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茴香根的功效和作用

红茴香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录)

异名老根(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和八角脚根(浙江民间常见草药)。

来源是木兰科茴香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茴香狭叶茴香,又名:蟹蟹、蟹蟹、桂花、茴香(浙江省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蟹蟹柴、茴香、蟹蟹树、黄楠、铁库粉、福木香、降香、茴香(浙江省常见民间草药)。

常绿小乔木,高达8米。它的树皮是灰褐色的。叶互生,有时假轮生,革质,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 ~ 12厘米,宽1.5 ~ 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长5 ~ 10毫米。花单生或2 ~ 3朵在叶腋。花梗长度1 ~ 3厘米;花被11 ~ 14,外轮3黄绿色,萼片状,最小,次轮3黄绿色稍带红色,三轮3深红色,基部黄绿色,肉质,内轮4 ~ 5,深红色;雄蕊7 ~ 11。果实由9 ~ 13个愈伤组织组成,排列成星状,顶端长而弯曲,成熟时在内侧开裂;1种子,椭圆形,棕色。花期为5-6月。挂果期:8月~ 65438+10月。

生于湿谷两岸的混交林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省区。

这种植物的叶子(茴香叶)也入药,另文详述。

一年四季都可以收。根挖出来后,去除土壤杂质,切片晒干。根皮,把根挖出来后,切成小块晒干到半干,用刀把皮剖开,去掉木质部。

药材根呈圆柱形,常呈不规则弧形,直径一般为2 ~ 3厘米,表面粗糙呈棕褐色,有明显的横裂和干缩所致的纵皱,少数栓子皮易脱落,呈棕褐色。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为淡褐色,周边为红褐色。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可见同心环(年轮)。气味芳香,味道辛辣涩口。根皮为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碎片,略卷曲,厚1 ~ 2 mm,外观褐色,有纵向皱纹,少数横向裂纹。内表面红褐色,光滑;它有纵向纹理。质坚脆,切面略整齐,气与味同根。滑雪板和根皮应该干燥,没有泥。

加工、清洗、微浸、取出、充分湿润、斜切根、斜切根皮、干燥。

金华常用中药材选方:“苦、温、毒。”

功能主要用于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毒。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化瘀杀虫。”

②金华常用中草药选方:“通经活血,化瘀止痛。”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磨,1 ~ 3分。

孕妇忌用为宜;阴虚无瘀者慎用。

药方①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茴香一根皮一至二元。水煎服,黄酒红糖冲泡,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常见草药》)鲜茴香根皮或树皮,加黄酒或盐,捣烂患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记录)

②内伤腰痛的治疗:将茴香根皮研成细粉,每次二至五分,早晚用黄酒送服。

③风湿疼痛的治疗:将茴香根皮切开,蒸三次,晒三次。每次用三钱,水煎,红糖黄酒送服。

④治疗痈肿无名:将茴香根皮研成细粉,用糯米捣烂,敷于患处。(②以下为“浙江常见民间草药”)

治疗关节或肌肉风湿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用茴香根皮制成5%注射液,直接注射到疼痛处(不要注射到关节腔内),每次0.5 ~ 2 ml,每1 ~ 2天注射1次,一般3 ~ 7次为一疗程。风湿或外伤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有541例。结果,治愈295例,显效128例,好转70例,无效48例。有效率90%以上。据观察,小茴香注射液适用于中医寒性辨证的风湿疼痛,不适用于热证患者,适用于关节炎、血沉或抗“O”升高的患者。一般局部注射当天感觉有点痛,第二天疼痛加剧,第三天开始逐渐减轻,注射3 ~ 5针后疼痛即可消除。疼痛加重反应越大,疗效越好。

提醒您:茴香根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