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带过多的药方有哪些?
中医证候为脾虚、肾虚气滞、湿浊、热毒。
女性白带临床表现为明显增多,质稠,淡黄色无味,始终清冷稀薄,粘稠,红黄色有臭味,或呈脓样,伴有腰膝酸软,精神萎靡,便溏食欲不振,或外阴灼热,头晕,五烦,或口苦,胸闷,瘙痒,小便黄,烦躁,发热,口干,腹痛,大便干燥等。
处方1
组成:金银花50克,菊花50克,山楂50克,炼蜜50克,食用香精20毫升。
制作及用法:将金银花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然后放入锅中;将山楂洗净,拍碎,菊花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升左右,文火煮30分钟,然后出锅,倒出药汁。将蜂蜜倒入干净的锅中,用小火加热保持微沸,烧至微黄,双手搓成丝。将炼好的蜂蜜慢慢倒入倒出的药汁中,拌匀,待蜂蜜完全溶解后,用一层纱布过滤去渣,放凉。一日三次,每次50 ~ 100 ml,或作为茶水。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瘀。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稠,臭,腹痛,口干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2
组成:白菜1颗,绿豆芽30克。
制作及用法:大白菜根洗净切片,绿豆芽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锅,然后小火煨15分钟,滤去残渣,稍凉,放入罐中。喝茶。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脓,臭,腹痛,口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3
组成:人参3克,核桃仁3块。
制作和使用方法:将人参切片,将每个核桃仁掰成两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将锅烧开,然后文火炖1小时。随时都可以喝。
功效:益气补肾。
主治:白带松散,量多,整月不断滴下,腰酸,乏力,小便长而频等。
处方4
组成:黄花菜30克,马齿苋30克。
制作及用法:将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把锅烧开。然后小火炖30分钟,放凉,装罐。喝茶。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脓,臭,腹痛,口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5
构图:老丝瓜1段,糖少许。
制作及用法:将老丝瓜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锅,然后小火炖15分钟,稍凉,滤去残渣,加入白糖,拌匀,放入罐中。喝茶。
功效:清热解毒,不伤阴。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脓,臭,腹痛,口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6
组成:7个生银杏果和150ml豆浆。
制作和使用方法:将银杏捣碎成泥,煮豆浆,取银杏泥泡茶。
功效:健脾祛湿,止带。
主治:白带过多,遗精,乏力,舌淡,脉弱。
处方7
组成:鲜山药500克。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新鲜山药洗净,切成小块,用干净纱布包好,取汁。每日两次,每次20 ~ 30ml。
功效:健脾强肾,益精。
主治:带下量多,体质消瘦,终日淋漓不尽,腰酸乏力,健忘头晕等。
处方8
组成:鲜枸杞500克。
制作用法:枸杞洗净,用干净纱布包好,取汁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 ~ 20ml。
功效:补肾养肝,生津止渴。
主治:带下量多,体质消瘦,终日淋漓不尽,腰酸乏力,健忘头晕等。
处方9
组成:鲜马齿苋500克,糖适量。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新鲜马齿苋洗净,用干净纱布包裹,绞汁,服用时加入白糖搅拌均匀。每日两次,每次10 ~ 20ml。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凉血。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脓,臭,腹痛,口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10
