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副作用?
出自《本草纲目》。
1.本草注:生熟铜皆青,即铜之精,最大者为空青,次者为空青。铜器上独包浆,青的才是。
2.《纲要》:最近有人用醋做铜青,收集干货。
拼音姓名Tonɡ Lǜ
英文名Verdigris
别名青铜,绿色
来源
药材来源:二氧化碳或醋酸在青铜器表面形成的青锈层。
拉丁植物、动物和矿物名称:
性格;角色;字母
纯铜锈是丝状或颗粒状的结晶粉末。翠绿色。重,脆,微气,味微涩。溶于水和酸,不溶于乙醚。最好是绿色、粉状、无杂质的。
透射偏光下显微鉴定:可见细至0.05mm的针状至柱状、颗粒状个体。纹路是灰绿色调,边缘近乎无色。多色: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色至黑绿色,棕色调;干涉色ⅱ和蓝绿色;近平行消光;正延展性。当个体较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也会下降。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碱式碳酸铜[CuCo3 Cu (OH) 2]和碱式醋酸铜。
区别
(1)取少许本品粉末,在坩埚中加热,产生绿色火焰。(检查铜盐)(2)本品粉末在稀盐酸中与碳酸盐的各种反应。看到绿色条纹。
(3)本品粉末加入稀盐酸,溶液过滤,滤液显示铜盐的各种反应。看到绿色条纹。
(4)通过铜器与乙酸的反应获得约0.5g粉末。
加入约10ml水,过滤。铜盐在1滤液中的各种反应;看到绿色条纹。2取1ml滤液,加入硫酸,加热,即分解产生有特殊气味的醋酸。(检查醋酸盐)3取1ml滤液,加氨水试液制成中性溶液,加1滴氯化铁试液,溶液呈暗红色,加稀硫酸,颜色会褪色。(检查醋酸纤维)
性质酸;涩;冷;平;有毒的
归经肝;足少阳
功能主要用于明目、去星云;吐风吐痰;解毒消腐;杀虫止痒。适应症;眼睑糜烂;中风有痰;痈;鼻息肉;喉痛;骨骺;痘痘;狐臭;顽癣;痔疮和瘘管。
外用用法用量:研末涂搽。内服:服丸散,3-5分。
注意
应避免虚弱和血虚。不可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严重呕吐、腹痛、血痢、痉挛等症状,严重可引起虚脱。
1.《本草经》:眼痛的皮肤星云,风热不侵,但肝血亏虚者不宜。
2.《本草颜回》:多服一剂,常服,会引起燥热,津液消耗,血气耗竭。
附件1治疗眼周皮肤出血珠:铜蓝一两,细墨半两。后两种口味不一起研究,醋丸大如白豆。每粒药丸,用牛奶和淡水浸泡,用铜筷子点燃。(《生肌宗录》通青丸)2治烂弦风眼:通青,用水调碗底,用艾草刮去,烂处涂抹。(《卫生简易方子》)3治风眩目赤:铜绿色黑豆一大块,防风一寸,杏仁两个(不去皮)。每一道菜都要仔细剁碎,放在杯子里,用清水浸泡,极热的时候把汤瓶洗干净。疼的话加几片当归,(通青汤)治痈肿,脓头不出:通青(末)一块钱,沥青一两块钱,香油两块钱。先把油烧开,加沥青化开,然后放在铜器里,用单油纸抹在毒药上,脓就出来了,再放在长肉泥里。(《窦氏手术方》)5治疗马牙骨骺:青铜蓝、滑石、杏仁等。什么都不用做,擦干净。(《秘方》)6治疗口鼻疥疮:铜蓝、枯矾等。学以致用。(《纲要》)7治肾经黑铁痂牙公告:包浆五分,腰黄一元,冰片七分。如果牙龈和嘴唇的内皮烂的像一团云,或者牙龈出血,或者嘴破了,就吹。(《胶囊秘咽喉书》桐庐散)8治舌生疮:桐庐加铅膏。细粉末的等份。每次擦干一点,撒在舌头上。(《杨家藏方》青云)9治疥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烧开,用厚纸拖面,不要用纸粘,水很奇妙。它也治疗杨梅疮和昆虫叮咬。(《养生杂性》)杨梅毒疮十治:包浆醋未煮研,酒混)出水极痛,隔天便干。或加入明矾,研磨。(《简方》)11。治百虫之耳:生油,调铜绿滴。(《养生家宝坊》)12。治愈蛇毒:将青铜涂在疮上。(方)13。治痰涎过多,无声中风:铜锈二两,洗净,在臼中细磨,水化去石,澄清,文火晒干,匀磨,加麝香,同研,糯米与丸,如弹珠,阴干。中风患者,每人服两粒,用薄荷酒研磨。缓尽风势,用朱砂酒研磨,吐至青一块紫一块,再倾下邪物。(《经验处方》比林丹)14。治小儿痰涎过多:包浆不分两分,磨成粉,醋面丸大如鸡头。每一个赢家都觉得自己用薄荷酒磨了一颗药丸,一会儿就吐了,口水像胶水一样,让人用手去拔。(《绿云·丹的经历》)
各种展览
1.《纲要》:青铜蓝是铜的液态气体,味酸,微毒,能强肝胆。所以吐风痰明目杀营养不良也是肝胆之病。
2.本草舒舒:通清,本精性平,无毒。但人用药吐风痰时应该是酸苦的,只是气微寒。酸入肝,治敛,故能止血,合金疮。肝经风热导致皮肤息肉或撕裂。苦寒能除风热,所以苦不言而喻。经典也是家庭主妇的烧心,可以通过掩盖苦涩来缓解心结,而和平的含义也是刺鼻而分散的。眼睛伤皮肤,不是风热侵袭,而是因为肝虚血虚,不适合。
3.《药对》:主风烂泪出。
4.《本草纲目》:明目祛肤红;合金疮,止血。
5.《甲酉本草》:治女子血心痛。
6.《纲要》:治恶疮疥疮,祛风化痰,杀虫。
7.《本冯静元》:治咽喉痛、骨骺,醋治腋下狐臭,姜汁治烂弦。
8.玉花楸的药用溶液:治疗痔疮和瘘管,促进头发生长,点痣。
9.《遇见医生的镜子》:脚和手指间的流水又痒又疼,所以要涂。
《中国本草》和《中药词典》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