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用什么药?

虽然中医没有高血压的名称,但根据高血压的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心悸、心烦、头面部发热或背部上火、乏力、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脚胫不温、尿频、妇女白带稀等,应该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风、中风。本文选取朱轼的治疗经验和特色,加以分析,以飨同道。

1,气虚痰瘀证,双降汤意在反复有效。

朱轼指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虽多,但肝肾阴阳失调,阴虚阳亢是主要关键。临床证实气虚痰瘀也是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之一。”故朱轼自拟“双降汤”由水蛭0.5-5g(粉碎装入胶囊)、生黄芪30g、生丹参30g、生山楂30g、地龙10g、当归、赤芍、川芎10g、泽泻18g、甘草6g组成,用于治疗气虚血瘀、痰浊。涵盖气虚导致血液循环无力,血液长时间不畅而成瘀血;气虚导致无能,膏体浓味变浊,是气虚痰瘀的因果。如果脂浊附着在静脉血管上,则侧支狭窄,导致高血压,脂浊溶解在营养血液中,导致血液黏稠度高,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当代临床医生邓铁涛老师曾说过:“从高血压的证候表现来看,病变的脏器主要属于肝病”。高血压常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发展,导致肝气郁结、血瘀。临床观察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和变化不同程度地受情志因素的影响。因为肝主行气,调畅气机,放松情志,肝脏的功能正常,那么血流畅通,血压就能保持正常。如果情志失衡,肝失功能,气停滞,一个是内生血瘀,一个是滞土,导致轴失转动。升者不升,降者不降。张锡纯指出:“肝气不升,先天之气不能达肝,胃气不降,后天饮食不能从胃失”,所以痰是内生的。气虚痰瘀是高血压常并发心、脑、肾、眼底疾病的诱因。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血管病、眼底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气虚、痰瘀关系密切。气虚痰瘀是高血压的重要病机之一,现代医学的病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粘度、聚集和凝血的异常变化和微循环障碍。临床上高血压多发生在男女更年期前后,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痊愈的特点,符合中医久病、虚实、痰多、血瘀的规律。因此,朱轼从气虚痰瘀的角度出发,创立了治疗高血压、高粘血症、高脂血症的“双降汤”,是一项经得起中西医研究、理论、方法、方剂、药物的特色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方中以水蛭、地龙为主药,破血化瘀,配伍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活血通脉。山楂、泽泻、豨莶草有化瘀降压的功效,重用黄芪补气降压,能使血液通畅,气可避免破瘀之弊。更重要的是要提到黄芪的降压和升降原理,这是一个“双相作用”。如何掌握升降机制?邓铁涛老师曾介绍经验说:“黄芪轻用会增加压力,重复使用会降低压力。为什么药理研究只有一个降低血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用大剂量药物研究的。”邓老治疗低血压只用补中益气汤生黄芪15g,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用黄芪30g以上。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变血液粘度、改善脂质代谢等作用。服用后不仅能降血压、降粘、降血脂、疏通静脉,预防心脑血管血栓阻塞,还能减肥瘦身。笔者仿照朱轼的方法,多年来治疗高血压病伴高血粘度、高脂血症病例多例,均取得满意疗效。这里有一个病历的例子。以此类推,曾志史某,男,58岁,肥胖多年,有高血压病史8年。他因头晕、全身乏力、口干而沉重,血压波动在170至210/10至130之间。血压200 ~ 130 mmHg,血粘度高(++),总胆固醇9.5 mmol/L,微循环严重受损,舌红苔薄白,根微腻,脉细涩。诊断为气虚痰瘀。服用双降汤原方10剂,降压洗脚汤5剂(每日1剂,连用2天),复诊后头晕、全身乏力症状消失,腹肌肥厚自觉减轻。去降压洗脚汤,观察口服药方30剂的退药情况。血粘度正常,总胆固醇3.5 mmol/L,微循环基本正常,腹围减少6cm。原方稍加增减,隔日一剂巩固疗效,后劝饮食注意,忌口一段时间。随访3年,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水蛭的用量因人而异,从0.5g到3-5g不等,所以不标注。)

