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中成药简介

*:别录的音名ShíYán,盐之源,又称盐(《周礼》)和咸鼩(《礼记》)。来源是盐井、盐池、盐泉中的海水或盐水,经油炸、烘干结晶而成。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由于来源和制备方法不同,夹杂物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同。常见的杂质包括氯化镁和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和不溶物等。加工《纲要》:“凡盐入药,水化之,去渣,煎白之,为好。”味道又咸又冷。①别录:“味咸,温,无毒。”“大盐甜咸无毒。”(2)《本草纲目》:“味咸。寒气,无毒。”③纲要:“咸而微辛,寒而无毒。”经络入胃、肾、大肠、小肠。①《纲要》:“移肺肾。”②《雷公炮制药物性质说明》:“入肾、肺、肝。”(3)《本草》舒舒:“足少阴,手少阻,足为阳明,手为太阴、阳明经。”功能:主治呕吐,清火,凉血,解毒。治胃脘痛,心口胀痛,胸中痰癖,便秘,牙龈出血,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疮毒,毒虫螫伤。①经典:“大盐让人吐槽。”②别录:“下半身无疮,伤寒,胸中痰癣,止心骤痛,强筋壮骨。”"大盐主胃积热,胸闷气短."(三)《本草补遗》:“祛风邪,吐邪,杀虫明目,除风毒肤,调和五脏六腑,除夜行物,使人强壮。”男人尿不出来,就在肚脐里炒盐。”4《日华子本草》:“温开水脏,(主)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止泪,止邪气,止一切虫伤疮肿。消食养五味,长肉养肤。小便和小便,小儿疝气。”⑤纲要:“排毒。“凉血润燥,止痛止痒,吐纳气、风、热、痰、痰等诸症。”⑥《医林纲目》:“巧用养心,安神止痴,活血化瘀。用原料排肾,壮骨健齿,减少不良反应。

详见百科词条:盐[最后修订于2009/12/80:48:51 * * 2435]。以下结果自动匹配,不排除无关内容。请自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