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汤简介
2英文参考大黄附子汤[湘雅医学词典]
大黄附子汤[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大黄附子汤[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小结大黄附子汤在《金匮要略》卷中有记载。由大黄9g、附子12g、细辛6g组成。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寒内蕴结、杨琪郁结所致的腹痛。本方为治疗寒凝证的代表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绞痛、术后胆囊综合征、胰腺炎、肾结石病、睾丸肿痛、坐骨神经痛等。
附子虽为君药,但大黄仍是治疗尿毒症、胆绞痛、术后胆囊综合征的主要药物,而附子、细辛可对改善尿毒症、高血压、心力衰竭起到积极作用。
4大黄附子汤别名大黄附子汤细辛汤
5处方大黄三两,制附子三片,细辛二两[1]。
大黄9g,附子12g,细辛6g[2]
大黄9g,附子9g,细辛3g[3]
大黄三两,附子(炮)三片,细辛二两[4]。
6.【主治】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积实证。症状有腹痛、便秘、胁痛、发热、畏寒、肢冷、手足晕厥、舌苔白腻、脉紧。[2][1]
阳虚寒,腹痛,便秘,胁痛,发热,肢冷,舌苔白腻,脉紧。现用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结石病、胆结石、慢性阑尾炎、胰腺炎、腹股疝等。黄疸的人身体发黄,额头微汗,便溏少,大便暗。这是因为性伤害和黄色血液储存在他的小腹,所以他的小腹甚至在腰部以下都很疼。这个方子确实可以治疗局部疼痛,但不是特别局部疼痛。还可治疗寒性疝气、胸腹绞痛延伸至胸、腰、阴囊肿胀、腹部偶见水声及严重恶寒。
7大黄附子汤用法水煎服,分三次服用。吃了之后就像走了四五里路,然后再吃一次。功能温里散寒,通便止痛[1]。
三味配水500毫升,开水200毫升,分三次服下。如果强人煮250毫升,分三次服用,间隔一小时左右。
取5升水,煮沸2升,不同温度分3次服。如果一个强壮的人煮2升半,在不同的温度下吃3份。如果服用后步行45英里,则服用1。
取五升水,煮两升,不同温度分三次服[4]。如果你很强壮,煮两公升半,在不同的温度下分三次食用[4]。服用后,若走四五里,入服[4]。
8方药可用于治疗寒内郁结、杨琪郁结所致的腹痛,并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治疗。方中附子辛热,温阳散寒;大黄清胃肃郁,* * *为君药。细辛为佐药,散寒散结,止痛。方中大黄虽苦寒,但与附子、细辛同为辛热,苦寒性有所克制,泻下作用犹存。这种配伍的方法叫做“去其性,存其用”。3.药物组合可温里散寒,通便止痛。[2]
方中附子辛热,温里散寒,治心寒疼痛,大黄荡去积滞,* * *为君药;细辛为臣药,散寒止痛,辅助附子增强散寒功效。大黄味虽苦寒,但与附子、细辛配伍,以抑其寒,存其导泻。三味药配伍,* * *成温中散寒凝血,苦中降压之剂[1]。
本方是温下法的代表方。主治内寒凝滞、阳气郁结所致的便秘、腹痛、胁痛、发热、手足不温。根据寒为热,瘀为散,积为攻的原则,治疗上应与温通相结合。因此,方剂利用附子的辛热,温里散寒,止脘腹疼痛。既要温里祛寒,同时也要用泻药去结。所以大黄是用来泻里郁结的。阿莎丽具有温通、散寒止痛的功效,还能帮助附子温里散寒止痛。方中大黄虽苦寒,但得了大量辛热附子,则苦寒之性有所克制,泻下之功尤存。三种药物合用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3]
9使用1。本方是治疗寒证实证的代表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紧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如果腹痛很厉害,如果喜欢温热,加桂枝、白芍;腹胀、苔腻者,加枳实、厚朴、神曲;胁肋冷痛者加小茴香、肉桂;轻度停滞者,用大黄缓泻;体质虚弱者,加党参、当归,益气养血,补虚。[2]
3.注意事项:方中附子和阿莎丽的用量之和应大于大黄的用量,以达到温里散寒、导滞化滞的目的。[2]
4.腹痛: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腹痛数年。剩下的诊断就是心脏肿胀变硬,腹部打雷。是用半夏泻心汤做的,没用。有一天,突然觉得冷得要命,肠绞痛比平时大一倍,就做了大黄附子汤喝下去,痛就不痛了。服用几天后,疾病不再发作。
5.肋间神经痛:71岁男性主诉右侧剧烈胸痛,面色苍白,贫血,足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脉量大,舌质湿润无苔,腹力适中,略软,腹直肌抽搐,故45天一次。给了大黄附子汤,治疗好了,25天就好了。
6.梅尼埃病:齐,女,40岁。苏松患有梅尼埃病,经常发病。一个星期前,我感冒过度劳累,再次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卧床不起,头部和身体活动加重。吐了痰,吐了口水,肚脐下面2寸又肿又痛,拉稀,烦。我口干舌燥,想喝水,舌头苍白,皮毛厚而粘,脉搏缓慢。就痰而言,提示《金匮要略》泽泻汤合二陈汤无效果。舌象再次确诊,参考脐下痛证。发现此证为阳虚寒实,积于胃中而致胀痛,三焦受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眩晕。加入大黄附子汤调味:附子8g,大黄10g,细辛6 g,人参6g,2剂。一次轻度腹泻后,头晕、胀痛已经减轻了一大半;再服两剂,所有症状就会消失。
10现代适应症[5]
适应症:本方可用于治疗胆绞痛、术后胆囊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寒性积聚患者。
10.1胆囊绞痛常见于胆囊炎和胆石症,两者互为因果。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也是重要因素,使胆道内膜充血水肿,胆管狭窄或阻塞胆囊不规则收缩是胆绞痛的主要机制。
10.2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是胆汁淤积,即胆道出血,是由于术中血管结扎处理不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上腹部绞痛、寒战发热、黄疸、呕血、便血。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术后综合征,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交界处。除了胆管解剖变异、胆囊三角处炎症、粘膜和瘢痕形成外,主要原因是术中误将胆管结扎横断为胆囊管,盲目夹闭胆囊动脉,过度牵拉胆总管造成部分胆管壁结扎或撕裂,导致术后梗阻性黄疸、胆漏、腹膜炎和胆管感染。
