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怎么种?
栽培技术
1.种植菊花的土地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最好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粘地、低洼不适宜种植,盐碱地不适宜种植,禁止连作。
2.栽培方式有分株栽培和扦插栽培。
6月5438+065438+10月采摘菊花后,剪去菊花与地面齐平的茎干,挑选健康无病的植株,将其根部全部挖出,重新种植在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过冬。第二年3-4月份,打开粪肥浇水。4、5月份,菊花苗长到15cm高时,整株挖出来,分成几株,马上种在地里。种植时,株距为40厘米。挖坑,每个坑种1-2株。栽好后,盖紧,浇根水。一般一亩老苗可以种65438株。
4月或6-8月扦插苗,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新技术。取中段,切成10-15 cm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 cm,株距6-7 cm,压实浇水,20天左右即可生根。以后每隔一个月施一次人畜粪,幼苗长到20厘米高时就可以从苗圃里移栽出来了。3.4、5月份移栽分株,5、6月份扦插育苗。选择阴天、雨天或晴天傍晚,按照40 cm的排珠间距,在整个边框上挖洞,洞深6 cm。然后和你一起挖苗,插条种1苗,分株种1 2苗。种植后,覆土压实,浇根水。
4.田疃管理
移栽菊花苗成活后,出芽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要浅而不深,同时要培土,防止菊花幼苗倒伏。
追肥:菊花喜欢肥料。除了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追肥5次。第一次,移栽返青后,施10-15公斤尿素促苗。第二次在植物科学校的时候,每亩可以施饼肥和人粪尿。第三次受精处于蕾期。
摘芽:菊花分枝后,苗高25 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晴天时先端1.2 cm,以后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摘心,夏季高温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花头会因营养不良而变小,影响菊花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菊花常见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在雨季,菊花叶子容易枯萎。拔起时根系发霉,有根际线虫,严重影响菊花生长。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克百威处理菊花幼苗和种植穴,避免腐烂;此外,应及时清除病株;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其他害虫和疾病可以通过常规方法治疗。
采收加工:一般在霜降至初冬时采收。当花心散落2/3时,是采收的适宜时期。选择晴天采集菊花,采收后及时处理,防止腐烂变色。所有产地都有传统的加工方法。菊花的加工方法是:在花朵盛开,花瓣普遍发白的时候,连茎都剪掉,扎成小束,倒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不能暴晒,否则香味差。当它干到八成的时候,就可以把花摘下来,放在熏房里用硫磺熏,然后摊开在太阳底下晒1天晾干。然后装箱。贡菊的加工方法是:在直烘房中精制烘干,以无烟炭为燃料,室温控制在40-50℃,将菊花铺在竹帘上,颜色为象牙白时取出室外,放在通风干燥处,直至完全干燥。菊花亩产一般在100斤左右,最好的是花大、花白色或亮黄色、花瓣厚或多而密、空气芳香的。