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紫草的栽培技术

育苗法: 4月上旬播种,先在苗床浇水,待水渗下后撒播种子,覆土1厘米余,经常保持潮湿,15~22天出苗。 苗高6~10厘米时,移植于大田,行距30厘米,株距10~15厘米,稍压后浇水。

直播法: 清明前后播种,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进行镇压。苗高6厘米左右时间苗,株距10~15厘米。 药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的根。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晒干或微火烘干。

贮藏:置干燥处。

炮制:软紫草: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紫草。

性状: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厘米 ,直径1~2.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性味:苦,寒。

⑴《本经》:苦,寒。

⑵《别录》:无毒。

⑶《药性论》:甘,平。

⑷《纲目》:甘咸,寒。

归经:入心包络、肝经。

⑴《纲目》:入心包络、肝经血分。

⑵《雷公炮炙论》:入心、小肠二经。

⑶《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⑴《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⑵《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⑶《药性论》:治恶疮、瘑癣。

⑷《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⑸《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⑹《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⑺《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⑻《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药用宜忌: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该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此外,试用本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性状鉴别

软紫草根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软,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色或黄白色。气特异,咋做苦、涩。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0.5克加乙醇5ml,浸渍1h,滤过。残渣用乙醇2ml洗涤,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1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的乙醇溶液作对照溶液。分别吸取 上述溶液,点样子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 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羟基茶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 H16 O5)计算,不得少于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