组成:马齿苋30克,大米60克。
制作和使用:将马齿苋洗净,切成2厘米的小段备用。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马齿苋和水,大火煮至熟透。每天1次。
功效:清热解毒,不伤正气。
主治:带下红白夹杂五色,黏腻如脓,臭,腹痛,口热,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数。
处方11
组成:薏苡仁150克,薄荷15克,荆芥15克,洋葱15克,炒大豆50克。
准备及用法:将薄荷、荆芥、大葱洗净,放入锅中,加入1500ml清水,煮沸,用文火煎10分钟,滗出原汁,放入碗中。薏苡仁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药汁,中火煮至薏苡仁开花成熟,食用时加盐调味。本品可作为主食,应经常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祛风散寒。
主治:白带量多,黏腻,伴有嗜睡,四肢乏力或悲伤,不喜饮水,苔腻等。
处方12
组成:芡实粉30g,核桃仁15g,红枣7枚。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核桃仁打碎,红枣去核。芡实粉用凉开水打成糊状,放入开水中搅拌,再加入核桃仁、枣肉,煮成粥加糖食用。本品可作为主食。
功效:健脾止带。
【主治】白带清稀,色白或淡黄,或稠而无味,连续不断,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腰背酸软,疲乏困倦。
处方13
组成:芡实、薏苡仁、白扁豆、莲子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糖适量。
制备及用法:以上八味中药加适量水,煎煮40分钟。将大米洗净,加入上述药物中,继续煮成粥,调糖分次食用。本品可作为主食,应经常食用。
功效:健脾补肾,收敛。
【主治】白带清稀,色白或淡黄,或稠而无味,连续不断,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腰背酸软,疲乏困倦。
处方14
组成:羊骨1根,陈皮6克,高良姜6克,草果2颗,生姜30克,大米100克,盐少许。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羊骨洗净捣碎,放入锅中,加入姜、盐、高良姜、草果、陈皮,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倒出汤(去油)备用。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1000 ml羊骨头汤,放在大火上烧开,再小火煨至成粥。本品可作为主食,应经常食用。功效:温补脾肾,滋养精气。
【主治】白带冷稀,终日淋漓不止,腰酸背痛,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15
组成:山茱萸肉15 ~ 20g,大米100g,糖适量。
制作用法:山茱萸肉洗净,去核,与大米同煮粥。粥要煮的时候,加糖,微煮。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赤白带下,质稠,头晕目眩,心烦发热,腰膝酸软等。
处方16
组成:山药200g,薏米250g,菱角粉50g,红枣50g,糯米1000g,糖500g。
制作及用途:去除山药、薏米、红枣等的杂质。薏苡仁洗净,加水适量,大火煮至薏苡仁开花,再将糯米、红枣洗净,煮至米烂。将山药打成粉,待饭烂时搅拌撒入锅中,2分钟后再将菱角粉撒入锅中,搅拌后停火。将粥和药放入碗中,加入糖。本品可作为主食,常吃。
功效:健脾祛湿,益肾止带。
【主治】白带清稀,色白或淡黄,或稠而无味,连续不断,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不温,腰背酸软,疲乏困倦。
处方17
成分:车前子15g,大米60g。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车前子洗净,去杂,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成汁备用。将大米洗净,加入车前子汁,放在武火上煮开,再小火煨至成粥。每天1次,病就好了。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止带的特点。
主治:白带增多,黄或红白,黏腻,口干心烦,咽干唇红,月经量多,月经初潮,月经量色鲜红等。
处方18
组成:新鲜海虾400克,米酒250克,植物油、盐、葱、姜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海虾洗净去壳,用米酒浸泡40分钟。热锅将植物油烧开,将葱末放入锅中,将虾倒入锅中,加入盐和姜,翻炒至熟。65438+每天0次,分4次。
