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臭氧被列入空气污染指数

天空中的臭氧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对人体和农作物的伤害。近地面的臭氧被列为污染物是因为其强氧化性,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包括损伤植物叶片、降低农作物产量、加速建筑材料老化等。

臭氧是一种二次污染物,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和生活面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2012年,我国修订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臭氧控制指标。臭氧污染的日评价不是以日平均浓度为标准,而是以臭氧浓度日8小时移动平均值的最大值为标准。8小时移动平均值最大值超过160微克/立方米,则空气质量不达标。

扩展数据

控制臭氧污染,重点是减少前体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城市机动车数量,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家具和油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等。

具体措施包括:

1.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精细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橡胶制品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控制。

2.交通污染防治方面,除了加强油品管控,对柴油货车和高排放汽油车进行筛查,在重型柴油车频繁出现的路段进行尾气采样。

3.在生活面源防控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装修、汽车修理、干洗、餐饮等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人民网-如何防止臭氧污染

太原市人民政府-别让臭氧成为省会环境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