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紧急,河南省淇县有什么大事故吗?

从放射源事故到人口大规模外流

政府一个月没有披露信息。

“当时我认识的人都在外面跑。平时坐公交车去郑州最多20块钱。讨价还价的话可以少很多。那天你们去郑州100元一个,没讲价……”438+0年7月265日,回忆起“出逃”的情形,河南省开封市淇县居民张军(化名)依然露出无奈的表情。

在河南做开胸验肺手术的农民工张海超,被职业病防治专家诊断为“尘肺病”。

自29日以来,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下降了220元。

[降价后与国际油价仍有7美元以上的价差][更多]

中石化前董事长陈同海被判死刑,并放弃上诉。

上海楼房倾覆事故6名责任人被拘留(组图)

吉林通钢股权调整引发打人致死群体事件。

山东宁阳农村信用社数千万储户存款丢失。

杭州飙车案受害人谭卓的父亲向检方申请抗诉。

推广|免费下载和安装免费超级股票交易软件

日本学生:我宁愿那天被强奸。

【新闻八卦掌:贾回家】【本周媒体焦点】

深度|大裤腰小蛮腰:为安静的地标而沉默

军事|张将军盘点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博客|赵忠祥越来越幸福。曾轶可错了。

论坛|一个打工者写给快速成长女孩曾轶可的情书。

推广|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即可获得QQ会员资格。

张军说,7月17日,祁县很多人出门,都在说“祁县发生核泄漏,人遇到会得怪病。如果不能治愈,它们可能会爆炸。”他看到路上全是车,公交车,轿车,拖拉机,都挤满了人。

诱导七贤居民“逃离”的是一个被当地政府认定为“谣言”的谣言,但这个谣言与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一起辐射相关事件有关。

事故的真相

放射源没有泄漏

据了解,6月7日凌晨2时许,祁县利民辐照厂在辣椒粉辐照完成后,放射源下降时,装有放射源钴60的辐射箱因货物落在存放辐射箱的铅井上,无法正常返回铅井,结果放射源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记者了解到,淇县利民辐照厂是一家成立于1997的民营企业,主要使用钴60对方便面调料包、辣椒粉、中药材、大蒜等进行辐照灭菌。该工厂持有环境保护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通常放射源放在壁厚两米的水井的辐照室内。辐照加工时,放射源通过遥控从水井中取出,用完后再放回原处。

65438年6月4日15时左右,辐照室辐照的胡椒粉因放射源长期照射自燃。在消防部门和环保部门采取注水等措施后,点火物质于当晚24时许被控制。

6月15日,环保部核安全司放射源处、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派专家到现场指导。此后,西南科技大学编制了《机器人源头减量处置方案》,经专家评审论证并报环保部批准后即可处置。

事故发生后,利民辐照厂厂长王世强一直住在厂里。他认为没有放射源泄漏,安全绝对没有问题。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辐射温度过高,货物被烧焦,但即使在1300℃的环境下,放射源也是安全的。

“机器人来了,把放射源放回去,就解决了。”王世强希望平息社会上的谣言。

政府保持沉默

群众误会了,“逃”了

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进行了通报。上级部门反应很快,事发当天上午就派出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最后上级环保部门认定没有危险。既然没有危险,就没必要小题大做,也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发布信息。

很多人不认可当地政府的这种态度。“领导们知道没有危险,但我们普通人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给群众解释一下?”

“蓟县发生核泄漏,特别危险,可能会爆炸。”“快跑,要爆炸了!”“辐射会无儿无女!”.....令当地政府惊讶的是,事故发生后没多久,与其相关的谣言不仅在群众中愈演愈烈,网上也出现了许多谣言帖子。

“现在科学家别无选择,很多外国科学家来了,但他们就是无所事事!没有移动。当一些科学家到达时,他们看到无法修复时,吓得不敢吃东西。他们当天就飞走了!我害怕核气体会扩散到他们身上……”7月14日,网上的这个帖子彻底搅乱了祁县人焦虑的心。更严重的是,7月17日,很多人逃离家乡,到附近的县市“避难”。

据当地人说,当晚七贤镇出现了“十室九空”的趋势,出县城的路被堵,到处都是车,车上挤满了人。

张军说,当天下午,一个亲戚给他打电话说:“前阵子出事的辐照厂要爆炸了,专家带来的机器人都熔化了。我也不信,但如果是真的,后悔就来不及了。我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还是出去躲躲。”