10.3慢性痢疾主要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病程在2个月以上。致病菌为痢疾志贺氏菌,病变主要在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左下腹长期疼痛,急性腹泻,脓血便。
10.4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晚期,多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任何破坏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泌尿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等。,都可能发展成肾衰竭。国内常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值的75%左右时,肾功能会继续下降,直至出现尿毒症。当肾单位被破坏到一定量时,健康肾单位代谢废物的排泄负荷就会增加,从而发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代偿性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导致肾小球上皮细胞的足突融合,系膜和基质增生,肾小球肥大进而硬化。肾小球内皮损伤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微血栓形成,促进肾小球硬化;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损害肾小管间质。三者继续进行,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活性的升高在上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肾功能衰竭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残余肾单位不能充分排泄代谢产物和尿毒症毒素(大分子含氮物质、大分子毒性物质和大分子毒性物质)和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如钠水失衡、水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和高镁血症。然后引起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尿毒症肺炎、贫血、出血、神经肌肉症状、胃肠道症状、皮肤瘙痒、肾脏营养不良、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并发感染。
10.5其他常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肾结石、睾丸肿痛、坐骨神经痛等。[2]
11大黄附子汤的药理作用[6]
11.1抗病原微生物大黄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敏感者。它具有抗脆弱拟杆菌的抗菌活性,脆弱拟杆菌是一种在肠道中占优势的厌氧菌。当发生肠梗阻或肠麻痹时,肠道内脆弱类杆菌数量增多,易引起十二指肠胆囊炎,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大黄能抑制肾盂肾炎中大肠杆菌的粘附。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有疗效;大黄能抑制或灭活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CMV,其主要抗菌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佐药阿莎丽的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阿莎丽挥发油对黄曲霉、黑曲霉、蜡样枝孢菌、白色念珠菌等16种真菌有抗菌作用,其主要抗菌有效成分为黄樟素。α细辛脑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抑制作用。从以上抗菌抑菌谱可以看出,该方对胆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致病治疗作用。
11.2抗炎、抗氧化、抗过敏作用:附子对炎症的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等多方面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抗炎活性是通过其有效成分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实现的。同时,附子还具有类皮质激素作用。大黄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的脂质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β4和5-羟基二十碳四烯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环氧化酶,减少PGE的合成,激活单核细胞分泌TNFα,协同PHA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和INFγ,因而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对炎症早期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炎症性水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同时,大黄能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抑制羟自由基诱导的LPO形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炎活性与阿司匹林大致相当。除了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外,佐药阿莎丽挥发油具有类肾上腺素的作用,还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多个环节,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对氧自由基诱导的关节液中透明质酸和氨基多糖的解聚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从而明显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白细胞游走和肉芽组织增生。这些抗炎作用对胆囊炎、术后胆囊综合征和尿毒症的治疗明显有益。
