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镇的农业

1和农作物

(1)粮食作物:冷水乡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水稻,玉米占粮食产量的80%。马铃薯作物主要是马铃薯。由于高寒气候,红薯产量不高,种植面积小。

(2)经济作物:以黄连、烤烟、莼菜为主,少量向日葵。

(3)豆类作物:有大豆、四季豆、四季豆。

(4)蔬菜作物:大白菜、甘蓝、青菜、菊苣、菠菜、甘蓝、南瓜、黄瓜、萝卜、茄子、海椒、番茄、菲律宾白菜、大蒜、洋葱。由于气候因素和农耕习惯,冷水除了大量的白菜,基本都是自己吃。

2.基本农田:

冷水乡基本农田保护区21,耕地6000亩,其中耕地2000亩,土壤40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4%。具体来看,团河村有370亩农田和450亩土壤,朱琳村有167亩农田和481亩土壤,清平村有513亩农田和414亩土壤,双坝村有584亩农田和500亩土壤,龙河村有320亩农田。

3.种植业概况

冷水粮生产以马铃薯、水稻、玉米为主,少量其他粮食如红薯、黄豆、大豆。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冷水小春就种植了一定数量的小麦,但因产量低而逐年淘汰。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草、原生烟草、海椒、天南星(魔芋)、黄连、黄柏、杜仲和其他中草药。1995开始发展莼菜,2002年全乡种植山茱萸32亩。蔬菜以白菜、甘蓝、黄瓜、南瓜、萝卜、四季豆为主,少量菊苣、甘蓝、大蒜。由于冷水特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烤烟、黄连、莼菜和反季节蔬菜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冷水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食品生产:

由于冷水的特定气候和地理条件,粮食产量相对较低,水稻产量约200公斤/亩,玉米产量约260公斤/亩,马铃薯产量约1000公斤/亩(折算成面粉和大米),甘薯产量约700公斤/亩,大豆产量约90公斤/亩。所以粮食产量比较低,大部分以经济作物为主。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冷水的油菜、向日葵、烟草等经济作物相对较少,对当地经济影响不大。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经济作物有烤烟、黄连、莼菜、黄柏、杜仲、山茱萸、魔芋、海椒等。以黄连、烤烟和莼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在当地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黄连

(1)黄连的生长特性及药用价值

一、成长特点

只有适宜的气候、土壤、湿度和光照才有利于黄连的生长。

黄连喜耐寒,怕热。适宜海拔65,438+0,000米至65,438+0,800米地区生长,可在8℃至34℃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65438±00℃至20℃。当温度超过35℃时,植物发育减缓,植物会被烧毁。超过38℃就会很快死亡。黄连在零下8℃冷冻也不会受损,植株仍能保持常绿。

黄连最适合腐殖质黄棕壤、紫红色棕壤,在寒沙黄壤也能生长,但产量相对较低。黄连根多须多,适合松土。它需要丰富的有机质和高钾含量。

黄连的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充沛的降雨,年降雨量在1000 ml以上。

黄连怕强烈的阳光直射,只有在弱光散射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所以种植黄连需要遮荫,遮荫度从85%逐年下降到50%,第五年不适合遮荫。

b、药用价值

黄连富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等生物碱。其根茎苦寒,无毒,入心、肝、胆、胃、大肠六经,有泻火、解毒、清热、消炎、燥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心烦、失眠、湿热满盛、腹痛泄泻、止红肿、口舌生疮、湿疹、烫伤、吐血等。,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现代医学证明,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肾上腺素、抗癌、抗辐射、抗心律失常、降压、利胆和镇静作用。对痢疾杆菌、霍乱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球菌、肺炎球菌及部分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杀灭钩端螺旋体和滴虫;对多种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和体内有抗阿米巴的作用,也可与其他药物联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种植黄连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价值。

一、天然优势

冷水最低海拔1150m,最高海拔1895m,平均海拔1350m。属于黄水山,有利于黄连生长的土壤、气候、湿度和植被条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00ml以上,日照少,气温低,平均气温约11.7℃,冬季寒冷,夏季无酷暑,春秋两季连续降雨,土壤水分高。同时,境内森林面积5.27万亩,森林茂密,多为阔叶灌木和竹木混交林。一连山农场3万多亩。我国9463亩耕地大部分是红棕色紫色土、黄棕壤和寒沙黄壤,适宜黄连生长。

b、经济价值

黄连是冷水山木销售出口的大宗药材,经济价值很高。仅2002年,全乡农民销售黄连收入728万元,均价1.30元/斤。联农种植投入少,成本低,收益高,为石柱成为黄连之乡立下了汗马功劳。

(3)黄连的生产

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田地、土壤、山场分给农民后,家庭开始小面积种植黄连。1986,全乡包括玉龙村蚂蝗沟黄连种植园,种植黄连651亩。年末黄连面积907亩,冷水乡黄连种植1987撤销。到1995年,全乡黄连面积已达2610亩。但由于黄连价格下跌,公司积极性低,黄连种植面积减少。到1998,黄连价格降到每公斤10元左右,大大挫伤了公司的积极性。1999年,黄连在市场的作用下价格飙升,全镇人民种植积极性很高。当年新植460亩,总面积291亩,在地黄达到1390亩,之后逐年增加。2000年,土地面积为1851亩

