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麻简介

目录1拼音2来源3拼音名称4别名黑麻5来源6原形7产地分布8性状9化学成分16化学作用1性味65438 +02归经13功能主治14用法用量黑麻15备注16附录17各种讨论摘录黑麻中成药3古籍中的黑麻1拼音H ē I ZH和Má

2资料来源《汇编》

3拼音名hēI zh má

4.黑脂麻有亚麻、菊生(经典)、狗虱(乌普本草)、红藏(别录)、黑麻、黑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椒麻(大业记载)、黑芝麻(三元长寿)之称。

5.来源是亚麻的黑色种子。八九月份,果实黄黑的时候,收割,把全草切好,捆成小捆,上面朝上晾干,铺上种子,去掉杂质,再晾干。

6原形肥麻(《本草》),又名:方茎(《乌普本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四棱形,全株有毛。单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 ~ 10 cm,上部常披针形,近全缘,中部具齿状,下部常呈掌状3裂;叶柄长1.5 ~ 5厘米。花单生或2 ~ 3朵在叶腋;有把柄;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约。6毫米长;花冠筒状,长2.5 ~ 3厘米,具柔毛,白色,常夹杂淡紫色或黄色;雄蕊4,2强,花药黄,基生,矢状,花丝平,薄如纸;雌蕊1,子房圆锥形,前期假4室,成熟时2室,密被白柔毛,花柱线形,柱头2裂,薄纸质。蒴果有四棱、六棱和八棱,长圆柱形,长约2.5厘米,暗褐色;短柄,密被白色柔毛,花萼宿存。种子多数,卵形,先端稍尖,黑色,白色或淡黄。花期从6月到8月。结果期为8-9月。

生境分布: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地方也有生产。

性状8的种子为扁卵形,一端钝,另一端尖,长2 ~ 4毫米,宽1 ~ 2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呈黑色,有或无网状皱纹。在放大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微小的疣状突起,边缘光滑或棱形,顶端有一点点褐色的种脐,种皮薄如纸,纵切面有薄膜状胚乳。胚直立,有两片大的白色子叶,富含油脂。气息微弱,味道清淡,嚼起来有一股清香味。最好是大的,黑的,饱满的,没有杂质的。

9.种子的化学成分含有60%的脂肪油。油脂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二十烷酸、二十烷酸等甘油酯类,甾醇类,芝麻素、芝麻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种子中还含有叶酸18.45毫克%,烟酸0.48毫克%,蔗糖0.64%,卵磷脂0.65%,戊聚糖,蛋白质和大量的钙。

10全草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给大鼠口服种子提取物可以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但大量服用会降低糖原含量。用0.2 ml /100 g黑芝麻油喂大鼠10天,可增加肾上腺抗坏血酸和胆固醇含量。组织化学检查也证明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在妊娠后期,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将黑芝麻油注射到正常或阉割的大鼠中倾向于增加血细胞体积。油中所含的芝麻素对拟除虫菊酯有增效作用。种子有腹泻作用,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毒,可引起绞痛、震颤、呼吸困难、胀气、咳嗽、抑制。犊牛喂黑脂麻过多会出现湿疹、脱毛、瘙痒。

11甜平。

①经典:“甜而平。”

(2)“吃喝正要发生”:“甘,微寒。”

③经典遇上原著:“甜暖。”

④《医林纲目》:“甘苦,寒滑。”

12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物性质的解释:“入肺脾。”

(2)《本草经》:“足太阴、足厥阴、少阴。”

③《玉花楸本草解》:“入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

13具有滋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治疗肝肾不足、风虚头晕、风痹、瘫痪、大便干燥、病后体虚、须发早白、妇女乳少。

(1)经典:“主伤虚损,补五脏,益气力,生肌补脑。”

②抱朴子:“抗风湿,补衰老。”

(3)别录:“强筋骨,治金疮,止痛,伤寒温疟,吐后虚热犯困,清耳目。”

④唐本草:“嚼生敷小儿头疮,浸淫疮。”

⑤食疗本草:“润五脏,控火灼,补骨髓,补气虚。”

⑥食用草药的本草学:“治女子外阴疮,第一时间利大肠,不可久服。”

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滋养五脏,治疲劳及产后嗜睡,抗寒热,止惊悸。”驱风,驱风,顶风。"

⑧《甲酉本草》:“合苍耳服之。治风。”

⑨《药解》:“补* * *,润肝,养血,舒筋。治疗言语迟缓、步伐缓慢、皮肤干燥、骨髓干燥、肉减少、乳汁不足、经行受阻等症状。治愈一切疮毒,解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剂,秃顶。”

⑩《医柿印》:“黑头人能滋阴养胃,益大小肠,疏肝明目,凉血解热毒。红棕色者,心肾也。”

⑾山西中医记载:“治腰腿痛,痢疾,血尿。”

14黑麻内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煎服、沐浴或捣固。

15注意脾虚便溏。

(1)《本草从新》:“麻衣使人感滑。精不固者,不宜食之。”

(2)本草求真:“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是禁忌。”

16附方①治五脏虚,益气强筋骨:大胜九蒸九爆,蓄。每次取两份,用布将汤泡开,去皮研末,水煎,粳米煮粥。(概要)