功效:温阳通络,祛湿止带。
【主治】白带冷稀,终日淋漓不止,腰酸背痛,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19
成分:杜仲。15g,五味子6g,羊里脊50g,豆粉适量,植物油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姜适量,绍酒适量,葱适量。
准备和使用:把杜仲。和五味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将好的豆粉与药液混合。羊里脊肉洗净,去膜,切成小块。先用豆粉汁裹匀,用熟植物油炒至变软,再用酱油、盐、葱、姜煮熟。本品可随餐使用,常吃。功效:补肾壮阳。
【主治】白带冷稀,终日淋漓不止,腰酸背痛,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20
组成:鲜蚕豆250克,植物油,花椒粉,盐。
制作及用法:将蚕豆洗净,用开水浸泡,捞起沥干水分,盐腌。加热锅。油加热至八成时,倒入蚕豆,翻炒至干。加盐翻炒。将锅放入盆中,撒上花椒粉。本品可随餐使用,常吃。
功效:健脾祛湿。
主治:白带量多,质粘,色黄或白,无异味,持续,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头晕,食欲不振,腰酸乏力等。
处方21
成分:韭菜、泡椒、白酱油、盐、豆腐干、白糖、植物油、素汤、味精、水豆粉、冬菜。
制作及用法:韭菜洗净切成10 cm段,冬菜洗净切块,辣椒浸泡去蒂去籽,马耳朵切段,白糖、醋、汤、盐、味精、水豆粉、白酱油、泡椒放入碗中打汁。锅热,油七成热时,放入豆干丝翻炒几下。倒入韭菜和冬菜翻炒至半熟。煮汁,铲匀。上菜。本品可随餐使用,应定时食用。
功效:帮助杨琪,温暖下元。
【主治】白带冷稀,终日淋漓不止,腰酸背痛,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22
组成:何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绿叶少许,绍酒、醋、盐、豆粉、酱油、葱、姜、蒜、汤、调和油适量。
何首乌。煎成浓度为1: 1的药液,取20毫升备用。猪肝去筋,洗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块,葱切丝,蒜切片,姜切末,白菜叶洗净。在肝片中加入何首乌汁和少许盐,与20克水豆粉搅拌均匀,将何首乌汁、酱油、绍兴酒、盐、醋和剩余的水豆粉混合成汁。将油放入锅中,大火烧至七成熟,放入混合好的肝片并彻底抹平,用漏勺沥干剩余的油,锅内留点油,将蒜片和姜末略炒,然后放入肝片、白菜叶和汁液,翻炒几下。本品可随餐使用,应定时食用。
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
主治:白带红白,质稠,头晕目眩,心烦发热,腰膝酸软,面部灼热。
处方23
组成:韭菜150g,羊肝200g,姜、葱、盐、味精、植物油、绍酒各适量。
制作及用法:韭菜洗净,切成2.5厘米长的段;羊肝洗净切片。烧热锅,将植物油烧开,放入羊肝翻炒。待羊肝变色后,将韭菜、葱、姜片、盐翻炒片刻,再加入味精即可食用。这种产品可以和饭菜一起使用。
功效:壮阳温肾。
主治:白带冰冷水样,终日淋漓不尽,腰酸,小腹不温,头晕,小便长等。
处方24
组成:韭菜250克,鲜虾(去壳)400克,植物油、盐、葱、姜、绍兴酒适量。
制作及用法: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鲜虾去壳洗净,葱切段,姜切末。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烧开,翻炒洋葱,倒入虾仁和韭菜,加入姜末和绍兴酒,翻炒至熟。本品可随餐使用,常吃。
功效:温肾壮阳。
【主治】白带冷稀,终日淋漓不止,腰酸背痛,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25
组成:冬瓜1000g,香菇800g,熟火腿500g,番茄100g,盐,胡椒粉,味精,姜,葱,猪油,香油,汤。
制作及用法:生姜切片,洋葱切小段,西红柿去皮去核,火腿切成大钉壳,蘑菇切片,冬瓜去皮切瓤成小方块。将锅加热至猪油融化,约七成熟时放入冬瓜,略炒,捞出,沥干油气,将猪油、火腿片、葱、姜放入锅内,一起煸香,再煮料酒,拌汤。汤烧开后,放入冬瓜、香菇、盐、胡椒粉、味精,小火煨至冬瓜入味,加水和豆粉,淋少许香油即可食用。本品可随餐使用,应定时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止带不伤阴。
主治:白带色白或淡黄,质稠无臭,面色萎黄或苍白,精神萎靡,心悸,睡眠不足等。
处方26
组成:猪里脊肉500克,黄花菜50克,适量植物油、葱、姜、蒜、盐、糖、水豆粉。
