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人都吓到了:80岁的父亲不发烧不咳嗽,结果半个肺都白了!紧急提醒:警惕老年人“无症状肺炎”。

昨天早上7点,第三瓶盐水挂了。看到病床上正在吸氧的老父亲血氧饱和度升到94、95,杭州的徐女士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还好周二白天去做了CT,不然就要出大事了。”

不发烧,不咳嗽

这位80岁的父亲在杨之后脸色变白。

徐女士的父亲今年80岁了。前天下午确诊肺炎,当天入住杭州某三甲医院。

徐女士说,从65438+2月中旬开始,家里就没消停过。第一,两个孩子分别是杨。一个星期后,她的丈夫是杨。几天后,她就是杨本人了。在此期间,最担心的就是住在一起的两位老人也被感染了,所以这两个月来,两位老人除了上厕所,基本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为了做好消毒工作,我在家里买了20多瓶酒精消毒液。

本周一,她终于阴天了,人也舒服多了。此外,两位老人状态良好,以为生活终于可以正常起来,甚至和丈夫商量要不要在家吃火锅庆祝“新生”。

“我父母从来没有检测过抗原。测试完,我就想着顺便给他们测试一下。原来老人其实是阳性的,两条杠很明显。”

徐女士说,这个结果有些出乎家人的意料。因为老人这段时间没有发烧,也没有咳嗽,他自己也说除了心跳加快,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如果一定要说不正常,那就是那天早上我胃口不好,吃了一碗米粥。

检测抗原后,徐女士给父亲量了体温,37.2℃,略高。

当天网购的血氧仪终于到货了,测了血氧,94,95,略低。

那一天,体温没有再上去。全家人都没太在意。

第二天早上又测了体温,正常,但是血氧浓度最低的时候降到了91和92。

“网上很多报道说血氧浓度降到93以下,要去医院,所以有点担心,怀疑会不会是肺炎。但当时老人不想去医院,说人家不觉得恶心,为什么不去医院排队折腾?”

徐女士说,起初,她和丈夫看到老父亲精神很好,嗓子也很大,就犹豫要不要去医院。的确,这个时候去医院,不管是急诊还是门诊,都要排很长的队,尤其是CT,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但是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最后决定不去综合医院,找一家不用排队的私立医院,做个CT扫描。

“我老公联系了萧山区民和路上的一家民营医院。这家医院一般做高端体检。下午,我带我爸去了。果然不用排队,想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做完后,医生马上叫住我们,说肺炎有点严重,肺上半部分基本都白了。建议我们马上去综合医院急救。”

徐女士说,虽然这家私立医院不能用医保,几百块钱的检查费都是自费,但现在想想,这钱花得太多了。

回想父亲的肺炎经历,徐女士说,几年前他患过两次肺炎,但症状都很明显,高烧咳嗽。但我没想到,这一次,半个肺都白了的新冠肺炎仍然“无症状”。

网络图片

“如果要我总结的话,第一,血氧计很重要。我建议有老人的家庭一定要准备一个。如果不是这次发现血氧浓度只有91和92,我们也不会下决心带他去做CT。如果再推迟一两天,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第二,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老年人阳后的食欲。如果食欲突然变差,我们作为大三学生也要特别警惕。第三是如果不想在综合医院排队,可以先去私立医院做个CT。”徐女士说。

81岁大叔咳嗽,乏力,食欲不振。

CT显示双肺大面积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

前几天,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了一位81岁的患者,他是在女儿的帮助下进入门诊的。

呼吸内科邵方春副主任医师见老人走路缓慢,呼吸有点急促,赶紧让他坐下,靠在椅子上。

老人说他最近胃口不太好,总是吃不下东西,人也很虚弱。没说几句话,他咳嗽了一声,接着是一声喘息。

老人的女儿补充说,几天前,他的家人相继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从他父亲抗原检测阳性到现在已经65,438+00天了。他从来没有发烧,但是他咳嗽,没有力气,也没有胃口。但老人认为这些都是疾病的正常症状,并未引起重视。

“我建议他来医院看看。他说没发烧没关系,就拖到现在。”女儿说,考虑到父亲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为了保险起见,她坚持带老人去医院检查。

女儿话音一落,老人又咳嗽起来。

咳嗽一个多星期,气短,食欲差,精神差邵方春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老人很可能是肺部感染,立即联系急诊科为他拍照。

