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名》解读
愤怒很害人,想多了对神也太害人了。
心灵疲惫时,容易被感染,精神衰弱时,疾病就会入侵。
不要搞得极度悲喜交加,当季吃好。
又是三个晚上的醉酒,第一个就是晨怒。
大海中的天鼓声和殷中的玉瑾声。
邪气难侵,精气来自全身。
如果你想远离各种疾病,你应该始终保持谨慎。
安神,乐,惜气,守纯。
人生在世,修行在我。
如果我们能遵循这个原则,平坦的土地可以是真实的。
孙思邈的《养生明》解释如下:
愤怒很害人,想多了对神也太害人了。神疲则疫,气弱则病。
总的来说,这一节讲的是精神养生,由生气和肝气引起;思维之伤,脾胃之气;我是喜极而泣,心情很好。气主肺肾,神依气血而存在。如果正气受损,岂不是病的“疫”和“因”?对此,孙思邈曾引用魏晋时期养生学家嵇康在其《千金方》中的话:“养生有五难,一是避名利(这真的是最大的心病),二是把情绪留给自己(这真的是耗心神伤肾的大愁),四难滋味无穷(这也是很伤脑筋的活)。五须存在,虽心难老,口中念念有词,嚼着华英,呼吸着太阳,忍不住回去自己锻炼而不死。五不在胸,则信仰顺畅,道德完备。不求善,必有福报。不求人寿,自求多福。这也是养生的伟大目的。”在孙氏反复论证的这段话中,强调的是情绪在保持健康中的决定性作用。
就孙氏的诗说,愤怒伤害肝脏,这是人们情绪受损的一种表现。《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说法:“大怒则气尽,而血涌。”(《苏文·怒上天庭》)“怒则生怒,甚至吐血泄泻。”换句话说,气生于气,气生于怒,怒-怒-怒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链条。正如《淮南子》所言:“人之本性,若违则怒,怒则血盛,血则气盛,气则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控制愤怒的诗中也阐述了同样的观点:“我知道愤怒是由情绪引起的,而情绪又平衡在哪里呢?若问病根深浅,应与病魔同生。”
当你生气时,相应的疾病就会诞生,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肝胆系统。愤怒引起的气血紊乱会引起头痛、眼胀、面红、耳红、呕血、窒息等症状。甚至会让人晕倒,摔倒,所以死的也不少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深谙心理学的诸葛亮故意用了一招让他生气。结果他没用真枪就放倒了36岁的英雄。临床上遇到的突发愤怒导致高血压、意识不清甚至脑出血死亡的案例在国内外媒体上时有报道。“气是杀人凶手”,老百姓的说法道出了愤怒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
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的调查,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压力过大,身体会分泌一种代谢类固醇皮质醇,这种激素会直接损害人的记忆力和对事物的注意力。心情不好还会增加胃中盐酸的流量,影响人的食欲,引起胃痛、恶心,甚至导致溃疡病。愤怒和绝望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芬兰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对616名男性受试者的调查发现,愤怒或绝望值每增加1点,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就增加16%。充血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原因,并引起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癌症的发生也和经常生气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癌症患者中容易发怒的人明显高于温和的人。
此外,思考伤害了孙氏诗歌中的精神。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独特的智能和智慧。心的主宰是心,《灵枢·大乱论》中有一句话叫“心也是神的家”。思维是由心主导的,正如《孟子·告子上》所说的“心之官以为”。当心脏的主神和主要思维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人就会聪明、理性、敏捷、灵活,健康长寿的机会就多了;反之,人就会愚蠢、粗鲁、迟钝、固执,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就会比较高。实践证明,凡是有野心的人,聪明的人,豁达的人,善于与世界打交道的人,都是“有心机”的;而那些平庸、愚蠢、小家子气、没有朋友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乏“心眼”。显然,心脏的这些功能包括了大脑的一些功能。混淆心脑的某些功能,不能归咎于古人认识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种现象认真探究它们之间的必然关系。