制作及用法:猪里脊肉洗净,去膜,切成腰花片备用;将黄花菜浸泡后撕成小条备用。锅内放植物油烧热,先放入葱、姜、蒜翻炒,再放入腰花翻炒,至颜色完全变化,放入黄花菜、盐、糖翻炒片刻,加入水、豆粉,将汤泡透。本品可随餐使用,应经常食用。
功效:补肾、利湿、清热。
主治:白带量多,黄或黄白色,黏而臭,阴道灼热或瘙痒,头晕,小便黄,口渴,腰酸,烦热,大便干燥等。
处方27
组成:嫩黄瓜500克,猪肉100克,鸡胸肉100克,金钩20克,盐、酒、胡椒粉、味精、白糖、姜、葱、鸡蛋、鸡油、水豆粉、融化猪油、汤。
制作和使用方法:将黄瓜两头切掉,用竹筷戳一下果肉,涂上豆干粉;姜切末,葱切末,猪肉切末,鸡胸肉切末,金钩切末,鸡蛋打散。将切细的猪肉、鸡胸肉、金钩、姜、盐、料酒、胡椒粉、味精、糖、蛋清放入调味盆中混合,然后倒入黄瓜。将锅加热至猪油融化,七成熟左右时,放入填满馅料的黄瓜略炒,然后取出放入蒸碗中,笼蒸后取出,切成短段,放入盘中。锅里放汤、盐、胡椒粉、味精,一起煮开,然后加入豆粉收汁,放点鸡油,浇在黄瓜上。本品可随餐使用,常吃。
功效:解毒祛湿,不伤阴脾。
主治:白带增多,赤白,或五色白带,黏腻,或脓样,有臭味,腹痛口干,头晕便秘,小便黄,舌红苔燥,脉数。
处方28
组成:母鸡1只,白果100克,清汤750毫升,盐适量,酱油适量,料酒适量,八角白糖适量,葱姜20克,水豆粉10克,猪油50克,植物油50克(实际用量为75克)。
制作及使用方法:母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去爪,剁成丁,用酱油拌匀,白果捣碎。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煮至七成熟,放入鸡块,炸至金黄色,取出,沥干油,再将白果仁倒入油锅,炸透后取出。另起锅烧热,倒入猪油,油热后放入葱、姜,略炒,煮清汤,加入料酒、盐、味精、白糖、酱油、大料,再放入鸡块、白果,文火炖至熟,调好味,加入水豆粉收汁,出锅。这种产品可以和饭菜一起使用。
功效:补虚,健脾,止带。
主治:白带量多,色淡,质清稀,无异味,头晕耳鸣,食欲不振,腰酸,健忘等。
处方29
组成:淡菜15g,韭菜15g,黄酒适量。
制作及用法:淡菜用黄酒洗净,与韭菜同煮。喝果汁吃蔬菜,一天1次,定时进食。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白带冰冷水样,终日淋漓不止,腰酸,小腹不温,头晕目眩,小便长。
处方30
成分:牛脊髓250克,酸醋10克。
制作及用法:将牛的脊髓洗净,拍碎,加入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1 ~ 2小时,起锅时加入酸醋。带汤吃牛骨髓,定时吃。
功效:补益精气,活血化瘀,收敛带下。
主治:白带冰冷水样,终日淋漓不尽,腰酸,小腹不温,头晕,小便长等。
处方31
组成:乌骨鸡1只,白果15g,莲子和糯米,花椒3g。
制作及用法:将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将白果、莲子、花椒研成细粉,放入鸡腹中,用文火炖至鸡熟。空腹吃肉喝汤,一天1次,经常。
功效:能健脾补肾,祛湿止带。
主治:带下量多,粘稠,无味,连续,伴腰酸腿软,食少神疲,健忘失眠,大便不实。
处方32
组成:大枣250克,龙眼肉250克,蜂蜜250克,生姜汁适量。
制作和使用方法:将大枣去核,桂圆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在火上煮至七成熟,加入姜汁和蜂蜜,拌匀,冷却后装瓶。宜规律饮食。
功效:养血益气,养心健脾。
主治:慢性疾病,底质薄而薄,无臭,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头晕,面色苍白。
处方33
组成:茯苓10克,鲜米汤50 ~ 100毫升。
制备及用法:茯苓磨成细粉,与鲜米汤混合。一天两次,要定时服用。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止带。
主治:白带量多,质粘,色黄或白,无异味,持续,面色苍白,心悸,头晕,食欲不振,腰酸乏力等。
处方34
组成:豆腐60克。
制作及使用方法:将豆腐放入锅中,加盐去水,待豆腐变黄后出锅,研磨成细粉。每次6克,配红糖汤或白糖汤。
功效:宽中益气,祛湿止带。
适应症:对于轻度带下患者,颜色为白(白糖服用)或红(红糖汤服用)。
处方35
成分:银杏7 ~ 10,豆腐1。
制作及用法:将银杏去心,豆腐切成小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熟,一起食用。65438+每天0次,饮食规律为宜。
功效:健脾祛湿,止带。
主治:白带量多,质粘,色黄或白,无异味,持续,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头晕,食欲不振,腰酸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