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简介:中药炮制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炮制学科的古老体现在其起源发展的历史悠久,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炮制学科的年轻体现在其重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挖掘其丰富用药经验。
起源
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
饮食文化的影响:如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
中药炮制分类是人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生产上应用,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工艺
1、以药用部位与炮制方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有“凡用桂心、厚朴、杜仲、秦皮、木兰之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处取里有味者秤之”。指的是皮类药材要去除木栓层以后入药用。
此分类方法是炮制分类的开端。特点可在了解药物入药部位后,很快确定炮制方法。在建立具体药物的炮制方法时,不够严谨、细致。
2、以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依据药物来源属性之金、石、草、木、水、火、果类等分类,把炮制分述于各药之后。《中药炮制规范》等工具书多以药用部位分类,每味药下列其炮制方法。特点是便于查找。但体现不出炮制工艺的系统性,不利学习。
3、雷公炮炙十七法:此分类方法因历史变迁,其内涵现已很难准确表达,却反映了明代以前中药炮制概貌。十七种方法为:炮、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煿、爁、摋、镑、曝、露、煞。
4、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类分类法是明代陈嘉谟提出的,即以水制、火制、水火***制为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此法能反映炮制的特色,但不能包括炮制的全部内容。五类分类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制、其他制法(不水火制),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较系统的反映药物的炮制工艺,而且能更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
5、药典分类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采用净制、切制、炮制、水飞、制霜。
6、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此分类法能较好的体现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既能体现整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