在此期间,该院放射科急诊胸部CT检查和报告数量激增4-6倍,每天1,000-1,500次CT检查。除已预约的患者外,目前急诊、重症、老年人会优先检查。

在去考场的路上,老人走了两步后休息了一下,但还是认为自己的病情“没那么严重”。

没想到拍片结果显示,双肺出现大面积毛玻璃样渗出性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展成重症。邵方春马上把他收进了医院,老人还在住院。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和癌症。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定期透析治疗的人,更需要注意是否有肺部感染。”邵方春说,最近来门诊的患者中,约有10%-20%的人患有肺炎,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往往被发现病情比较严重。

77岁大叔半天都在睡觉。

双肺受累面积占75%以上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王浩初副主任医师说,前两天有一位77岁的老人来放射科急诊做胸部CT。检查前他也说没发烧也没怎么咳嗽,只是精神不太好。结果CT检查显示他的肺部弥漫性多发斑片状毛玻璃影和实变影,边缘模糊,双肺受累面积超过75%,呈典型的“白肺”表现!此外,还有双侧胸膜增厚、心脏增大、主动脉和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等。

老人的家人说,他过去常常早睡早起。感染新冠肺炎后,其他症状不明显,但他特别困,在床上睡了差不多半天。

主治医生追溯老人的病史,发现他有15年的糖尿病史和超过10年的高血压史。他两年前才开始降糖治疗,目前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老人肺部感染严重,整体情况堪忧。他很快入院,目前仍在进一步治疗中。

据放射科主任助理、诊断组副主任医师林毅介绍,10月3日来放射科做CT检查的患者中,有1/3是新冠肺炎引起的肺炎,其中大部分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邵方春说,年轻人免疫力强,感染后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更容易高烧;老年人免疫力比较低,感染后可能不会发烧,这也导致很多人不重视,延误治疗。

“一般来说,感染后的症状会在一周内缓解并消失。老年人更要谨慎,千万不要拖延超过一周。一旦发展成重症肺炎,不仅治疗起来麻烦,而且预后更差。”

老人呆在家里晒太阳。

不来医院的想法是错误的。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医师龚建华说,在该院一天收治的180名患者中,有20名是老年人,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高烧或咳嗽,但胃口不好,没有精神来看病。CT检查显示发生了严重的肺炎。

龚建华指出,门诊老年患者不在少数,约为10%-20%。因为这些老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而且很多都是抱着“能忍”的观念,抱着不来医院的目的。比如前几天入院的一位80岁的糖尿病患者,体温低,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只有食欲不好,但是一做CT检查就发现肺炎的症状,低钠低钾,甚至心力衰竭。

“很多年轻人来医院看病,觉得可能是对某些疾病焦虑,但真正有病的老年人不来医院。”谈到这种情况,龚建华非常激动。“老人的反应比较慢,有些迟钝,尤其是很多独居老人,他们没有就医意识。”

对于这些老年群体,龚建华建议,当出现食欲不好、精神状态不佳、咳嗽气短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老人呆在家里吃退烧药是不对的。有必要扭转这种就医意识。”

龚建华还指出,孩子是最了解父母的人。“孩子要及时关心自己家里的老人,观察他们的食欲是否正常,反应是否和平时一样。如有异常,应及时送医。”

俯卧位治疗

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

“到目前为止,患者症状较轻,但他们确实遇到过严重的肺炎病例,但不多。我手里只有几个案子,主要是老年人。”

邵逸夫医院呼吸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勇表示,这些老人的情况大体相似,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感觉没有明显的胸闷气喘,看起来也不像是气喘吁吁。但实际上他们的血氧饱和度很差,有严重的肺炎症状,需要住院治疗。类似的情况不一定是新冠肺炎独有的。在新冠肺炎出现之前,普通流感引起的肺炎也可能出现这样的表现。

“如果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已经适应缺氧环境多年,即使血氧饱和度差,也可能看起来没有明显的气短症状。”

“无论如何,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例往往出现在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这类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需要多加注意,必要时及时就医。”周勇提醒道。

为了帮助重症、高危因素的新冠肺炎患者更好地通气,浙大润邵逸夫医院专门成立了一支由专业护士和康复团队组成的“俯卧通气队”,又称“俯卧队”,为该院近700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指导和服务。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为该院近700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俯卧位通气指导和服务。

浙江大学润医院护理副院长庄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指出,对高危因素严重、进展迅速的普通、重症、危重患者,应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

“采用俯卧位时,不仅能促进背部肺泡的‘复活’,改善气血交换,还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痰液排出。”庄一真说,“躺着是最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呼吸疗法,但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避免发展成危重病。”

橘柿互动记者林林张静张慧莉

见习记者吴双

通讯员杨马郝楚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