11.3对循环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附子中所含的消旋去甲茶碱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特别是对心力衰竭。附子有明显的抗心动过缓作用,可改善房室传导,加速心律恢复窦性心律。附子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拮抗心肌缺血缺氧;能明显改善内毒素休克时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的下降,改善窦房结功能,促进房室传导,表现出兴奋β受体和阻断α1受体的双重作用;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附子既有降压作用,又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中去甲乌头碱能阻断α1受体,兴奋β受体,是降血压的有效成分。甲基多巴胺氧化物是α受体的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是升压的有效成分。此外,附子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因此可以改变血液流变学。附子及其复方制剂参附汤和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有降压和抗休克作用。大黄除了降血压、降血脂、强心外,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生成、防止血栓形成、抑制钙内流。大黄还能抑制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提高血浆渗透压,将组织中的水分转移到血管中,稀释血流,从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急性感染时血浆内毒素的浓度,有利于预防DIC。细辛对心肌有积极的肌力和频率效应,显著改善左心室泵功能和心肌收缩力。细辛醇提取物能提高平均动脉压和左心室收缩压,降低中心动脉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预防心肌缺血,抗低压缺氧,扩张外周血管。本方的这些作用,对尿毒症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小球血栓形成和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应该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1.4对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作用附子虽对肾脏和其他泌尿系统无直接作用,但其强心、抗凝、抗心肌缺血和抗休克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尿毒症并发的心力衰竭、休克和高血压,并能改善肾炎、肾病、尿毒症等肾小管的高凝状态。臣药大黄对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有明显疗效。首先,大黄中所含的大黄素、大黄蒽醌、大黄酸蒽酮葡萄糖苷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形成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长,从而减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大黄还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细胞内钙离子的内流,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从而对肾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大黄还能抑制代偿性肾脏肥大。其次,大黄不仅能减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高代谢,还能调节脂代谢、甲状腺功能和蛋白质,有利于治疗尿毒症高脂血症、低钙高磷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第三,大黄的泻下作用有利于治疗尿毒症水钠潴留和高钾血症,可减少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增加血液中的氨基酸,增加蛋白质中R的合成。同时,大黄素和大黄酸可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减少肾小管钠重吸收。大黄提取物具有抑制肾病发展的作用,使血液中尿素、肌酐明显降低,甲基鸟嘌呤消失,低钙高磷状态得到改善,尿中尿素、肌酐排泄量明显增加,肾小管中氨基酸转运异常得到纠正。大黄鞣质能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氮再利用,消除氮血症,从而有效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代谢紊乱,对尿毒症的治疗尤为重要。辅助药物阿莎丽的免疫抑制作用,不仅能治疗肾病等免疫原因引起的肾损伤,还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扩张血管,治疗尿毒症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其细辛脑素能抑制肾损伤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其中所含的消旋精氨酸具有类似肾上腺素β兴奋剂的广泛生理功能,因此具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加脂质代谢、升高血糖的作用,更有利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和尿毒症代谢紊乱。