在现代临床中,一些心脑疾病在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和心脑疾病共同治疗的理想效果,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脑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医的科学认识。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充足的血液供应和灵活的精神发挥,使人的五脏六腑运行顺畅,人体的小世界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因此很少发生疾病。人的内心平静一旦被打破,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失衡就会立即发生。各种躁动因素形成的兴奋焦点不时成为人们思维中的支配中枢,并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不断操纵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产生多种疾病。有人系统测量了参加考试的高中毕业生胆固醇浓度的变化,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浓度处于最低值。在备考的一年,处于上升的变量值;高考前夕,达到最高值;然后,就逐渐没落了。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表现为难以下咽山珍海味,难以温暖的床和柔软的被子,难以入睡,难以欢笑和开心。由此引发的疾病在所难免。心情不好会导致食欲不振、大便紊乱、月经不调、头痛、头晕、心慌出汗、失眠健忘,甚至出现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这些由不良情绪引起的疾病,药物治疗很难奏效,最好采用心理治疗。《黄帝内经》对这个问题评价很高。在其第一部著作《古代天真论》中,为人们提供了“心平气和虚,顺真气,内守神,安疾病”的心理药方,使人们以平常心看待平常事物,进而达到健康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目的。
不要搞得极度悲喜交加,当季吃好。又是三个晚上的醉酒,第一个就是晨怒。
在这一节中,孙氏不仅谈到了上一节没有提到的情感因素“极度的悲喜”,而且进一步强调了愤怒的危害,提出了“无晨怒”的警告。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都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至理名言。“人有五脏五气,才能为情动所惊。”(《苏文·阴阳应象大论》)情绪是一大堆病,这里不用我多花笔墨全面论述了。而孙氏的另外两个问题,即“吃好”和“防夜醉”,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什么是“平均饮食”?狭义上是指合理的饮食。从广义上讲,它是一门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全方位科学。关于这一点,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和《千金翼》中都有相应的表述。谈到着装,孙氏说:“衣服很粗糙,但它们能抵御寒冷和炎热。先洗干净,用香粘上。”“湿衣服和汗湿的衣服穿不了多久,让人又酸又痒。出汗可以换衣服,但是那些不容易洗的比较匆忙的衣服,不会让排尿变得更糟。流汗的时候不要脱衣服,因为会欣喜若狂。春天不能穿薄衣服,让人伤寒,霍乱,食物都没必要。它的意思很清楚。衣服是棉质的,勤洗勤换是卫生的基本要求。衣服上用一些香的产品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出汗时要及时换衣服,防止被风吹。春天不能过早脱下棉衣,衣服的不卫生或不科学是很多疾病的根源。这里孙氏说的,符合现代人对穿纯棉、勤洗勤换、香料发汗、杀菌发汗的追求。谈到住所,孙氏说:“山高而固。”“背山近水,气候高爽。”“生活在奢侈、贪婪、隐忍之中,是害人之源。" "如果你有足够的食物、衣服和睡眠,你就能保持健康。".智者爱山,仁者爱水,孙氏崇尚,这与现代人对优雅生活环境、少污染、多负空气颗粒、回归自然的标准如出一辙。
孙氏对饮食与养生的关系论述最多,也相当精辟。比如“不要把胸肉做得很丰富,总要节俭一点更好”,意思是“节衣缩食”,泥巴类的食物不可少,但要少而精;“所有的禀赋,都在医学上。烹饪如法,对人很有益处”,意思是“吃素”“蘸酱油”,人死少病多”;如果拿到肉,一定是新鲜的,而且好像有气息,不要吃。“都说‘吃要新鲜’,吃新鲜食物的营养和不新鲜食物的危害都提到了;”贪多伤身,人的肠胃就瘦了,多了就没必要了。彭亨气短必然得霍乱”,意思是“吃多了”。暴饮暴食或暴饮暴食,必然伤及脾胃,引起病变;”鱼、生菜、生肉、腥冷的东西对人有害,要经常断绝”,意思是“吃要忌寒”。吃生食、冷食对身体有害。”咸伤筋,醋(可引申为酸味)伤骨,所以每次学着清淡饮食,“你说的是‘忌咸酸’,口味偏好对身体有害,要养成以清淡口味为主的习惯。诸如此类,无法一一列举孙思邈对饮食科学的论述。仅仅通过上面提到的“三宜”和“三忌”还不足以体现他所说的“饮食平等”的广泛含义吗?众所周知,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这些物质是通过广义的“米”——食物获得的,包括谷物、蔬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鱼类等食物。