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的中药特性
核桃呈球形,表面凹槽像猪脑。
脆甜油润,补肾温肺润肠。
【采收】千年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外果皮腐烂,洗净晒干,得“核桃”、“核桃”;将果核(内果皮)打碎,取出核仁(种子)晒干;那就是“核桃仁”,又称“核桃仁”;物种分离被称为“分心”。
【药材形状】呈球形或碎成不规则块状。外观有褶皱和沟槽,看起来像猪脑。被一层褐色或浅褐色的薄膜种皮,剥去种皮后呈黄白色。又脆又油。吃起来很甜,种皮很涩。
最好是黄的,大的,饱满的,油的。
【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直接入药,或微炒后使用。
【成分】含有40-50%的脂肪油,15.4%的蛋白质,10%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
【性味,归经】甘温,入肾、肺、大肠经。
【功能】补肾固精,温肺平喘,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肾虚、腰酸乏力、阳痿遗精、虚寒咳喘、肺虚久咳、肠燥便秘等。
【处方名称】核桃仁核桃仁炒核桃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平喘止咳适合带皮用,润肠用带皮便宜。
【保存】用核桃保存,存放于干燥处。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痰热咳嗽、便溏者,不宜服用世界名医有效治疗的方子:“剥皮碾泥。”
《外科原理》:“剥尖。”目前取原药材去除杂质,分离木膜。储存在阴凉干燥处的干燥容器中。字符识别
完整的种子呈球形,由两片脑形子叶组成,直径1-3cm,一端可见三角形胚根。通常两片花瓣开裂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种皮薄,浅褐色到深褐色,有深色的纵脉。子叶黄白色,内部破碎后呈黄色或乳白色,富含油脂,微香,味甜,种皮微涩。最好是大的、饱满的、横截面呈白色或乳白色、富含油脂的。
显微鉴定
粉末为黄白色,富含油脂。
①表皮细胞表面呈多角形,直径14-34μm,壁薄,部分垂壁略增厚,似植物。在冷水合氯醛装置下观察,可见不规则的棕色块状物。
②气孔常突出于表面,有3-8个附属保卫细胞。
③子叶表皮细胞表面呈长方形,长形,薄壁,不规则交错排列。
④子叶细胞椭圆形或圆形,含糊粉颗粒和脂肪油滴。
⑤种皮维管束基部偶见网状细胞,呈椭圆形,直径23-45μm,长60-140μm,稍厚,有斜条纹、横条纹或网纹。
⑥螺纹导管较小,直径为7-10μ m..
⑦脂肪油滴很多,比较散。⑧糊颗粒多。
应用歧视
核桃仁、补骨脂:均可治疗阳痿、腰膝冷痛、遗精等症。核桃有行气、益三焦、益气养血之功,与破骨纸同为补肾生精之药。但补骨脂还能入脾经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阴虚血亏所致的干燥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