11.5对肝胆和胃肠道的作用附子煎剂能显著刺激空肠自发收缩,具有胆碱样和组胺样作用,有利于空肠排空;附子水煎液还能抑制水浸应激和盐酸诱导的胃溃疡形成。臣大黄还能直接增强肠道蠕动,不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大黄的泻下作用在上一节大承气汤中已有描述,大黄中所含的鞣质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大黄的泻下和涩肠止泻作用主要与大黄煎煮时间有关,煎煮时间短时以泻下作用为主,煎煮时间长时以涩肠止泻作用为主。大黄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增加胆汁酸分泌和胆汁流量。大黄对脆弱拟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脆弱拟杆菌是一种在肠道中占优势的厌氧菌。这种细菌通常只生长在空肠下面。当发生肠梗阻、肠麻痹时,肠道内厌氧菌上升,扩散到十二指肠,将结合胆酸转化为游离胆酸,对粘膜* * *易引起胆囊炎。因此,大黄对胆道感染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并发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缓解胆绞痛。大黄对内出血和外出血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单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可达96.7%,平均2.2天止血。口服大黄煎剂对急性坏死性肠炎血便、粘液血便有明显止血作用,可用于术后胆道出血。
11.6对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附子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递质,使机体调整到平衡状态;附子及其乌头碱能提高痛阈并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还有催眠镇静作用。附子对周围神经有麻醉作用。更重要的是,乌头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黄是臣药,具有抗精神病和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镇静、镇痛作用,其镇痛程度与安替比林相当,能明显提高痛阈。值得注意的是,细辛还具有类似阿尔特的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因此,附子和阿莎丽均能提高血中皮质类固醇水平,不仅使方剂具有强大的抗炎、解热和代谢功能,而且其“许可”功能更有利于协调体内其他内分泌激素,提高机体的适应性,恢复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平衡,对其适应症的治疗大有裨益。
11.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附子注射液能明显促进SRBC免疫引起的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增加和血清抗体的产生,并能增加血清补体的含量,使玫瑰花结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增加。臣药大黄对肠黏膜细胞和脑细胞起到多种免疫调节作用,保护骨髓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的侵害。大黄能明显提高感染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并诱导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并能明显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这种作用随着大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降低血浆中TNFα和IL6的水平。阿莎丽的水和乙醇提取物作为佐剂,能抑制速发型过敏反应中过敏介质的释放,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各种观点1。张路引自《医宗金镜》:大黄附子汤寒热并济,刚柔并济。在现代,我知道下一个冷的方法,我从来不知道有一个温暖的方法。用冷覆盖暴力的热结,积了很久的冷结能冷吗?大黄附子汤用细辛、附子攻胁下的寒结,也就是也是大黄的寒性来导之。寒热结合,温攻结合,显而易见,不可思议。
2.《温病辨证》:附子温里通阳,细辛温水脏腑,祛寒湿之邪;肝胆没有出路,就用大黄,胃作为出路。大黄的苦和附子、细辛的辛合在一起,苦和辛合可以减少能量的流动,但总的原则是不痛的。
3.“成方便读书”,阴寒汇聚,偏于一处,虽有发热,也是阳气郁结所致。所以,不温则不能散其寒,不降则不能散其积。所以用附子、细辛的辛热很容易散,再用大黄就可以散了。
体表面积计算器身体质量指数指数计算和评估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正常体重增加用药安全分类(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估体温水平评估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钠补充计算器铁补充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缩写快速检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快速检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酒精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现在算!
13笔记大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第三卷流浪杂记笔记)。
14大黄附子细辛汤、胁肋寒凝疝气痛方;寒气积聚形成了一个实证,温暖条件下的寒气是可以恢复的。[2]
15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