一般情况下,一般食物只能在胃里停留3 5个小时,高脂肪肉类和油炸食品可能会稍长一点,但最多在6个小时内排空。此时,胃开始收缩,饥饿感也随之产生。正常的进食时间一般在4 5小时之间,一日三餐是比较科学的进食模式。长时间饥饿会对胃黏膜造成恶性刺激,影响胃的正常收缩功能,引起胃部病变,并可能导致胃痛、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如果累及肠、胆、肝、脾、胰等整个消化系统,疾病会越来越严重。一次吃太多或太多油腻的食物加上鲜美的鱼肉,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加快,质量下降,随时可能发生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胰腺炎、胆囊炎、腹泻、痛风等疾病。还会使胃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导致急性胃扩张的出现,对生命非常危险。有调查显示,50%以上的肠胃病患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饿的时候饱和暴饮暴食。吃多了吃凉了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这里就不陈述了。
主辅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饮食规律,也是孙思邈反复强调的养生法则。符合《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相合以补精气”(灵枢五味)的原理,符合现代研究。素食主要指谷物、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果胶和微量元素,具有增强肠道蠕动的良性刺激,促进机体排毒过程顺利进行,充分合成卵磷和胆固醇正常代谢的作用。素食确实有降低动脉硬化、净化血液、调节血脂和胆固醇、避免身体中毒的作用,使人从中获得健康。但素食缺少高热量的营养物质——脂肪,其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一开始就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为人们素质低下埋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比如人体内80%的铁来自肉类和蛋黄,80%的钙来自乳制品,这些都属于吃肉的内容。
孙思邈很重视这类食物的摄入,指出:“鱼芝士酥等。,常吃使人强壮干爽,身体润泽。”“牛奶性平,养血益心,生肌,使人健康润泽,目光锐利,志存高远。因此,必须向儿童提供正常的食物。”“这东西比肉好吃多了。”提倡荤素适度,似乎是中医提倡的一贯饮食模式。说白了,人长时间不吃足够的肉,是不可能长出强壮的身体的。因此,必须保持肉类食物在膳食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将膳食中的脂肪含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左右,才能维持机体运转的正常需要。
权衡利弊,科学家的结论性建议是,在合理安排素食与非肉类食物比例的前提下,有必要限制非肉类食物的摄入。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富含脂肪和胆固醇,而且多为酸性食物。吃多了必然导致肥胖,增加血管负担,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疾病。同时,血液酸碱度的变化会导致胃肠和肾脏功能的受损,使氨基酸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毒素危害身体,引起人体疾病和短命。根据最近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标准,营养全面的膳食比例是每个成年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谷类,400,500克蔬菜,100克水果,200克鱼虾,50,654,38+000克畜禽肉,25 50克鸡蛋和65,438+000克牛奶和奶制品。我们在研究孙思邈的养生思想时,不妨使其更具特色。
海中云鼓之声,阴中之声。邪气很难攻击自己,精气来自全身。
孙思邈在《养生之书》中郑重地提出了“明蕴谷”和“鱼雨金”两种具体的养生措施,并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祛邪防病、保持定力和定力的关系。
什么是“唱云鼓”?就是敲你的牙。云鼓何时响?还明确规定了时间,“亥”,即晚上21时22分。在《钱进方》中,孙氏还提出了晨叩牙法,说:“每旦取一撮盐含于口中,放于温水中,擦牙叩百次,可久而久之,但五日之后,则口紧。”可见孙氏非常重视敲牙和护牙的关系。咀嚼牙齿有什么好处?用现代的话来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强度,预防和抵抗疾病,促进牙周组织和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牙齿和经络的沟通来调节全身的健康。在连接人体的主要经络中,有13条干线与牙齿及其周围口腔部位有关,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直接进入人的上下牙齿。