2.阳亢肝风证,见平肝熄风。

朱轼指出“镇肝熄风汤并非对所有高血压都有效,其主治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偏亢,气血运行失常,上行下虚”。张锡纯说,“肝木不和,风起于肝,但肺气不降,肾气不降,胃气又上又下,所以脏腑之气升得太多。”张说,高血压只是一个标志,其病机是多脏失调,与肺胃冲气、肾虚有关。提出的“镇肝熄风汤”绝不是头疼的问题。这时候医生看高血压,跟单纯降低血压是不一样的。这个处方把疾病的症状和根本原因作为一种独特的见解来对待。张锡纯方结云说:“重用牛膝向下抽血,这是治疗症状的主要药物。究其病因,用龙骨、龟板、白芍平肝熄风,赭石降胃减冲,玄参、芦笋清肺气,肺气下行,可平肝木。”朱老师深入学习了张老师对肝气虚、阴阳不和、心火炽盛、气自病、湿土生痰、水无木等肝病的独特见解。结合清代“识梅之士”刘善用乌梅敛肝的经验,《正安熄风汤》中用乌梅,乌梅因其敛肝之气弱而重用。确实有一个绝妙的点睛之笔。因认为"中风"证属痰瘀互结或肾虚,故用"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治肝阳上亢,则用"镇肝熄风汤";治肝风内动型高血压,则因遵循张"官贵肝则性强"之说,未去麦芽、茵陈、川楝子陈印是黄花蒿的嫩枝,早春有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相和,泻肝火,疏肝解郁,实际上可以调和肝木的性质。麦芽是谷芽,用起来也不错,不会抑郁。川楝子善于诱导肝气释放,但也能折叠其反动力量。“这一理论符合高血压病肝阳上亢或肝风上亢的治疗规律,也是遵循原方的原则。老师说“治肝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环节”,朱老师指出:“由于高血压病的病机是内源性的,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肝,所以治肝、调肝,尤其是敛肝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临床上常用的治肝方法,如凉肝熄风、平肝潜阳、滋补肝肾、养血平肝、益气养肝,切不可忘记敛肝散脾。肝病宜敛而不散,宜补而不切,符合《内经》治肝的宗旨。盖乌梅最能补肝敛肝,其特有的敛肝功效是疏肝理气,滋阴养血,补虚祛实,平肝阳、肝风。虚热实热皆聚。以乌梅衣芍药为练息春之法,专方用药,以"镇肝熄风汤"去麦芽、茵陈、川楝子治疗中风,坚持原方(肝阳上亢或肝风上亢)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技巧,都证明了在继承张锡纯用药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作者模仿朱轼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验证了朱轼多年的方法,在临床上受益匪浅。正如邓老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指出的,“为挽救老中医的学术和临床经验,呼吁了20多年,结果并不理想。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应该积极开展。“值此中医学术存亡、振兴或西化之际,笔者整理出版朱轼《家例经验》,愿与同仁共勉,以表童心。

记者: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不仅仅是老年人。近20年来,随着用激素饲料喂养鱼畜破坏了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青少年和中年人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何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应引起重视。部分中医受西化影响,热衷于直接降低血压,忽略了与致病因素相关的措施。我只知道如果单独使用直接降压药,一旦停药就会反复发作。所以借此机会简单说一下饮食忌口,也就是防治常识。首先要控制钠盐,调整饮食的盐度。中医说咸味入肾,但太咸会伤肾。肾脏受损后,肝木得不到肾水的滋养,导致肝阴虚,于是肝阳亢盛,肝风内移,加重或并发高血压。第二,要注意饮食结构,防止肥胖。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少吃“激素饲料”饲养的鸡、鸭、鸽、猪肉、鸡蛋。少吃含防腐剂的饮料和方便面。高血压肥胖者多吃海带、海参皮、蔬菜。控制食欲,平时吃多的人每餐要吃八九分,多吃糙米或杂粮,如玉米、小麦粉,忌食碳水化合物或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羊油、肥肉、骨髓等。高血压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和高胆固醇食物,如脑、蛋黄、蟹、鳝鱼、带鱼、对虾等。多吃萝卜和酸笋、豆制品、蔬菜等。,更重要的是坚持锻炼。散步,羽毛球,健美操,太极拳最适合。第三,戒烟,忌酒,少吃辛辣食物。控制七情六欲,调节阴阳平衡,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用药膳粥作为辅助治疗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如芹菜粥(芹菜150g,大米120g),车前草粥(车前草60g用布代替水煮,大米120g),菠菜粥(鲜菠菜60g,大米120g)。总之,好医生治疗高血压除了辨证论治、药熨贴外,还必须重视药物的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