2、烤烟

(1)烤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小镇从1978到2011有33年的历史。烤烟生产因其投资小、见效快、种植技术简单、效益好而成为烟农增收和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

1978年从湖北引进试种15亩,由于当时没有掌握烤烟生产技术,试种失败。

1982年,政府再次从湖北省引进烤烟种子,在太平村希望组(远水坪村一组)种植538亩,产量84105公斤,亩产78.5公斤。因为当时烘烤技术差,烤出来的烟叶不是黑烟就是蓝烟。自1982种植成功后,连年生产,但因土地下放给农民,种植面积减少。1985,全乡种植烟叶270亩,产烟叶23000斤,1986种植烤烟610亩。从1987开始,全乡大规模种植,1990,全乡397户种植65438+。到1995,全乡种植卷烟3600亩。2002年,1.400烟农种植烤烟6523亩,产烟1.1.59万斤,烟农销售收入达442.8万元。种植面积、烟叶产量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到2002年为止的24年里,烤烟最好的销售价格是1996。由于市场短缺,烟农将地面上结霜变质的烟叶晒干或风干,直接卖给收购商。

(2)烤烟品种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具有一定的特性。

烤烟生产前中期,该乡烤烟品种有傅贵1、J28系列品种(坂子J28、歪嘴J28等。),303,中烟90,柏翠1等。近年来,该乡主要种植的品种有云烟85、云烟87、K326和K346。

3.莼菜

(1)品种

莼菜是睡莲科莼菜属的栽培种,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据莼菜的花和可食部分的颜色,可分为红花品种和绿花品种。红花的品种有西湖的红眼子菜、太湖的红眼子菜、利川的红眼子菜,其花冠、叶背、嫩梢、卷叶均为暗红色。绿花品种为太湖眼子菜和阜阳眼子菜。花冠浅绿,嫩枝和卷叶绿色,叶背面叶缘暗红色。

冷水镇种的莼菜是利川红叶莼菜,主要在八龙村。

(2)莼菜的价值和这个小镇的发展。

一、莼菜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每100g淡水盾含蛋白质1.4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3.3g、纤维素0.5g,还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12、锌、硒、锗、铁、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莼菜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尤其是天冬氨酸(276 mg)、谷氨酸(122 mg)、亮氨酸(86 mg),营养价值很高。莼菜色泽翠绿,滑而不腻,酥而醇厚,鲜美可口。

b、莼菜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莼菜性寒,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健胃止泻之功效。早在《泰晤士报》上,李时珍就已将莼菜作为外敷治疗恶疮痈的盲药,将莼菜的茎叶捣烂外敷,可治一切痈疮。日本有报道,莼菜叶背面分泌的一种琼脂样粘液中含有大量多糖,对实验动物的某些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国内有报道称,莼菜中所含的杂多糖是一种很好的免疫促进剂,不仅能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还能明显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的功能。因为临床上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巨噬细胞功能明显下降,而莼菜中所含的多糖可以通过人体的中介增强免疫系统,从而增强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研究证明,从莼菜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消化性溃疡、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病毒以及健身、护肤、美容、抗癌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c、莼菜的经济价值

因为采摘莼菜的季节性很强,所以需要雇佣临时工来采摘。每1斤莼菜,可以获得1元的工资,一个正常劳动力一天可以采摘35-55斤。同时莼菜的经济价值是由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决定的,产品出口价格在2万元以上,是很好的出口创汇项目。

d、本镇莼菜的开发

冷水属于高寒气候,大部分时间多云或阴,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少,具备莼菜生长的光照条件。同时,高寒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土壤肥沃,有莼菜生长的水温、水分、土壤条件。镇上从1995开始种莼菜。当年,湖北利川佛宝山人黄朝吉到朱琳村大东沟组(今天河村大东沟组)和清平村大坪、清平(今八龙村双坪组)开发49户100亩莼菜。1996由时任村支部书记的谢推荐,佛宝山莼菜收购商到清平村开发收购莼菜,从而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莼菜生产。到2002年,全镇共培育莼菜471亩。到2006年,已发展成为自营出口生产基地,总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

(3)冷水镇属于莼菜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莼菜的生产基地只有三个,一个是杭州西湖,一个是湖北利川福宝山,第三个是重庆石柱县黄水镇(包括原冷水乡)。由于黄水镇万盛湖的修建,黄水山原属区的冷水镇成为最大的莼菜种植基地,与黄水镇一起成为世界三大莼菜种植基地之一。

4.蘑菇

香菇和党参一样,都是冷水常见的。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中国的特产之一。在民间被称为“美味”。这是一种长在木头上的真菌。它味美、香、营养丰富,被誉为“植物皇后”。香菇富含维生素B、铁、钾和维生素原D(日晒后转化为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厌食、气虚、乏力。

它的生长对温度、水分、营养、空气、阳光、酸敏感性等自然条件要求很高。因此,我国适宜在浙江、福建、台湾省、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种植。

香菇是我国首次驯化的优良食用菌,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蘑菇之王”。目前是我国和日本重要的栽培食用菌。香菇还可用于医疗,含有多糖等抗癌物质。对小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7.5%和80%。

5.水杉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学术界誉为“活化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在冷水镇八龙村双坪组小东湾,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水杉二号、三号”。它们挺拔,高耸入云,历经百年风雨,形成了集历史与艺术于一体的景观,是冷水镇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