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龙眼肉的功效与作用

龙眼肉

(《开宝本草》和《本经》原桂圆)

异名异志(本经)、蜜脾(纲目)、桂圆干(泉州本草)。

来源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植物形态龙眼,又名:龙牧(蜀都赋)、碧木(乌普本草)、荔枝核(南方植被)、绣球木珠、四川弹珠(清路易)、亚洲荔枝(开宝本草)、木子弹、梨竹、燕子蛋和鱼。

常绿乔木,高达10米。幼枝被锈色柔毛。重羽状复叶,互生,长15 ~ 20厘米;小叶2 ~ 5对,通常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 ~ 15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斜,全缘或波状,深绿色,嫩时呈褐色,下面通常粉绿色。花两性,或单性花和两性花* * *;一种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花小,黄白色,直径4 ~ 5毫米,锈色星状短柔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花瓣5,匙形,里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 ~ 3室,柱头2裂。核果球形,直径1.5 ~ 2厘米,果皮黄褐色,粗裂,白色肉质假种皮,内部有1暗褐色种子。花期为3月至4月。结果期为7-9月。

分布于福建、台湾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这种植物的根或根皮(龙眼根)、树皮(龙眼皮)、叶或芽(龙眼叶)、花(龙眼核)、果皮(龙眼壳)、种子(龙眼核)也都入药,各有详细的文章。

7月至10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晒干,去皮,取其假种皮。或者将水果放入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摊开使水分流失,再烤一昼夜,然后剥去假种皮,晒干。

生药为自顶部纵向裂开的不规则片,长约1.5厘米,宽1.5 ~ 3.5厘米,厚小于1毫米,表面黄褐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凹凸不平,粗糙;靠近种皮的一面是亮的,有纵向褶皱。质量有弹性,略粘,常呈块状粘结。它又香又甜,很特别。最好是切片大,肉厚,质地细软,色泽棕黄,半透明,味甜。

主产于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省等地。

化学成分包括葡萄糖、酒石酸、蔗糖、维生素B1、B2、P和c

药理作用龙眼水浸液(1: 2)在体外对癣菌有抑制作用。

性质甜美温暖,

①经典:“甜而平。”

②别录:“无毒。”

③唐代本草:“酸甜。”

④本草言:“味甘,温。”

经络入心脾。

(1)本草舒舒:“入足以大阴,入手以小阴。”

②药物含义:“入肝、心、脾。”

(3)返老还童本草:“入心肾。”

功能:益心脾,养血安神。治疗疲劳,虚弱,失眠,健忘,恐惧和心悸。

(1)经典:“主宰五脏邪气,镇静厌食,长期服用,固魂聪明。”

(2)《别录》:“控虫解毒。”

(3)《开宝本草》:“脾能益智。”

④日用草药:“益智宁心。”

⑤滇南草药:“养血安神,增智发汗,开胃健脾。”

⑥《本草宣彤》:“润肺止咳。”

⑦《德培本草》:“益脾胃,存心血,润五脏,治心悸。”

8《泉州本草》:“阳气,脾胃。治产后水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5元;熬油膏、泡酒或服用药丸。

痰火湿阻者忌服。

(1)《本草》:“味甘润燥,恐气滞,如胃热有痰有火;风热咳嗽,痰中带血,肺不宜。"

②“药意”:“甘能助火,但也能致痛。若心肺火盛,呕吐气滞膈者宜避之。”

药方一:白术、茯苓(去木)、黄芪(去苇)、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人参、木香各两个半(不烧),甘草两个半(焙干)。切细,每份四元,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颗,煎至七分熟,温服,无论何时。(《方继生》归脾汤)

②补气血:将龙眼肉去皮,放入竹筒瓷碗中,每肉加白糖一两,上火者加西洋参一片。碗罩是丝棉做的,每天在电饭锅上蒸很多遍。凡年老体弱,无痰火之病者,必滑,每次服一勺白开水,大大补气血,克服肾气,生女,尤妙。(玉苓膏来自饮食谱与利息,一种替代人参膏)

3暖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限,泡好烧酒100天,常饮数杯。(《万氏抄》桂圆酒)

④治脾虚泄泻:桂圆十四个,生姜三个。煎汤服(泉州本草)

⑤治疗妇女产后水肿:桂圆、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

提醒你:龙眼肉是网上的中药材。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