在孙氏的养生诗中,他特意用了一个“睡眠”字来表示睡眠的时间,这是孙思邈重视睡眠的证据。“卧时有早晚四时,和合有规律之制。”孙氏认为晚上睡觉的最佳时间是9 10,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观点。关于睡眠问题有很多科学的论述,比如“不要躺在风里”、“不要打湿头”、“不要在头上放炉子”、“冬夜不要捂头”,睡姿应该是“屈膝侧卧,利人元气,打胜仗”,从而达到“一瘸一拐睡不腻”的目的
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白天醒来,晚上安静入睡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严格的生物节律。在这种节律的控制下,人体的生理活动,如呼吸、消化、血液、排泄、内分泌等。,都发生了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有节奏地支持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就是常说的人体的生物钟效应。当你需要睡眠的时候,它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发出自我保护的信号,使人昏昏欲睡,促进人入睡。如果困了还保持清醒,对身体的伤害就开始发生了。因此,相关专家呼吁: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身体的健康,就不要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对此,唐代注重养生之学的诗人白居易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困了就睡,柔了就禅,何乐而不为?”当一名医生是一种医学,我不努力工作和(医学和)平(扁鹊)门。“一个人困了,就应该去睡觉;当你筋疲力尽时,你应该休息一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使用硬“撑”纯粹是有害无益的。你必须学会调整自己,以确保你的健康。
“银杏玉津”类似于上面提到的“明韵固”,也是口腔乃至身体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印石,也就是凌晨三点,“玉瑾”是唾液的别称,还有金金、玉江、玉泉、俞晔、甘露等许多其他名称,都是对唾液重要性和高价值的夸张表达。“白玉牙旁有玉泉,哺育我一生。”(孙思邈《卫生歌》)孙思邈认为,唾液是滋补的东西,与人的寿命有关。其分泌主要在人清醒状态下进行,中午和吃饭时分泌高峰,晚上几乎不分泌。因此,人们早上起床后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有人把早上喝一杯凉开水作为养生的方法,这不无道理,而且和孙氏提出的“起床前放松”的方法有源头关系。
古代人比较重视唾液的养精延寿作用,古籍中有记载。比如魏晋时期,蒯井有个老人,1.78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起床后反复吐口水、敲牙齿。而活了100多岁的孙思邈,是否也与他多年来坚持的吐牙叩牙措施有关,我认为是不可否认的。
如果你想远离各种疾病,你应该始终保持谨慎。安神,乐,惜气,守纯。
在这一节中,孙思邈提出了与养生相关的三个问题,即“存五情”、“享乐”、“保和清净”。让我们逐一分析。
其实“救五辛”是控制多种辛味的总称,并不只是葱、葱、韭菜、蒜、杏曲这五种辛味蔬菜(即中医“阿魏”)。辛味一方面有散气、行气、活血的积极作用,暴饮暴食后也有耗气、生热、伤津的消极作用。孙氏的“适度”观点是针对后者的。
节制不代表没用。孙思邈非常擅长在食疗和药物中使用辛味。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胡椒、苍术、肉桂,均为辛味药。孙思邈常用于发汗、活血、祛秽、燥湿、暖胃、开窍的治疗。甚至在以“五香”为代表的五种蔬菜中,也有被孙氏列为药用的。始于唐代的立春吃“五香菜”(也称为“春菜”)的习俗,也以洋葱、大蒜、辣椒、生姜和芥末丝为代表。起初,皇帝给最近的大臣们送春菜,后来,人们也跟着这种趋势,互相赠送礼物。这是杜甫《春日细莴苣,忽记两京梅开的时候》诗中所说的。孙氏的配方是否与当时的这种饮食方式有关也不得而知。
“悦乐”既可以理解为崇尚快乐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以乐为乐”,即以音乐养生。当孙氏的真实意图不明确时,作者认为最好宽泛理解。
音乐养生自古有之。比如《李周傅山》里有一句话,说音乐可以促进饮食;《黄帝内经》中有五音配五行的论述,是对运用音乐治疗疾病经验的直接总结。《李龙骈文》中有一段描写是“看花解闷,听歌解忧,以药制胜”,这就完全说明了音乐在治病中的作用。实践证明,音乐疗法除了养生、胎教之外,对精神抑郁症、躁狂症、疼痛、癌症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作用。
“保和谐纯洁”就是保持人的和谐纯洁,这是孙氏反复强调的“性修养”,在第一节“想多了伤精神”中已经提到。