②治疗肝肾不足、眼疾、皮肤干涩、大便硬:将桑叶(霜降后,去茎去筋,晒干)和黑芝麻(炒)均分。末了,以糯米为丸(或炼蜜为丸)。每天拿四五块钱,不间断,自我有效。(“医用级”桑麻丸)

③治疗老年人风虚、四肢无力、腰膝酸痛:菊生子(水煮)两升,薏苡仁两升,生地(切)半斤。储存在丝袋里,没有一桶灰酒,五六天也不气馁。带一两件镂空的保暖衣服特别有好处。(《秦寿养老新书》好酒)

(4)治一切风湿,腰足剧痛,流行不止:胡麻一斤,白术八两,醴陵仙四两(酒煎)。* * *研磨到底,每天早上五元,调白汤。(《正宗方麦》)

⑤治疗奶量少的女性:炒肥麻,吃一点盐。(概要)

6.治牙痛肿:亚麻五升。一桶水,烧开五升,漱口,吐出来。茎和叶都可以。(肘部后面)

⑦汤剂、膏剂中用火烧治疮止疮:煮熟捣碎的生亚麻如泥,疮面厚被。(肘部后面)

⑧小儿软疖的治疗:将麻油煸炒,趁热捣烂。(谭小儿方)

⑨褥疮的治疗:将火麻仁捣碎敷用。(普济方)

主治治疗小儿淋巴结核:胖大海、连翘等。最后,要经常吃。(“单纯单方面”)

⑾肿的处理:亚麻(烧灰)一半,针砂一半。加两味细磨,加醋调成糊状,敷上肿起来,三天就好了。(圣迹总录之亚麻涂层侧)

⑿治痔风肿痛:用火麻仁煎剂洗之。(概要)

[13]治疗外阴瘙痒及疮疡:导麻麻涂。(“填充肘部背面”)

【14】疮后治法:将黑麻炒黑,煮熟。(钱进方)

⒂蜘蛛咬伤的治疗:研末,用香油涂抹。它也治疗昆虫叮咬。(体验背后)

17各种讨论①刘:“治风先治血,血就消了。”亚麻入肝,益血,所以风药不能错过。"

(2)《本草经》:“亚麻,气味平和,不寒不热,益脾胃,滋补肝肾。”金刃伤血时,因瘀血而痛,养血润燥,有舒缓作用,故治金疮止痛亦佳。"

(3)《本草求真》:“亚麻为润燥之品,故本可填精。亦甘,故书能补血,温脾,抗饥。”凡患血燥排便困难,头发不黑,风湿发展为疖子、疖子,小儿痘疹变黑,归肾者。如果他看到干燥,他应该喝它,有一个甜,滑和有益的味道。"

18摘自*字典

谭力汤,一个使用中药黑脂麻的处方,第一卷:谭力汤:处方:生芡实30克,12克黑脂麻(炒,捣碎),9克柏子仁(炒,捣碎),6克生杭芍,6克陈化。...

首乌汤2号、夏枯草9克、菊花9克、连翘9克、霜桑叶9克、黑芝麻30克、白茅根30克、牡丹皮9克、黑豆30克。成功...

耳聋纸丸过夜,晒干;用2块钱的盐在水里泡一晚上,晒干;然后用1斤黑芝麻,2斤烧酒,1斤小孩屎煮干,取出再晾一遍。...

何首乌合剂简介:方名:何首乌。18g、火麻仁12g、赤芍12g、白芍12g、合欢皮12g。...

同昌堂āng《择医大全》卷三十三:方明:同昌堂组成:黑脂麻3钱,大黄1钱,滑石1钱,枳壳1钱,当归5分...

中药黑脂麻的方子用的比较多。

用中成药七宝美珠丸(酒浸、发芽、研磨、干燥)、补骨脂(黑芝麻炒)。制法:为末,蜜炼为丸,大如弹珠,* * * 100。...

黑西单30g木香30g附子(制)30g肉?补骨脂30克沉香30克小茴香30克阳起石30克肉桂15...

炙甘草合剂88.5g大枣118g做法:以上九味,黑芝麻提取脂肪油;将残渣与生姜、人参、生地、提取物和浸膏混合。...

生发丸0g枸杞30g菟丝子(盐)?女贞子10g墨旱莲30g桑寄生30g黑芝麻30g地黄15g桑葚...

清燥润肺合剂枇杷叶44g的制备方法:将上述九种成分苦杏仁、黑芝麻分别用脂肪油压榨,取苦杏仁油12.4、黑芝麻油加热至160。...

使用较多的是使用黑脂麻的中成药。

古书《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子》中的黑脂麻:【卷曲一边】眉毛不覆黑脂麻捻,阴干。将它们浸泡在黑脂麻油中,每天摩擦几次。简单有效的处方...

《守时方外治》:【卷二眉】眉不升不降)和脂捻阴干。混合并涂上石灰和芝麻油。黑肥麻花阴干,泡黑肥麻油。一天敷几次。再次扭转天空...

《医方证治编歌》:通志方牛(酒浸)、涂(丝酒浸)、齐(酒蒸),故纸(黑脂麻炒)、蜜为丸,(各半斤。碎纸黑地黄丸(...

《本草纲目》:【田边二十二卷之一】白油、麻、粳米香味浓郁,但只适合吃清淡的面条。还有吃九蒸胡麻(也就是黑肥麻),去皮茯苓和少白蜜。时间久了,力度不减。...

苏神·梁芳:[卷四]傅福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