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配方

黄疸表现为体黄、目黄、尿黄,尤以目黄为甚。西医的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均可按此证治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黄疸中药方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种治疗黄疸的中药配方

黄疸的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表现为眼黄、身黄、尿黄,其中眼黄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发病初期一般不出现黄疸,常以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为先导,3 ~ 5天后才出现黄疸,应注意早期诊断。

检查血液胆红素是否升高。

黄疸的辩证分析

黄疸的外因多为感外感邪气、饮食不当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病机关键在湿,病变部位在脾胃肝胆。

本病辨证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病程短,色黄如橙;急黄是之重疾,湿热挟毒,郁火,热毒炽盛,黄褐如金,病情凶险;阴黄以寒湿为主,病程长,黄暗如烟。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是祛湿利尿。

黄疸的辨治

一.黄洋

热型比湿型重。

症状是眼睛发黄,颜色鲜艳,发热口渴,腹胀,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小便短赤,便秘。舌苔黄腻,脉弦。

治湿热,辅导泻。

药方上的草药

1.主方茵陈蒿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10克,紫草30克,车前草2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若胆道被碎石堵塞,可加入柴胡、枳实、郁金各65438±02g,金钱草30g。

2.中成药

(1)鸡骨草颗粒,每次1包,一日三次。

(2)西黄草颗粒,每次1包,一日三次。

3.片面的处方

(1)广益汤(赖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茵陈、金钱草、丹参、板蓝根、茯苓、薏苡仁各30克,郁金、柴胡、败酱草、甘草各65438±00克。用水煎服。

(2)退黄方(湖南中医学院验证)

处方:赤芍30?60克,大黄10 ~ 30克,茵陈、板蓝根各30克,泽兰、车前子各15克,郁金12克。用水煎服。

(3)胡汤(李振琼等《奇效秘方》)

药方: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虎杖30克,柴胡9克,茯苓15克,栀子9克,灯盏细辛15克,山楂10克,甘草6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量。

(4)肝炎解毒汤(浙江中医杂志)

处方:茵陈30g,苍术10g,木通9g,栀子10g,赤小豆20g,连翘20g,板蓝根10g,厚朴9g,车前草15g,金银花15g,石菖蒲5g,青皮。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量。

湿重比热型重

症状是眼睛发黄,头重嗜睡,胸满,厌食,恶心,腹胀,便溏。苔厚腻淡黄,脉滑。

治湿浊,辅清热。

药方上的草药

1.主方陈印五苓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茵陈30g,茯苓猪苓15g,白术12g,泽泻12g,藿香12g,薏苡仁20g,淡竹叶15g,厚朴10g,甘草6g。用水煎服。

2.中成药是指热重于湿的中成药。

3.片面的处方

(1)肝四方(钟耀魁方)

处方:茯苓15g、白术12g、泽泻15g、郁金12g、山楂18g、丹参15g、徐长卿、茵陈、虎杖各30g。用水煎服。

(2)白术厚朴汤(齐昊“良方”)

药方:白术5克,厚朴5克,猪苓5克,泽泻5克,茯苓9克,陈皮3克,砂仁3克,广藿香6克,木香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Ⅱ.急性黄色

症状包括突然发病、黄色迅速加深、高热、烦渴、胁痛、腹胀、谵妄、便血或皮肤瘀斑。舌红,苔黄而干,脉滑。

治疗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药方上的草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疫疹一增益》)加减。

处方:水牛角30g,黄连15g,栀子黄芩15g,生地20g,玄参18g,石膏30g,牡丹皮12g,知母赤芍12g,大黄20g,金银花20g,人工牛黄3g。用水煎服。

2.中成药

(1)清开灵注射液40 ml加入500ml 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大黄解虫丸,每次2粒,每日2次。

3.片面的处方

(1)退黄消积汤(齐昊《良方大全》)

处方:茵陈60g,栀子10g,大黄30g,郁金15g,连翘15g,枳壳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金钱草30g,薏苡仁30g,黄芩10g。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日2剂。

(2)济黄汤(李玉琼处方)

处方:茵陈30g,虎杖30g,栀子15g,金银花30g,板蓝根30g,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5g,黄柏15g,赤芍15g,丹参25438+05g。水煎服,每日2剂。

Ⅲ.银黄

症状包括眼睛发黄,暗黄色像烟,或腹胀,精神疲劳和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缓。

治脾胃,温寒湿。

药方上的草药

1.主方茵陈舒腑汤(程中岭医心开悟)加减。

处方:茵陈30g,白术15g,熟附子12g,干姜10g,茯苓15g,陈皮6g,党参18g,泽泻12g。用水煎服。

若胁下有肿块,可加入丹参20克、土鳖虫10克、鳖甲30克。

2.中成药

(1)鳖甲万剑,每次6g,一日3次。

(2)滋肾干宝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

(3)消炎利胆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阴黄单方(等《名医选》)

处方:茵陈、党参、黄芪各30克,冬瓜皮、木通各65438±05克,茯苓、当归各65438±02克,附子、鸡内金、枸杞子、干姜、白术、泽泻各65438±00克,石菖蒲6克。用水煎服。

黄疸的其他疗法

1.厂外处理

(1)瓜蒂10g,磨鼻子,一天几次,黄水就流出来了,越好。

(2)茵陈1把,生姜1片,捣碎,擦在胸前和四肢上。

2.针灸疗法

穴位:掌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穴、极中穴。如果你容易躺着,四肢疲惫,你可以艾灸李三。

3.饮料食疗

(1)鸡骨草加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代茶水煎。适用于阳黄、急性黄。

(2)冬凌草煲猪肝:冬凌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适用于阳黄、急性黄。

(3)丹参灵芝盆栽田鸡:丹参30g,灵芝15g,田鸡250g。将青蛙去皮,洗净,煮汤。用盐给汤调味,然后吃肉。适合暗黄色。

4.五种独特的穴位疗法(全身调理加局部取穴刺激)

5.预防和护理

吃好,不要嗜酒,不要吃不洁之品,不要吃辣、烫、肥、甜的东西。

黄疸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