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野菊花别名7来源8原植物形态9产地10采收与初加工11生药学性状6543 8+02性味与归经13野菊花的功效及其化学成分15药理作用16野菊花药典标准1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16.6.2对照溶液的制备16.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6 . 4测定方法16.7性味与经络16.8功能与主治16.9用法与用量16.10贮存16.

2英文参考洋甘菊[朗道汉英词典]

野菊花[湘雅医学词典]

野菊花[湘雅医学词典]

野菊花[湘雅医学词典]

野菊花[湘雅医学词典]

野菊花[中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野菊花[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野菊花概述

野菊花是中药的名称,作为本草出版。它是野菊花的干花头。菊科的[1]。

4拉丁名称野菊花(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野菊花(中药术语(2004))

印度菊花

野菊花的别名是野生黄菊花、苦大麦、野菊花和甜菊花。

7.野菊花菊科的是干花头[1]。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花的花序[2]。

野菊花是野菊花的头状花序[2]。

8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m。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圆形三角形或卵圆形椭圆形,长3 ~ 9厘米,羽状分裂,裂片边缘锯齿状,两面有毛,下面密;叶柄下有明显的假叶。头部直径2 ~ 2.5厘米,呈聚伞状排列;总苞半球形,总苞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花小,黄色,舌状边缘,3裂先端,雌性;管状花在中心,5裂在先端,两性。花期9月~ 165438+10月,结果期10 ~ 165438+10月。

生于路旁、山坡、原野。

9产地野菊花主要产于江苏、四川、广西和山东[2]。

野菊花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10采收及初加工:秋冬初花期采摘花朵,晒干或蒸熟。

11的花序为球形,直径0.3 ~ 1 cm,棕黄色。总苞由4 ~ 5片苞片组成。舌形花圆形,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很多,暗黄色。轻量级。气息是香的,味道是苦的。

12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肝经和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野菊花味苦、辛、凉;入肺、肝经[2]。

13野菊花的功效与主治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野菊花具有祛风、清热解毒、凉血降压的功效[2];

野菊花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煎服,9 ~ 15g [2]。

野菊花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目赤、咽痛、肺炎、支气管炎、肝炎、痢疾、高血压:汤剂,9 ~ 15g [2]。

野菊花用于治疗痈、疖、丹毒、蛇咬伤:内服捣固[2]。

野菊花用于治疗口疮:煎水漱口[2]。

野菊花治湿疹、天疱疮:煎洗[2]。

野菊花是眼科常用的退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眼疮、痈肿。可单味煎服,也可捣碎外敷。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同用。

(2)用于风火红眼。它经常与夏枯草和千里光一起使用。

14野菊花含有挥发油,包括大黄酚、菊酮、α蒎烯、樟脑、冰片、樟脑烯等。还含有野菊花内酯、野菊花A(artoglasinA)和金合欢素。

野菊花含有挥发油,包括樟脑、柏木烯等。此外,它还含有木犀草素A、野菊花内酯、刺槐素、矢车菊素等。还含有来自野菊花的倍半萜烯醇、野菊花醇、菊花油环酮、顺式螺环烯醇醚、当归酰基豚草B、木犀草素、熊果酸、β谷甾醇等[2]。

野菊花的药理作用15口服野菊花能降低正常或高血压动物的血压,这是由于降低了外周总阻力。在实验性心肌梗死中还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缩小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2]。

在体外,野菊花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有抗菌作用[2]。

野菊花还具有解热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

茵陈蒿甲可以致敏[2]。

16野菊花16.1的药典标准称为野菊花。

野菊花

FLOS野菊花

16.2来源本品为菊科野菊花的干燥花头。秋冬季节,花朵在初绽时采摘晒干,或蒸熟晒干。

16.3性状本品为球形,直径0.3 ~ 1 cm,棕褐色。总苞由4 ~ 5片苞片组成,外苞片呈椭圆形或条状,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浅褐色,通常为白毛,边缘膜质;内部苞片为长方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一些残余的花梗。舌花1圆形,黄色至棕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很多,暗黄色。轻量级。气息是香的,味道是苦的。

16.4鉴别取本品粉末0.3g,加15ml甲醇,超声30分钟,冷却,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取0.3g野菊花作为对照药材,用相同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然后取蒙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VIB),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u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丁酮、氯仿、甲酸水(15: 15: 6: 4: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以2%三氯化铝溶液和热空气。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检查16.5.1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附录ⅸ H第一法)。

16.5.2总灰分不得超过9.0%(附录ⅸ k)。

16.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附录ⅸ k)。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6的含量(附录VI D)。

16.6.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6: 23: 1)。检测波长为334纳米。根据蒙花苷的峰,理论塔板数应不少于3000。

16.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必要时加热),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

16.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25g(过3号筛)。准确称量,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甲醇100m],称量,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再次称量,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过滤,取滤液。

16.6.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20 ul对照溶液和20ul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以干品计,本品含蒙花苷(C28H32O14)不低于0.80%。

16.7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肝经和心经。

16.8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16.9用法用量9 ~ 15g。外用适量,煎汤冲服或涂药膏。

16.10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16.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