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石头的典故

“橘井”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传说收录在晋代名医葛洪所著的《神仙传》中。西汉文帝年间,陈县少年苏旦认识了一个学医的道士,经常给村民治病。得到消息后,他正准备飞越仙鹤去天界。临行前,他哭着告诉母亲,自己已经成仙,即将离开,不能再孝顺母亲了。

他妈妈问他走后靠什么生活,村民生病了谁给他们治病。苏旦道:“明年天下有疾,有疫,房檐上有陈皮,可以照应。一升井水,一片橙叶,可以治好一个人。”次年瘟疫肆虐。想起儿子的话,苏牧把一片橘子叶倒进一升井水里,送给街坊的村民,让大家躲过了这场瘟疫。

邻近八个乡镇的人闻讯赶来求治,都是靠得到井水和橘子叶活下来的。苏旦被尊称为“苏龚贤”,苏家井也被尊称为“橘井”。

“橘”与“吉”谐音(粤语谐音),既有吉祥之意,又有四悦——“味悦人口,色悦目,气悦鼻,誉悦耳”。

柑桔核是芸香科植物柑桔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成熟种子。橘核性温和,味苦。入肝肾经。橘核的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粗蛋白、矿物质、脂肪油、糖类等。其中萜类化合物是起作用的主要成分。

典故介绍:

从此,“橘井”和“杏林”一样,逐渐演变成中医的代名词。而“刘放橘井”也成了一句专门赞美中医防疫治病、扶危济困、医德高尚的名句。

到了明代,“橘井泉香”的典故进入了《读龙文鞭影》的启蒙,更加深入人心。大医李时珍采药时为新开的药店写了一副对联:“橘井泉龙问病,杏林山虎问丹。”。

他编的《本草纲目》写成后,他的好朋友、当时的文人高官王世贞作序,还写了一首诗:“橘井绿,杏树栽时红。这个橘子有什么好担心的?每年都领导春风。”所以当时很多中医馆和诊所、药店的门口都会贴上“橘井泉香”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