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有毒吗?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用药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以形补形,这听起来可能很荒谬,但其实是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比如大部分藤本植物都有一定的活血行气作用,比如钩藤。那么,钩藤一般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呢?

中医概述

钩藤,别名钓藤,吊藤,钩藤,钩藤,嫩钩,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钩藤。味甘,微寒。肝心包经。

1.甘萍熄风:用于头晕、耳鸣、失眠等。肝风内动所致。可与菊花、天麻、防风、半夏、茯苓、白蒺藜、泽泻、石决明、赭石配伍。如(技能处方钩藤饮)。

2.小儿发热惊厥:极热可引起咬牙、四肢抽搐、烦躁不安等症状,常伴有菊花、全蝎、蜈蚣、黄连、姜黄、天竺黄、桑叶、连翘、胆南星等。

3.中风:肝风上亢、风痰上扰所致的突然昏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症,常伴有半夏、陈皮、茯苓、菊花、桑枝、蒺藜、红花、赤芍、地龙、炙穿山甲等。

药理学鉴定

钩藤是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重要药物,能清肝泻火,不仅能治疗肝火、头痛、头胀,还特别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盛的高热。

应用和兼容性

1.用于肝风内动,惊风疼痛。钩藤味甘,微寒,入肝,有温和的熄风解痉作用。是治疗肝风内动、惊风、癫痫、惊风的常用药,也用于小儿。如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发热、昏迷、咬紧牙关、手足抽搐等。,且常与天麻、全蝎等同用,即钩藤饮;通常与羚羊角、白芍、菊花等配伍。,如焦玲钩藤汤,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极热和抽搐。治癫痫、啼哭、痉孪,可与天竺黄、蝉蜕、黄连等同用,如钩藤饮子。

2.用于头痛和头晕。本品能清肝热,平肝阳,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治肝火,常与夏枯草、栀子、黄芩同用。治肝阳者,常与天麻、石决明、菊花同用。近年来,20%钩藤钩藤汤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除三期高血压患者外,大部分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血压的降低,患者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气短等自觉症状也相应减轻或消失。此外,本品可与蝉蜕、薄荷合用,治疗小儿夜啼,并有凉肝止痉之功效。

药理作用

1.中枢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0.1 ~ 0.5g/kg煎剂时,可引起闭眼、虚脱、自发活动减少等镇静现象,还可对抗咖啡因对小鼠的兴奋性。

2.心血管作用:钩藤煎剂、钩藤总生物碱和钩藤对麻醉或非麻醉动物、正常动物或高血压动物,无论是静脉给药还是灌胃给药,均有降压作用。而且没有快速的耐受性。钩藤汤长期煎服降压作用会减弱,煎服20分钟为宜。

3.平喘:钩藤总生物碱能对抗组胺所致豚鼠哮喘。

4.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钩藤碱和钩藤碱的LD50分别为65438±062.3mg/kg和65438±044.2mg/kg。

化学成分

含吲哚的生物碱包括钩藤碱、异钩藤碱、柴胡碱、异钩藤碱、毛鬼臼碱、脱氢毛鬼臼碱、香豆碱和二氢香豆碱。

剂量用法

10——15g,水煎服,宜晚服(若煮20分钟以上,降血压的有效成分会被部分破坏)。

注意使用

胃脘痛、虚寒者慎用。

1.《本草纲目》:“成人若有感冒,不宜多服。”

2.《新版本草》:“最可盗气,空者不可投。”

3.《本草自新》:“无火不取。”

食用方法

1,天麻钩藤饮

配料:钩藤(下)、川牛膝各12克、石决明18克(先炒)、栀子、黄芪、天麻、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各9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治疗头痛或头晕、失眠等。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疾病等。看到以上综合征的人可以选择。

2、决明子菊花钩藤粥

配料:决明子15g、菊花、钩藤10g、大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决明子决明子在人锅内炒至微香,再将菊花、钩藤加水取汁。将药汁和大米煮成粥,加入适量冰糖,略炖。

吃法:1剂量每天连续几天。

功效:用于高血压、中风患者。

3.西瓜钩藤茶

材料:西瓜皮、钩藤各30克。

做法:将西瓜皮、钩藤洗净,倒入锅中,加水煎煮取汁。

吃法:改为喝茶。

功效:清热解暑,利尿降压。用于高血压。

4.钩藤菊花茶

成分:钩藤18g,菊花36g。

做法:将钩藤、菊花洗净,用开水冲泡。

吃法:代茶秦。

功效:平肝熄风。用于高血压和头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