孙氏提倡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人都应该少一些自私,多一些关爱,成年后保持美丽,并帮助他人,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和谐纯洁的和谐社会。关于这一点他讲了很多,比如他说:“善于打理生活的人,往往是想得少,想得少,欲望少,话少,笑得少,烦恼少,乐得少,喜得少,怒得少,善得少,恶得少(注意“少”是中庸的意思)。此行十二人,修炼之本也承包。”他又说:“德行不好,纵服玉液仙丹,未能延年益寿。”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在一首诗中说过这样的话:“蜗牛的角上怎么了?我会把这具尸体放在石头的火光里。和富人在一起,和穷人在一起,快乐,不笑就是白痴。”撇开白话的政治背景,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应该说他的话是对的。(“长生不老之论,实践以人为本。若能遵循此理,平地可为真。”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孙思邈总结了自己关于养生保健的宏观理论,批判了救死扶伤的错误认识,提出了“实践以人为本”的积极养生保健思想,表明积极养生保健可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寿命,使人在美好的未来成为“真正的人”。
“寿死论”是对孙思邈在学术领域消极养生思想的公开挑战,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养生观。他认为人的寿命既不是神仙决定的,也不是吃了丹药就能延长的。有人常说“生死由命,贫富在天”没有科学道理。人的健康和长寿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神仙之道难,养性之术易拜。所以善于养生的人,要时时小心忌口,勤于饮食,百年之内不怕死不怕伤。”他说史丹的长生不老药有毒。“大多数人杀人,比鸽子还毒。普通人没病,不要搞错了。宜慎之。”他呼吁:“宁可吃野葛根(剧毒药),也不要拒收五石脂,明知其剧毒,切不可大意。”有识之士遇到这一面,一定要烧,不要久留。“不难看出,他相当坚决地反对利用史丹来保存健康。从历史上看,用炼丹长生的荒唐做法,自唐代以后确实逐渐衰落,这与孙思邈的积极倡导和强烈反对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实践以人为本”。在世界上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本能、最活跃的。所以,长寿的密码在人自己手里。孙思邈用“实践以人为本”一句话概括了这一思想,体现了其学术思想中“唯人”的主题。怎么练?孙氏总结了他认为“易知、简单、易行”的十大“要领”,即“一是增神,二是爱神,三是养身,四是引导,五是说话,六是吃饭,七是住房,八是俗,九是药,十是禁忌”,基本上把养生保健相关的内容都放进去了。这里既有孙氏对先贤经验的整理,也有孙思邈的亲自创造,为后世养生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仔细推敲这些内容,除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运动学思想,这也是孙思邈养生理论的核心。
孙思邈说:“修身养性的方法,永远是做一点点工作,但是强起来太累了。且流水不腐,家不殆,故因其动。”长寿的原则,“调身按摩,抖擞四肢,引导气血运行,这很重要。”在养生理论中,“运动”一词被反复提及,孙氏明确了运动与健康、运动与长寿的关系。除了理论之外,孙思邈还亲自教人具体的锻炼方法,比如量力而行的散步锻炼:选择“四时气候晴朗的日子,测测当季的冷温,出门以三里、二里、三百步或二百步为佳,量力而行,但不要使自己感到疲倦和气喘吁吁”;以引导为主的综合晨练:“鸡叫时,卧倒引导”,起床后“双手摊膝,四肢慢慢克制,口吐浊气,长时间用鼻吸清气。”。孙思邈不厌其烦地讲述各种运动形式的要领和作用,告诉人们生命在于运动。
什么是“真人”?《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清楚:“真人能举天地,能掌握阴阳,能呼吸精气,能独立守神,有同样的肌肉,所以能长生。”"如果我们能遵循这个原则,平坦的土地可以是真实的."孙思邈告诉我们,如果能坚持做他在养生书中写的事情,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康长寿的人,成为一个理想的“真人”。
以上,结合现代研究和养生的实际,我们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做了简要的解读。虽然我分析了孙氏诗歌的内涵,并结合孙氏的《千女儿》等相关论述说了很多,但最终没能展现出他丰富的养生思想。通过这些表面的文字,有助于理解孙思邈养生理论的全貌,对追求健康长寿者的行动有所启迪,这正是笔者所期待的。
论生死,修行在人。如果我们能遵循这个原则,平坦的土地可以是真实的。"
什么样的脾气和性格,什么样的饮食和起居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健康。不要暴饮暴食,生活无常,而是推到生活中去。就像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命运,你的修养和行为决定你的人生。所谓修行在人。
只有自救,除此之外,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