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驱虫防疫:民谣说:“端午,天气热,五醒,不得安宁。”端午节正值初夏,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驱邪、消毒、防疫的特殊习俗。
传统习俗:仲夏端午节阳气十足,这里万物欣欣向荣。它是一年中草药药性最强的日子,端午节采集的草药在祛病防疫方面是最有效的。许多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都有祛阴邪、祛病防疫的内容,如挂艾草、配香囊辟邪、洗草药水、熏苍术祛病防疫等等。
香囊之俗: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沪江隔碧,秋兰以为佩。”、支、都是指香草。选择芳香的草药放在包里佩戴,是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做法。放草药,取其香,戴在身上,希望来年平安顺利,是一种修行。
香囊的作用:把香囊系在腰上,或者肘下,藏在袖子里,举手投足。香味又浓又淡,让人恋恋不舍。端午节挂香囊,除了用来给身体加香、熏蒸衣物,还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解除瘟疫的药方:清代吴尚贤记载的解除瘟疫的药方,有大黄一百二十两、白术一两、檀香一两、雄黄一两、朱砂一两、甘松一两、川椒八两、关中、龙骨、虎骨、葛根、白芷六两、肉桂五两、辽阳和。* * *在研究结束的时候,那个丝包就在她身上。
香方的作用:和古人端午节用的香囊配方一样,选用的香药主要有避邪、祛秽、驱虫的作用。
香汤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开始给屈原沐浴香花植物九歌:“浴兰汤香,华服美。”宋玉《神女赋》:“木兰泽,含若方”是古代的一种卫生防疫,能避秽驱邪。
香汤的功效:用香汤洗澡,能使人身心清净。消除人们身上的停滞感,不仅可以获得感官享受,还可以放松精神。洗完澡,精神和身体都特别轻松愉快。
熏衣习俗:古人在端午节除了挂香囊、泡香汤外,还用香料熏衣。古有熏衣,可用“沉香单味”熏——袁《白衣》莲藕丝衫柳裙,带香慢熏;还可以掺各种香料——苏轼《二韵·王公》渐叹少了淡雅的清香,髻远了,夜语清了。
熏蒸功能:用香料熏制的衣物香味沁人心脾,不仅除臭、驱风、祛浊,还能去汗。
熏衣草香:苏轼诗词中提到的“熏衣草香”是由沉香、檀香等香料勾兑而成的“凝香”,宋代陈静所著《陈石香谱》中记载“熏衣草香”的配方为:生沉香、叠香各六两、檀香(蜡茶炒)、生冰片(研)。
湿香配方:古香分为“千香”和“湿香”。这个属于“湿香”。它是将熏香所用的香料捣成粉末,用蜂蜜调和,适当干燥湿润,将香条放在熏笼中燃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