在这种心态下,他开始出去找车。出了家门,他发现街上都是车和人,出县城的几个路口堵得很厉害,街上很多商店都关门了。我又给我的朋友和亲戚打电话,但是打了很多次都打不通。电话总是占线。

“这个时候,我真的很害怕。回到家,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贵重物品,就和家人一起出来了。”张军说,在县城汽车站,平时10元的去开封车票涨到了80元,去郑州100元。公交车终于出城了,但是路上车太多,所以卡在转盘处。他决定去附近的商丘市睢县亲戚家。

“下午5点多,我的手机收到了县政府发来的‘不要听信谣言,一切平安’的短信,但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张军说,他们到了睢县,宾馆都住满了,基本上所有人都住在睢县。一些人不能住在旅馆里,所以他们不得不露宿街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民权县等杞县周边的地方,很多杞县人在7月17的夜晚露宿街头“避难”。当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就此事提出明确要求,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连夜赶赴淇县指挥处置。

信息披露

结果是一场虚惊

“政府不想封锁消息!”淇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12日下午,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淇县利民辐照厂故障以来放射源处置情况。环保部专家认为,河南省有关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放射源没有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没有人受到辐射伤害,确保了放射源处于安全状态。

此时距离事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人们很难认同蓟县官方的说法。

7月16日,环保部指派核安全司核技术管理处处长带领专家和机器人前往淇县利民辐照厂,目的是利用机器人进一步了解辐射室的详细情况,为制定和完善“机器人源削减方案”提供技术支持。17年7月上午,遥控机器人进入辐照室探查情况,以便制定维修方案。

“17年7月,机器人开始实施减少源头的处置方案。中午有人发帖说放射源会引起爆炸。这个消息再次对群众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当天下午,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动员驻村干部劝阻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蓟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说。

17下午,淇县政府短信通知大家情况。当晚9时,七贤召开记者会,再次澄清真相。

据介绍,7月17日晚,开封市公安机关针对该谣言立案侦查,迅速查清了该谣言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抓获造谣人员5名。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7月14日,开封居民张转发了某网站论坛的帖子。7月18日,公安机关将造谣者张抓获。张承认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了该帖子,并表示非常遗憾。7月18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对张某刑事拘留,对传播虚假信息的其他4人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处罚。

7月18日,外出“避难”的祁县人在得知真相后开始返乡。多名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8当晚,急于回老家的祁县人被堵在祁县和开封两县交界处,堵住了进县城的主要道路。”

“当时听到有人说辐照厂要爆炸了,我们就带着它跑了出来。后来听政府说没事了,才回来。祁县毕竟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危险。谁想出去?这是一场虚惊!要是政府早点说没事就好了,不管发生什么,人民还是最信任政府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记者笔记

如何让大众第一时间获得权威信息?

一起并不复杂的事故,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出逃”事件。很多人认为谣言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许多人还告诉记者,6月初,辐照厂事故发生后,几乎全市人民都知道大家都处于焦虑状态,到处询问是否有危险。人们传来传去,话题只有一个,就是泄露后的危险。后来越传越邪乎。政府没有及时辟谣,大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们向记者证实,直到6月中旬,辐照厂货物自燃引发火灾后,祁县大部分人真的开始害怕了,有的开始出门躲避,有的有条件的居民开始把孩子送到外地。

他们中的许多人发现网上有一个帖子说祁县发生了“核泄漏”。当他们再次上网时,所有的帖子都被删除了,他们开始怀疑政府封锁了消息。

“谣言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如果证实了,谣言就不叫谣言,成为真相,或者在真相面前湮灭。漏洞百出的淇县“核泄漏”谣言,一传再传,在当地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值得反思的事情。虽然现在谣言已经平息,但通过这件事,我们提醒了我们的政府部门:对于突如其来的谣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郑州大学一位学者说。

“谣言有一个公式,就是谣言等于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这个公式中,谣言的产生和效果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两个变量中,只要有一方趋近于零,谣言就不会存在。”这位学者认为,谣言止于公开,自然越早越好。如果能把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那是最好的。公开可以彻底消除事件的模糊性,从而使谣言失去存在的基础。

河南一位法律人士认为,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这个规定最根本的突破是把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于我们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理念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条例规定,政府应当发布及时准确的消息,澄清是否有影响稳定或不完整或虚假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公共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范畴。”这位法律人士认为,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权利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应该更加了解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让公众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官员习惯于出事后封锁信息,但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的信息早已满天飞,信息公开是谁也无法回避和阻止的趋势。在信息多元的时代,政府早一点站出来说话,晚一点,各种谣言就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