)分类药:“专治气痛、消肿、毒毒、恶疮。”(3)《贵州民间验方药集》:“是健胃、健脾、止咳、安神的滋补品。治胃灼热,胃气痛,蛇伤水肿。”(4)民间常用草药集:“清热安神。治疗咽喉肿痛、疔疮烫伤、精神错乱。急性惊厥患儿外用。”⑤《鹿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肿咳。”⑥《中国药用植物图说》:“碾皮可治火伤、急性乳腺炎、治足。水煎可治痢疾。”⑦湖南药理学:“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燥湿退热,生肌。”⑧闽东本草:“能化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敛疮止血。治肠风、痔疮、出血、肺脓肿、胃痛、跌打损伤。”⑨广西中草药:“止泻。治肠炎腹泻。”内服用法用量:煎服,鲜1 ~ 2两;研磨或浸泡在酒中。外用:捣固或研磨和修整。宜避①《岭南杂记》:“其汁使人盲。”(2)闽东本草:“虚寒不宜用。并避免铁。”方案一:治长期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根,与五花肉同炖。(《冀东本草》)2治胃痛:仙人掌研磨,一次一钱,用开水吞服;或者用一两仙人掌,切成块,和一两牛肉一起炒。(《贵州本草》)3治腹痛:鲜仙人掌三两,去外面针灸,切块,肉炖。还是仙人掌捣碎,甜酒炒,包患处。(《贵阳秘方》)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鲜仙人掌一至二个,水煎。(广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⑤肠痔腹泻的治疗:仙人掌、甘草泡酒。(《岭南本草集录》)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仙人掌茎,去皮去刺,蘸蜜煮之。每天一次,剂量是65438+我手掌的0/2。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选料)⑦治疗心悸失眠:仙人掌二两,捣碎取汁,白糖煮服。(《贵州本草》)8治掌疖(即脚掌疖):仙人掌鲜整,小麦粉适量,敷于患处。(《闽南民间草药》)9痨沿乳痈开始,疼痛红肿:仙人掌烤烫。这种方法也用于治疗牛(即硬石)。(《岭南集药录》)主治腮腺炎、乳腺炎、疔疮痈:鲜仙人掌刺、捣碎外敷。(广州军常用中草药手册)⑾湿疹、黄疮的治疗:仙人掌茎为宜。干燥研磨,外敷于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⑿治疗小儿斑秃:将仙人掌焙干,抹香油。(《岭南草药集录》)13。火伤治疗:仙人掌,用刀刮去皮,捣碎贴在伤口上,用消毒布包扎。(《福建民间草药》)14。治蛇咬伤:仙人掌是全草,取汁擦在患处。(湖南药理学)临床应用①治疗冻疮取仙人掌,去刺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五天后取下敷料。一、二度冻伤可一次治愈,三度冻伤(已溃烂者不宜)换药3天1次1周即可治愈。②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取仙人掌2片捣碎,加95%酒精50毫升调匀,外敷,每日2次。经过治疗,超过65,438+000个病例被治愈。或者将仙人掌捣碎取汁,加入面粉敷在患处,治疗乳腺炎的效果也不错。③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实验证明,仙人掌具有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适用于溃疡出血患者。用法:新鲜仙人掌洗净,切片,晾干,磨成粉。每次1g,一日两次。胃酸少的患者,每斤仙人掌粉可加1 ~ 2两鸡内金粉;如果胃酸高,加入2 ~ 3份鱿鱼骨粉混合。剂量同上,21天为一个疗程。8例临床观察表明,服药后上腹痛、反酸、黑便等症状消失或改善。钡餐复查7例,龛影,充盈不良,球变形等。,也大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