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的监测和治疗
(1)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嵌压(PAWP)。CVP和PAWP分别反映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是反映前负荷的压力指标。严重脓毒症患者应尽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并根据病情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
(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早期,即使机体的血压、心率、尿量和CVP都在正常范围内,全身组织灌注已经发生,ScvO2和SvO2可以更早地反映组织灌注状态。研究表明,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时,svo 2
(3)血乳酸。血乳酸是反映组织是否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的敏感指标。例如,当乳酸水平高于4mmol/L时,死亡率明显增加。动态监测血乳酸变化或计算乳酸清除率对疾病状态的评估更有价值。
(4)组织氧代谢。脓毒症引起的胃肠血流灌注不足可导致黏膜细胞缺血缺氧,H+释放增加,CO2蓄积。消化道粘膜pH值(pHi)是目前反映胃肠组织细胞氧合状态的指标。
2.早期液体复苏:
脓毒症时,由于血管舒张功能异常和通透性增加,机体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早期出现低灌注。因此,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已成为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措施。有证据表明早期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脓毒症治疗指南还提出了早期靶向治疗(EGDT)的策略,应在6小时内达到:(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平均动脉压≥ 65毫米汞柱;(3)尿量≥ 0.5毫升/千克/小时;(4)ScvO2≥70%或SvO2≥65%。
3.控制感染:
(1)获取生物证据。在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采取生物样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包括血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样本。培养结果有助于靶向抗生素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败血症的生物样本都会有阳性结果。
(2)使用抗生素。因为早期不可能很快得到细菌培养结果,所以脓毒症早期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本地区细菌流行病学和疾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抗生素。选用的抗生素应对所有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细菌/真菌)有效,达到足够的治疗浓度,同时应根据病情评估疗效,以保证疗效,防止细菌耐药。一旦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应根据药敏结果和临床情况尽快改变靶向治疗,使用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合理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和靶向治疗是避免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措施。
(3)消灭传染源。在脓毒症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感染原因,如手术感染(如化脓性胆管炎、脓肿形成、肠梗阻、化脓性阑尾炎等。),并及时手术介入,病灶清除或引流;如遇医源性材料感染(如静脉导管、导尿管或植入的人工设备等。),材料要及时取出,进行微生物培养。
4.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最好在ICU进行,便于血流动力学监测。
(1)如果液体复苏后患者血压和器官低灌注不能改善,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加强治疗,如果患者处于危及生命的休克状态,即使其低血容量未得到纠正,此时也应给予加强治疗。
(2)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也可选用多巴酚丁胺和加压素。
(3)心输出量低时,心肌收缩首选多巴酚丁胺。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处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
5.糖皮质激素:严重脓毒症和败血症患者常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因此液体复苏后仍需给予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为氢化可的松,每日剂量为200-300mg。
6.机械通气辅助通气:严重脓毒症患者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时,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以缓解组织缺氧,建议选择低平台压、低潮气量通气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7.血糖控制:脓毒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循证医学证明脓毒症患者高血糖是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因此脓毒症患者的血糖应控制在合理水平(
8.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除有出血风险和其他禁忌症外,可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器官衰竭患者给予rhAPC,但同时应密切监测其凝血功能。然而,由于后来的大规模临床对照研究未能再次证实rhAPC的疗效,rhAPC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
此外,还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加强肾脏、肝脏等器官的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DIC等并发症。
9.早期靶向治疗和集束治疗。为了更好地落实脓毒症治疗指南,规范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建议将上述脓毒症治疗指南的重要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措施,即早期靶向治疗和集束化治疗。
(1)早期靶向治疗(EGDT)是指一旦临床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并发组织低灌注,应尽快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最初6小时内达到以下目标:中心静脉压8-12 mmHg;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新协议)≥70%;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尿量> 0.5毫升/千克/小时.
(2)早期集束疗法包括早期测定血清乳酸水平;在应用抗生素前获取病原样本;急诊科3小时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ICU 1小时内开始。进行EGDT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在1-2h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SCVO 2。控制高血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机械通风平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