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农药的知识?

影响农药毒性的物理因素包括农药的挥发性、水溶性和脂溶性,化学因素包括农药的化学结构、水解程度、光化学反应、氧化还原以及人体内某些成分的反应。农药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农药一旦进入动物体内引起的中毒现象,是比较农药毒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亚急性毒性是指动物长期服用或接触少量农药(一般连续观察三个月)而引起的中毒现象。慢性毒性是指长期连续使用后,小剂量农药在体内蓄积或功能损害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慢性毒性问题中,农药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特别引人关注。农药的毒性通常用LD50、LC50和NOEL表示。根据农药的致死中值剂量(LD50),农药的毒性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剧毒农药。半数致死剂量为1至50毫克/千克体重。如久效磷、磷酰胺、甲胺磷、苏华203、3911等。剧毒农药。致死中值剂量为51至100毫克/千克体重。如呋喃丹、氟乙酰胺、氰化物、401、磷化锌、磷化铝、砷等。有毒的杀虫剂。致死中值剂量为101至500毫克/千克体重。如乐果、野蝉散、甲氧氯普胺、地克松、402、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低毒农药。致死中值剂量为501 ~ 5000mg/kg体重。如敌百虫、杀虫双、马拉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四氯化碳、丁草胺、草甘膦、硫菌灵、氟乐灵、苯达松、莠去津等。微毒农药。致死剂量大于5000毫克/千克体重。如多菌灵、百菌清、磷霉素、代森锌、杀菌丹、西玛津等。因此,广大花农在购买防治花卉病、虫、鼠、杂草的农药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所购农药的毒性,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